股債比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幾天跟年輕同事分享了這張圖,然後我們討論了幾個問題:
1、傳統上都習慣從股債8:2出發,因為可以降低資產波動,不過你還不到30歲,波動對你而言會有什麼問題?
2.如果再仔細比較[最大跌幅],股100%時 -22.15%與 80:20 時19.59%,對你又有什麼差異?
3.如果你知道標準差的定義,那16%與13%對你有多少影響?
4.再平衡的報酬率是否那麼神奇?
5.不同的股債比之間的報酬率,差異是明顯的,而不同再平衡間隔的報酬率差異會是肯定的嗎?
6.股債比對報酬率影響,是否遠大於再平衡?
最後我的想法是:
不同的回測區間,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報酬表現,但是股債比對不同統計區間波動降低卻是一直有效的。對於一個剛開始設計資產配置的人,要多花點時間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在股票的比重、稅率、再平衡的技巧上。
再平衡很明確的能降低波動性,這是確定的。但是報酬率的提昇卻是隨機的,可遇但不可求,股債比的影響是遠遠大於再平衡,當你在進行資產配置時,[股債比]才是真正影響你報酬率與風險的關鍵點。
股債比在投資期很重要,未來提領期更重要。而這些比重的決定,都是根據本身條件來改變。投資期股比重太少,資產成長過低更是一種風險,這會造成提領期資產太早提領完的風險。
未來的價值損失,一定比最大跌幅更加可怕,如果你跳過思考[股債比]這一步,我會建議再來一次。
P.S 很多網站已經提供蒙地卡羅方式的投資與提領期分析,只要輸入本身條件,就有一個簡單的風險分析報告,至少有了比較的基礎,可以配合使用來思考股債比的問題。
avatar-img
589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幾年前大叔也想過這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碎碎念的心得,不一定是100%正確,因為大叔只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打工仔,不是投資達人專家。 大叔以前也是三分天下ETF(還是四分天下..忘了),後來改成VT一檔打天下(複委託也照樣賣光買VT,海外券商也換成VT),原因不是麻煩或手續費之類的,大叔要算清楚這些
聽過這個例子嗎?「假如真有神,你損失了什麼?」。意思大略是指: 如果神不存在,而你正好相信祂,就算神並不存在,對你並沒有什麽損失。 如果神存在,而你不相信祂,萬一你死後發現神真的存在,你可能會下地獄。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四種可能結果整理成下圖。
最近終於把台灣各主要的報酬指數都整理好了,有了這些資料當然就要來比看看了,首先我把每個指數每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的指數排在一起。 然後就能計算出每年的報酬率了,例如: 同樣的,我把該時間區段裡表現最好的類股,背景設定為紅色,表現最差的設定為綠色。 簡單說明【指數成立至今】,其他時間區段就自己看了。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柏格先生說過:「擁有指數型基金的投資決定,代表願意買進並持有代表整體股市的廣泛股票投資組合」。在其著作中,談的也不外乎這三個主題: 別再問進特定一檔ETF算不算指數化投資,請你自己思考吧。
好久好久以前,大叔還在一些主動投資社團渡化“指數化投資”有緣人時,習慣先丟一些建議書單給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這時總是有"主動投資"高手會跳出來給這樣的建議: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或“股感光靠讀書是練不出來的”之類的話。 6️⃣財務行為學: 不當行為(理查·塞勒)
當全世界各種股票指數不斷創新高之際,談一個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觀念,當價差投資人或是股息投資人看到這樣的創新高時,或許會覺得: 上漲時這不過是帳面數字(持有現金也只是個數字,不是嗎?)或是下跌時,你就笑不出來了。其實我們的投資觀念是這樣的想的:
幾年前大叔也想過這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碎碎念的心得,不一定是100%正確,因為大叔只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打工仔,不是投資達人專家。 大叔以前也是三分天下ETF(還是四分天下..忘了),後來改成VT一檔打天下(複委託也照樣賣光買VT,海外券商也換成VT),原因不是麻煩或手續費之類的,大叔要算清楚這些
聽過這個例子嗎?「假如真有神,你損失了什麼?」。意思大略是指: 如果神不存在,而你正好相信祂,就算神並不存在,對你並沒有什麽損失。 如果神存在,而你不相信祂,萬一你死後發現神真的存在,你可能會下地獄。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四種可能結果整理成下圖。
最近終於把台灣各主要的報酬指數都整理好了,有了這些資料當然就要來比看看了,首先我把每個指數每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的指數排在一起。 然後就能計算出每年的報酬率了,例如: 同樣的,我把該時間區段裡表現最好的類股,背景設定為紅色,表現最差的設定為綠色。 簡單說明【指數成立至今】,其他時間區段就自己看了。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柏格先生說過:「擁有指數型基金的投資決定,代表願意買進並持有代表整體股市的廣泛股票投資組合」。在其著作中,談的也不外乎這三個主題: 別再問進特定一檔ETF算不算指數化投資,請你自己思考吧。
好久好久以前,大叔還在一些主動投資社團渡化“指數化投資”有緣人時,習慣先丟一些建議書單給有興趣的人參考看看,這時總是有"主動投資"高手會跳出來給這樣的建議: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或“股感光靠讀書是練不出來的”之類的話。 6️⃣財務行為學: 不當行為(理查·塞勒)
