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 花蓮太魯閣馬拉松 (初馬);10年!
110年 全國運動會馬拉松 (桃園代表)!
算是圓夢嗎?
好像也不盡然,在體育政策的日新月異、與時俱進的修訂調整下,順應潮流的將參賽選手人數增額機制 (兩名增額至三名),大大放寬限制的可看性與競爭性,讓本來就真的只是在賽道旁的素人、觀眾,那些就是可能真的只是喜歡欣賞競技的那群人,能擁有更多了些參與站上臺前的可能性!
我想在所有的一切,在十年前決定跑出第一步的當下,這件事就從來沒有放進所謂的動機,更不曾意識到所謂的機會?
僥倖的成為首次全運會入選者增額到三名的受惠者,幸運的在疫情中碩果僅存的機會裡選擇奮力一搏,一切的一切或許是第一次也可能就是最後一次?
那時的台灣!
看似平靜,世外桃源更像是與世隔絕的台灣,2020年的風平浪靜,原來也只是2021年的序曲!
曾幾何時,跑步這件事不在是那樣地說走就走的隨興,甚至連自由呼吸也是奢侈,自在地大口喘息好似不在那樣隨心所欲!
2021年5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自即日起至2021年5月28日提升雙北地區疫情警戒至第三級。
2021年5月19日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即日起至2021年5月28日,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
2021年5月25日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
2021年6月7日上午,行政院延長全國三級警戒管制至6月28日。
...
在這個圈子,就算"跑"這件事即使不是那麼不可或缺,卻又很難更無法將習慣刪除於生活,即便空氣中瀰漫著不安、恐懼!但總為了能讓生活填補安心,被迫或是刻意地計畫,在那個鮮少人群出沒的凌晨或深夜,更多的戴上口罩又或著加戴口罩支架、運動口罩等萌生各式各樣取代的方式,就只是為了"跑"?擦身而過的跑者有意識有默契地保持距離,即便只是透過眼神,多少也表露出無奈!
撇開到底能不能戴口罩外出跑步的評斷?這樣矛盾或是價值觀取捨的議題,在為了風險管理定義上阻斷傳播鏈的可能!更有大部分的人沒有過多猶豫就直接行動,"室內跑步機"直接入選為不得不的選項,不得不也別無選擇地在這個難以預料的疫情世代的最後選項!
從Work from Home延伸到Workout from Home,五、六、七月,將近有三個月的時間都是在跑步機上度過!
『坡度3~7%,每次平均半小時!』變成居家上班前、中、後維持基礎有氧的唯一選擇,漫無目的更如同倉鼠般的滾動著,持續地跑著如同每天的疫情說明會般的制式、單一、相同的一樣是想著何時結束停止?更渴望能早日放心回歸於紮實的土地,正常的頻率的自由呼吸、勇敢呼吸!
慢慢恢復!
賽事前期的準備依舊緊鑼密鼓、按部就班、如火如荼的進行規畫中,於桃園市田徑隊的時程安排,約莫七月中登記全運會遴選表單、八月中公布桃園田徑代表隊參賽名單及建置疫苗造冊,雖說增額風聲消息眾說紛紜,但也一直到正式公布後,心裡上才較為肯定!
此時大約倒數12周!意外地眼前多了可以追逐計畫的標的,對於茫然地跑著好像也就不是那麼不明確,七、八、九月的台灣,天氣上著實難度本就是難以忽視的存在,這個時候還多了"口罩"?
你想要的,總會有方法去克服!人類的適應生存能力終究是優秀的,終究會知道如何調整調配,一些的不適感更只是過程,間接地因為那些不舒服提升跳脫舒適圈的能力,以前的輕鬆跑套用於現在就不是那麼輕鬆?終究會慢慢習慣,那就不要貪心的操之過急!
沒有這麼遠?
賽前兩周正式公布完整參賽名單,不愧是"全國大賽"!
大部分的各縣市參賽人員,背景是歷代百傑儼然已是基本門檻,田徑、路跑上有初步了解認識的那些熟悉名字一一列入名單!
對於數字的敏感度,名單的前10名馬拉松登記時間約為2小時33分、前20名約為2小時36分,更有16位馬拉松百傑好手!更甭提數位人員難以連結、不符合身分的入選成績,在放寬入選人選的同時,讓這一切的一切沒有那麼遠!除了直接締造史上最多的參賽人數 (55男/20女),間接的也讓競爭水平往上幾個檔次!
儼然是傳統老馬好手、新生代傳承、與社會人士素人崛起,組合成 110年全國運動會 壓軸馬拉松賽事戲碼!
近了!
因應疫情防護措施大大小小的路跑賽,接二連三的取消或是延期的消息不斷,即便是今天"國內等級最高的綜合型運動賽事",舉辦過程仍然是得來不易的,幸運得在賽事舉辦前兩周,在全民妥善的自主管理及政策的充分控管管制下,所有的故事都朝著正向、安全的方向慢慢恢復正軌!
2021年10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自2021年10月19日至2021年11月1日調整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配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者,得以免戴口罩。
...
官方主辦單位做好完整賽事前期的檢錄檢驗、身分驗證、裝備量測檢驗,中期的水站佈置規劃,讓一切是如此順暢流暢順利!
