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老師,你誤會了!好學生不是你教出來的,壞學生才是。學生成績好的原因?

    前言

    常聽到老師們在談論學生時會說
    • 某某學生很受教
    • 某某學生是我的得意門生
    • 某某學生很不上進
    • 某某學生沒有天份
    聽到這些話真心讓人無言。
    到底有什麼依據認為學生的好表現是因為老師教得好?
    但面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就認為是學生的資質不好,而不是老師教得不好?
    老師,你誤會了!
    不是因為你很會教才會有「好學生」
    但因為你很不會教才會有「壞學生」

    什麼是好學生?

    這是個微妙的問題,可能對社會大眾來說是
    • 成績表現好
    • 聰明有天份
    • 很乖很聽話
    然而,這些「優點」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話可以解讀成
    • 成績表現好→是書呆子
    • 聰明有天份→很會考試
    • 很乖很聽話→沒有主見
    這些不就是進了職場以後,老闆口中「只會唸書、有高文憑沒用、沒有獨立思考」的人嗎?
    如果是這樣,這些在求學時期的好學生,真的是我們期待的好學生嗎?

    什麼是壞學生?

    以一般的邏輯思維,可能會是
    • 成績表現差
    • 沒天份又不努力
    • 調皮搗蛋
    同樣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 成績表現差→是老師教得爛
    • 沒天份又不努力→是老師不會教
    • 調皮搗蛋→是老師上課很無趣
    這樣講可能稍微偏頗,但我認為一個學生的在校表現不佳,老師要負起最大的責任。

    學生成績好的原因?

    一樣的上課時間、內容、形式,甚至是坐在同一間教室的學生,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學業成績表現?
    或者是說,為什麼有些學生的成績就是比較好,有些學生的成績就是比較差?
    不可否認,一定跟每個學生的理解程度有關,但理解程度又是受到什麼影響呢?

    認知模式
    一百種學生就有一百種教法,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在說明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不一樣的,以現在的心理學發展對應上的名詞,我認為是「認知」。
    認知: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心理功能。-維基百科
    翻成白話就是,一個人「如何」從外界接收資訊,重點是接收的過程、方式(How)。
    每個學生的接收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可能比較擅長用視覺圖形,有些人可能擅長用聽講的方式。
    傳通學校教學的方式比較偏向聽講、研讀、書寫的方式,所以認知模式比較偏向這邊的人就會比較有優勢。
    但如果有些學生比較擅長視覺圖形、工具操作、口語表達的話,這些優勢在以考試為重的學校就會一點都派不上用場。

    家庭背景
    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
    這邊我指得不是家庭基因,而是「生活經驗
    家庭的經濟狀況允許父母給小孩更多的經驗,例如:旅行、玩具、才藝班。
    傳遞學科的知識表現方式都太過於抽象,離學生的生活都有一段距離,沒有學習動機或是興趣其實是很正常的。
    而豐富的生活經驗能夠幫助到學生在面對學習課本內容時,可以將抽象的內容聯想到具體的經驗,例如:有去過歐美國家跟外國人互動過的孩子,會對於學好英文更有動力。
    這篇文章整理了近年的統計數據,探討「家庭收入與孩子進入大學是否相關?」

    教養態度
    父母的教養態度給予小孩更多對世界探索的機會,例如:親子伴讀、親子共學、戶外活動、生活觀察。
    擁有頂尖的教育資源不是良好學習環境的必要條件,畢竟市場上自稱是頂級教師的人很多,然而真正理解學生需求的少。
    我的觀點是,只有父母才是真正全程陪伴孩子成長的人,也是最能夠成為孩子導師的角色。
    其實「教育很花錢」是一個現代父母蠻大的迷思,可能是被坊間的才藝班補習班的學費給嚇到,其實生活即學習、家長即導師。
    父母的教養態度才是決定孩子發展得關鍵因素,
    也可以說,父母就是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老師的角色

    既然學生的課業表現最主要是跟家長有關,那為什麼還要老師呢?
    我給我自己的定位是,在我能夠施力的地方盡力。
    相較家長,無論是從學理或是從教學經驗來看,對學生的認知模式我有更多的掌握。
    這就是我能夠施力的地方,我盡可能地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適合的學習難度、擅長的學習型態。
    我也同時會讓家長知道我在為學生做的學習設計,讓家長可以配合或是修正自己教養的方式。
    至於我無法改變的部分,其實也無所謂。
    畢竟這些也都是陪伴學生成長的重要歷程,
    而我,只是陪學生走一段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