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是一件高度專業的決策行為!>兼論行為投資理論

Photo by on
我們一向主張買、賣股票這個投資動作,雖然執行只是彈指之間,但動作背後的投資決策流程,可是一項高度專業且細膩的工作,常人可別輕易為之!就像一位外科醫師一樣,上開刀房執行手術的動作,是要歷經長期訓練才成培養的有專業行為。現今常看到上班族、退休族只在PART TIME時,翻翻報紙、看看投資週刊、聽聽股市名嘴或上上幾課堂投資講座,就自己投入資金操作起來,這就好比你在健康雜誌上,讀過一位心臟權威名師文章,詳盡解釋心肌梗塞的成因及處理方法後,就自行在家拿起刀子,做起心臟上手術來!
上文是作者修練成專業投資人的心得分享,作者歸納成七要點。實踐這些要點所要經歷的漫長、艱辛的養成過程,我們心有戚戚焉。然其中,第五點:要時時自我檢討。可能就不會如文中所講只要堅持就可做到了。主要的原因是:人性!
人們天生就是有思考盲點(也就是說,只要人,就常會犯的錯),我們人類的腦袋歷經幾十萬年的演化,其運作機制,雖已是地球上的萬物之王,但基因裡仍存在許多BUG,以致於我們天生會有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出現。這些不理性的行為,學術界經三、四十年的研究,已漸漸理出輪廓,2002年、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行為經濟學派的學者(詳見「快思慢想」((Daniel Kahneman,)與「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兩本書),似乎就為:人是不理性的動物定了調。而這也是近來興起的一門學問:行為財務學或是行為投資學的基石。
行為投資學林林總總列了許多人類思考上的偏誤,茲就其中一項舉例說明,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指出人們會堅持「我早就知道這會發生!」的信念,也是就是說:當事情發生時,儘管當時你事先不知情,你仍會堅持當初你早就知道這樣的事會發生!國巨股價去年的驚奇走勢,留下許多茶餘飯後的話題,在哀嘆聲中(當然也有大賺者的喝采,只是少見),最常聽見:早就知道大股東(指陳泰銘前妻)賣股時,就該跑了!仔細琢磨這句話是藏著盲點,其實你並不知道(或是認為)大股東賣股,就會造成股價下跌,因為你若知道,你當時(消息見報時)你就會賣出了。真正的原因是當時有其他訊息,諸如:單月賺一個資本額、被動缺貨、漲價消息天天上報、公司派實施庫藏股……,等等其他利多、利空因素挾雜在一起,最後你決定了買進、賣出或是持有的決策。所以理性的檢討,是要細究當時下決策的心智歷程,也就是在眾多利空與利多的訊息下,是心裡是如何權衡的!
後見之明,這種事後諸葛檢討,造成最大的禍害是,再怎麼勤於檢討,都不會找出真正問題的原因。換句說,會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犯錯誤。然而,更弔詭的是,即使你已明明知道會有這種偏誤(呵…當然也可能筆者辭不達義,讀到這裡你還是一頭霧水),你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這種思考的陷阱!因為這就是天性!
那怎麼辦呢?運用“推力”(nudge),是解決方法之一。這也是前面提到經濟學大師Thaler的另一本大作的書名。推力一詞指的是在不強制人們改變天性下,借助外在力量輕輕推你一把,就可以改變人們最終行為。
運用在投資決策上,我們就是以團隊合作,當成我們在思考過程的推力。我們借由嚴謹的團體決議流程,來減少個人在投資判斷上思考的盲點!事實上,這就是我們以“時間(Time)”為名,第一個英文字母“T”=Team(團隊),最深層的涵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