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的評分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考量條件,課程內容、在教什麼才是,然而同學好似重視前者的比例大勝後者。
有人認為某些課很涼,當然它們是涼的,如果以「有達到評分標準就好」的心態來看;它們也可以是很硬的、難的,如果自己認為那些課是難的。老師們與同學的觀點、視角永遠不同,頻道無法交疊,同學在意的事有沒有作業、考試、點幾次名、心得要寫幾個字,而老師在乎的是教材資源是否符合上課需求、課程主題,以同學普遍的能力程度適不適應、能不能學到東西、獲得啟發,沒有高低、膚淺深層之分,注重的面向不一樣而已。
其實成績不是評價一個人努力或能力的程度所及最好的方式,老師們深諳這一點,因此將成績的占比、算法標準降低,高分政策並非懶惰或不想要有鑑別度,而是只做個形式上的交代與工事,因為成績是一定要打的,但它不是最重要的,在老師們眼裡,他們更注重的是課程的內容與同學習得的知識或技術,course delivery & reception才應認真看待,錙銖必較、細分評比每個同學的成績,一定要公平的排出能力上、努力上的區別與名次,不是(大多數)大學老師們的風格,這樣等於是將同學的程度能力分級,能力高的比較優質,程度初階的比較低劣,藉此打分數,當然每個老師怎麼覺得、認為若干行為是否是以能力高度打分數還是主觀的、各說各話、因人而異的模糊議題,但無庸置疑的,沒有任何系、沒有哪一門課是特別的、普通的、良好的或微不足道的,每個系、每個課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看自己怎麼去定義與解讀,都有其背後的原因與存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