當全世界各種股票指數不斷創新高之際,談一個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觀念,當價差投資人或是股息投資人看到這樣的創新高時,或許會覺得: 上漲時這不過是帳面數字(持有現金也只是個數字,不是嗎?)或是下跌時,你就笑不出來了。其實我們的投資觀念是這樣的想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市場可以接受的合理本益比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當產業成長性降低,或是資金情勢改變,市場所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也會調整,企業營運績效或許沒有改變,每股獲利維持同樣水準,但市場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不一樣,也會讓股價調整。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一般談到資產配置策略,其中股債配置似乎是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方法。通常被認為有助於減少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回報。以下是股債配置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風險分散:減少投資組合波動性。 回報平衡:追求高回報的同時控制風險。 流動性: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抗通脹:同時對抗通脹和提供穩定收益。 缺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上需要資產配置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況,隨著時間過去,比例可能會超過你可以承擔的風險,或是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資產配置可以降低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時的風險,一般建議資產組合中股票的比例為100減去年齡,例如年齡為20歲,那麼股票的比例就是80%,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的投資人,可以按照自身狀況提高股票的比例,在資產累積階段,隨著年齡增加降低股票比例是合理的做法,但對於已經退休的投資人是否也需要隨
債券的投資回報主要來自兩個來源:配息和資本利得/損失。 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債券的總體投資表現,也就是我們說的總報酬。 決定持有到到期,「買進價」則會決定到期時的資本利得/損失。 因為持有到「到期」,則會歸還票面金額100。 舉例: 債券A 票面利率: 4.50% 到期收益率
Thumbnail
報酬風險比是衡量投資報酬與風險之間的指標,大於1表示投資具有正期望值,小於1則表示負期望值。本文介紹了提升報酬風險比的方法,包括分散投資、運用交易提醒、以及選擇低標準差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估價是投資重要的工作,週期投資除了確認產業循環位置外,也要關注股價位階,因為投資最大風險就是『買貴』。跟週期一樣,無需明確的絕對價格數值,只需要知道『相對』股價位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市場可以接受的合理本益比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環境改變,當產業成長性降低,或是資金情勢改變,市場所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也會調整,企業營運績效或許沒有改變,每股獲利維持同樣水準,但市場認定的合理本益比不一樣,也會讓股價調整。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本文我們更進一步測試股息因子能不能被價值因子所解釋。
Thumbnail
一般談到資產配置策略,其中股債配置似乎是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方法。通常被認為有助於減少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回報。以下是股債配置的優點及缺點: 優點 風險分散:減少投資組合波動性。 回報平衡:追求高回報的同時控制風險。 流動性: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抗通脹:同時對抗通脹和提供穩定收益。 缺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在投資上需要資產配置來分散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再平衡,那麼有一天資產配置可能無法發揮原本分散風險的效益,原因是不同資產類別,會因為隨著時間會有不同的報酬率,造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資產的比例已經不是一開始配置時的狀況,隨著時間過去,比例可能會超過你可以承擔的風險,或是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資產配置可以降低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時的風險,一般建議資產組合中股票的比例為100減去年齡,例如年齡為20歲,那麼股票的比例就是80%,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的投資人,可以按照自身狀況提高股票的比例,在資產累積階段,隨著年齡增加降低股票比例是合理的做法,但對於已經退休的投資人是否也需要隨
債券的投資回報主要來自兩個來源:配息和資本利得/損失。 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債券的總體投資表現,也就是我們說的總報酬。 決定持有到到期,「買進價」則會決定到期時的資本利得/損失。 因為持有到「到期」,則會歸還票面金額100。 舉例: 債券A 票面利率: 4.50% 到期收益率
Thumbnail
報酬風險比是衡量投資報酬與風險之間的指標,大於1表示投資具有正期望值,小於1則表示負期望值。本文介紹了提升報酬風險比的方法,包括分散投資、運用交易提醒、以及選擇低標準差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包括股債比的搭配、再平衡的重要性、現金預備金的配置以及全球市場投資。文章提供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的回測和計算工具推薦。
Thumbnail
估價是投資重要的工作,週期投資除了確認產業循環位置外,也要關注股價位階,因為投資最大風險就是『買貴』。跟週期一樣,無需明確的絕對價格數值,只需要知道『相對』股價位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