好像有點緊張或是說興奮感,但冷靜下來想想,那些不安感好像也與我無關!個人最佳?或是名次?獎次?那些越級打怪都在現實的分析下機率極低,在狠狠澆熄自己的那些不切實際、不合邏輯的夢,反倒讓賽前一晚特別好眠!
做足飲食調整功課,卻讓賽前早餐更難以下嚥,接近反胃的臨界點,反覆的深呼吸、伸展拉筋,不如往常同樂會的輕鬆感,稍稍有感受到那陣無形的肅殺感,快速做完流程上的檢錄、點名、及賽事規則基本宣導。
此時此刻坐在這裡、站在這裡,抬頭看著起跑拱門,才真正覺得真的真的真的要開始了!終於!
開始!
鳴槍起跑後,前段大約可區分三個集團,除了一馬當先的兩位獨跑外,其餘的就團團緊密地成為一個大集團,誰也不肯強出頭,誰也不肯領跑?互相諜對諜的不斷互換領頭位置的蛇行搖擺,在只為"名次"不為"個人成績"的戰術策略下,近距離又血淋淋發生的任何畫面,對於初嘗全國運動會的我來說都好似有趣新奇新鮮!
原先混亂中還擠著集團,不知不覺的集團推進著,差點因興奮亢奮而失控誤判情勢掉入陷阱而不自知。
就近期練習狀況來說,評估上應可駕馭3'45"~3'50" 的配速 (完賽成績約落在238~242),明白配速與那些人的狀態能力,沒有任何勝算更沒有必要賭博式的拚搏,卸下對於個人成績的追求,考驗的就是於場地路線的隨機應變臨場反應,說是怯戰不如說是自知,無視前方纏鬥亂鬥,與其做沒有意義的盲從,不如就好好自己面對,自己跑著!很快即退出集團就按著既定計畫走!
或許是太久沒有進入比賽節奏,開賽初期更少見的頻繁注意即時配速狀態與身體反應,氣溫對我來說已算相對和善,配速與呼吸幾乎不費勁,但就濕度而言,對於本身不易流汗的我來說,體感狀態上很早就誠實反應,不能否認的早早就汗流浹背!與其過份關心天氣狀態無法掌握的因子,不如就好好接受眼前的現實,見招拆招!
Lap1 : 14K_52'59"(3'47"/km)
go : 7K_26'31"(3'47"/km), back : 7K_26'28"(3'46"/km)
Lap2 : 14K_53'14"(3'48"/km)
go : 7K_26'26"(3'46"/km), back : 7K_26'48"(3'49"/km)
錯過幾次北部好友的路線場勘機會及官方賽前安排的路線導覽,第一趟(共三趟來回)就是先好好適應路線體驗環境,路線就如同官方先前釋出的賽道影片,單純簡單、起伏平緩的自行車道,非典型大眾城市馬拉松,為求管制容易控管,選擇上也傾向路線重覆性高的封閉場合,當然相對無聊是必然發生的缺點也是遺憾,選手無從選擇決定,但單純的好就是應變容易!
陸續撿了幾個前方自相殘殺後的剿戰者,尊敬他們是如此英勇勇敢積極,沒辦法輕易說出"加油,跟上!"的鼓勵,在任何競技的場合,放慢腳步都是不得不的退路,沒有人會輕易選擇放棄。
雖說因應防疫,仍傾向不開放民眾觀賽,但仍然有不少愛好者前來共襄盛舉,此起彼落的吶喊、吆喝聲,讓本該僅是積極腳步聲、奮力呼吸聲外,仍然增添不少熱鬧、激情的聲音!更是支撐42.195km 最有力的支持!
Lap3 : 14K_57'32"(4'06"/km)
go : 7K_27'27"(3'55"/km), back : 7K_30'07"(4'17"/km)
第三趟出發後,沒過多久身體出現狀況,或許真的是太久沒比賽了?訓練上當然是遠遠不如過去強度累積!慶幸精神狀態仍然維持正軌,但下肢略為抽筋的跡象慢慢發生,過程中盡可能的巧妙避開調整不適點並持續努力的向前跨去,卻難以忽視它的存在。回頭看看後面,明顯有不小段差距,妥協的只能先以最低底限速度下與它共存!也深知真的停了、走了!這個夢就真的醒了!
曾經意外地跑進追上心裡深處暗自計畫的名次排名!無奈身體抗議,陸續又被後方的跑者追上、超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目送他們離開!
漫長又久違的42.195km!結束反而有種怎麼這樣就結束的意猶未竟?
不知不覺的如同夢一場!有點恍惚失神的還沒有辦法完整抽離,有那麼一點不滿意、不甘心的在意,與其用那些於事無補或是事後諸葛的作為安慰自己的藉口,那不如好好面對下一次吧?
謝謝給我機會體會!謝謝這十年來的汗水、堅持、自律!
記得賽事前一周,特意向公司請假去領取比賽裝備,放眼望去整個集合場地就我顯得格格不入,還擁有高度成長潛力的中學生、大學生們仍舊在為了一份衝勁執著努力,雖說年紀明顯與他們虛長數歲,但我們也保有年輕的靈魂,我們還有工作,我們是"社會人士"的角色轉換與心情調適,面對的更多是現實的挑戰。
跑這件事!這個圈子,就容許我們任性繼續的待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