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語言雜談:母語水準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寬泛的形容詞。

打個比方說,中文領域中,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教授、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學家、以及不學無術的在下我,都是「中文母語使用者」,但我們的中文水準一致嗎?顯然我比前述的兩位差多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4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語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rliament」來自於古法語「Parlement」,意思是討論。這個字同時又是從法文字「說話」(Parler)衍伸而來的。換言之,「國會」的意思可以想成是「需要說話的集會」。 這個字在歐語中流傳甚廣。其實許多歐語中,都有原生的「國會」字眼。畢竟只要找一個「討論」、「集會」之類的字就能用了:
「Parliament」來自於古法語「Parlement」,意思是討論。這個字同時又是從法文字「說話」(Parler)衍伸而來的。換言之,「國會」的意思可以想成是「需要說話的集會」。 這個字在歐語中流傳甚廣。其實許多歐語中,都有原生的「國會」字眼。畢竟只要找一個「討論」、「集會」之類的字就能用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文法篇的部分,希望大家瞭解有關語言使用的規則,讓大家能夠更輕鬆地去學習一個語言。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從中英文之間的語言轉換與文化差異探討,深入探索中英文之間的聯係和轉換方式。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這個系列的文章希望讓大家能夠學習一些語言學的概念,並且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學習各種語言。在文法篇的部分,希望大家瞭解有關語言使用的規則,讓大家能夠更輕鬆地去學習一個語言。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話說我自小就很喜歡中文這套語言,因為我很喜歡中文蘊含的文化特點與意境表達。 可是我中學的中文科成績一直都在中下游徘徊,中三那年甚至落入到中文輔導班。我當時實在心灰意冷,感嘆滿腔的熱誠都只是我一廂情願。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