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當兵前的胡說八道]對我來說,形容的本質是比較。

    這跟文學修辭之類的有關嗎?不,只是覺得而已。

     所有的事物都是比較出來的,只是比較的標準為何?  
      在我還是沉迷於網路的高中生時,有段很知名的影片是補習班老師在講台上講述一個故事『請剛失戀的女同學空腹喝一大桶無糖綠,讓女同學喝到反胃、乾嘔。補習班老師問那位女學生「失戀難過嗎?」問完的當下,女學生依舊在乾嘔。』接著老師就說了總結「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傷心是沒有乾嘔、胃痛痛苦的。」。
      在當下我所頓悟的是,所有形容詞都是比較出來的。妳好「漂亮」,漂亮是跟自己見過的人比較。你好「厲害」,厲害是指高於自己見過的平均值。所有的一切形容,都免不了比較。但重點,就是這個比較的標準為何?
      如果是以選出班花、校花來說,範圍就一個班級、學校能比較,選擇項目明顯有限,自然全校要選出第一名(大多數認為漂亮)的女性並不難。若是沒有限定範圍單純的評斷一件事物,那便會是自己見識過的經驗、看過的所有事物......。等等!我們該如何評斷一件事物?如果當我們說一件事物「厲害、聰明」等等的東西,那也會只是自己判斷有沒有比在過往的經驗中,還要厲害,對吧?換句話說,看過多少東西,判斷的結果便會有不同的看法。

     社會這麼大,但人的視野就這麼小。所以需要工具 
      如果以上面的推論,是的,看過更多東西的人,雖然無法確定是否更博學(這也是一種形容)。但能確定的,就是他看得比其他人更多,遇到看過的事機率更高,自然就不會輕易的對任何事物感到驚訝,反倒覺得沒看過的人在大驚小怪,這種反應會讓人感到敬佩、然後形容、標籤......等等,過頭了。
      所以,這個世界才會大力的推廣"網路"。網路能讓人們支付低廉的成本,便能不透過傳統媒體(在網路發展成熟的現代,傳統網路媒體這詞會出現嗎?)報章雜誌、電視新聞、廣播等等。得知這世上知道最新的動畫遊戲、中東的戰火情勢、有人正為了「Josh」這名字奮戰、還是有名人私下做了什麼、為甚麼會有大調音階等等不論是知識、八卦、活動、消息或者新技術等等。一切都能透過網路輕鬆的知道。讓人成長、學習。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當社會的每個人都能熟練地使用網路,世上所有的科技、文化並不會在消失。一切都會進入到新的「網路文明」,所有的知識都會在網路上獲得延續。

       讓我們回到形容。
      某個程度,我認為我們對所有事物都是形容來的。蘋果是紅色帶黃綠色、橢圓狀,吃起來酸甜、具有獨特蘋果香的食物。如果今天我們不斷的形容一件事物,讓這些形容詞無限貼近我們所想要傳達的物品。那些藉由形容詞組合起來的形容品,會是真正的東西嗎?
    我相信的是,在實物與形容品並存的世界,兩者是相同的。就像是0.9循環等於一。即便完全不同,但藉由不斷的形容、模擬、修改。兩者絕對會無限接近、然後等於。形容的力量很強大,越多人對一件事有同樣的看法,便會定型、貼上標籤。導致想要翻身、改變標籤、更換稱號都會是很難的,畢竟要一個一個說,或者一次對所有貼標籤的人說,都是很難的。更何況,標籤是貼在每個的心上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所想到的,我都盡可能的留在這裡。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Nic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