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
前言:我愛問路
旅遊時喜歡問路,三次機車環島,問遍全島,除台北市外(好像也不能怪台北人,因為車子來往太多太快,他們很難停下來幫你),其他縣市碰到的都是熱心想幫你的路人;日本旅遊時,雖然言語不通,然而拿著地圖或住址,或手機的訊息問人時,他們的熱心也都溢於言表;最有意思的是大陸,問路時各個地方的表現大相逕庭,在昆明,想問路人有沒有報紙,面向他距離他三步,他就朝轉往不同方向了;南京則是要理不理的,好像你欠了她多少似的,甚至連大賣場都如此;最令人感心的是西安,幾乎所有人都會熱心的幫助你。有次甚至是深夜,暗暗的路邊停著車的車主,因為我們下錯站不知如何回去,他要我們稍等,他用百度看看…一個地方看出一種文化…
你敢請人幫忙嗎?
可是問路我敢,而且樂於嘗試,可是如果看到路邊有人有些遲疑似乎需要幫忙時,我會猶豫著要不要趨前問一下,然後大半是這樣邊猶疑邊就走過去了,因為他並沒有表示需要協助,冒然趨前會不會反而打擾了他。我自己有時也不太敢請人幫忙,例如手機沒電,又有急事…看著每個走過身邊的人好像都很匆忙,如何開口?又例如東西太重,上下階梯時如果有人能幫忙…以往都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事,反正撐一下就過去了。看了《好好拜託》才知道原來請人幫忙是有學問的。
以手機沒電為例,我拿著手機,面露急色希望路人看到後知道我需要幫忙,然後問我一下,我就可以把情況告訴她了。問題是我以為路人會看到我有困難,事實上,他們可能根本沒注意到,每個人都在忙,都有壓力,都有負擔,沒有人會去注意到旁人有無急難?因為就像我看到有人似有問題也不會冒然趨前一樣,因為不敢肯定狀況,同樣的,別人看到我遲疑,他們也不會冒然打擾…何況他們還不一定注意到我的猶疑。
不敢開口有時只是自己嚇自己
明明需要幫助,卻不敢開口,為什麼?因為向人求助會令人不自在又尷尬,怕因此被人看輕,被人討厭,被人拒絕,我們自己不太敢求人,卻又希望別人有困難時能主動求助。是不是很好玩。
問題是書中提到:這些理由可能只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想法而已,實際上,求助受阻的機率遠比我們設想的低。書中提到借手機的實驗,借前請學生預估成功率為25%;實際上的成功率是65%,其他類似實驗得到的結果都相類似。之所以如此,乃因我們在求助時只考慮到這會給對方帶來多少麻煩或困擾,而未考慮到對方拒絕你時,所需付出的心理代價。他們會覺得不安,不好意思,只因為拒絕了你的求助。
不知道你有沒有幫過人的感覺,應該是有點得意和欣慰吧?所以呢?需要時,勇於求助吧!既能因得到幫助而感到開心,或許也能讓幫你的人感到幸福和快樂呢?只因為他能幫你。而且,只要他幫過你,將會更願意再幫助你,也會因此而更喜歡你。因為你讓他覺得受到重視和肯定?
避免下列行為(求助也是有考究的):
一直道歉:「對不起,你這麼忙還要麻煩你,真的很不好意思,但可以麻煩你幫我查一下上個月的月報表嗎?謝謝你,很不好意思…」在你看來這是客氣,但卻給對方帶來壓力,以及不得不幫的壓迫感…而且你要查的目的何在?有無違法嫌疑?
淡化幫的忙:「能不能請你幫點小忙?」好像這個忙沒有什麼價值,舉手之勞就可解決似的。你也許是擔心被拒絕而講得輕描淡寫,但對方卻感受不到幫忙的意義和樂趣。
未突顯助人者的重要性:「我不喜歡麻煩別人,但你的幫忙將會省了我很多的麻煩,也節省了我很多的時間,謝謝你,下次有機會再報答你。」這樣說對方的感覺會如何?你好像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而忘了對方的付出,而且把幫助看成了交易似的。
人情交換:「上次我幫你順了文案,這次能否請你幫我看看圖表。」我們不喜歡欠人也不喜歡被欠,但如此一來,一切成了交易,沒有什麼感情在裡面,此次還你後,下次就不要再來往了…
群組求助:「有沒有人知道講師說的那個詞是什麼意思?請賜教,感謝。」群組求助往往會讓收件者不很在意,因為我不答,自然會有熱心人士會去解答,不必為此浪費時間和精力。
那求助時應怎麼做較好呢?
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價值:「你上次的PPT做得非常精采,報告也言之有物,是我學習和模仿的目標。這次輪到我報告,但PPT和報告都有些卡關,不知道你能不能空出半個小時讓我當面請益?或者我可以傳個郵件請你有時間幫我解答一下,謝謝你。」
求助事項要清楚且具體:不要使用「可不可以請你幫個小忙?」這種含糊不清的請託詞,因為不知道要幫什麼?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因此答應也不好,不答應好像又有點不近人情。但答應後,發現超乎預期,爾後再見面或再幫忙大概也難了。
告知後續發展:「上次你幫我做的報告已經完成,我的主管很滿意,要我代他感謝你的幫忙,我也要謝謝你,因為有你的加持和協助,才能這麼順利。」知道自己的付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應該是做人的基本需求,這也是慈善團體多會告知你的付出讓多少人受惠的主因。
除此之外,求助前,你還應
注意求助時機:在別人正忙,或者正在傷心、難過之時求助,顯然不宜,不止成功率低,且易受到一身不必要的傷。
給對方幫助自己的理由: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這個忙對他有何意義和價值?
絕對不要欺騙或濫用:信任感是拜託他人的唯一方法。相互信任是人和人來往的最寶貴資產。
結論
拜託別人幫忙,並非「損人利己」的事,而是「利人利己」的事 「多數人失去機會,是因為他們從沒開口。」事業上成敗的關鍵不只是個人的能力和努力,還要有提出要求、請求協助,協力共好的勇氣和信心。然而在求助時應避免一直道歉,淡化幫的忙;宋突顯協助者的重要性;人情交易;群組求助;並且要讓助人者知道自己的價值,請助項目具體明確;告知後續發展;並且應注意時機,給對方理由,而且不要欺騙。總之,被幫固然開心,幫人則也會感到快樂幸福。
參考資料
文森說書(2019):好好拜託:2021.10.24摘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MTuNrHEBE&ab_channel=%E6%96%87%E6%A3%AE%E8%AA%AA%E6%9B%B8
謝儀霏譯(2019):好好拜託:哥倫比亞大學最受歡迎的社會心理課, 讓人幫你是優勢,連幫你的人都快樂才是本事!台北: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