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辦公室氣氛略顯輕鬆,忙了一整周,大家都期待假期的到來。
一位大姐A叨唸到,就讀大學的女兒這周不回家,
央求她把下周生活生活費直接匯到帳戶;
她本來不同意,但熬不過女兒不斷地解釋(我覺得應該是撒嬌),
最後她還是答應了。
另一位大姐B問到,你女兒現在還是每周回家嗎?
A大姐說,那當然,她要回來拿生活費啊!
B大姐說,你女兒真乖,現在很多大學生放假都是出去玩,根本沒空回家。
A大姐說,所以要把小孩的錢控制好,沒錢他們就會回來拿。
(這是有錢就作怪的意思嗎?怎麼這招數跟大媽們所流傳的管老公招數好像)
我是高中就住校的孩子,因為學校離家比較遠,加上家裡經濟不好,
媽媽曾經說過一句「沒什麼事,不用一直回來,來回座車都是錢。」
雖然當時我沒有反駁乖乖地照做,也沒任何其他情緒的反應;
到現在,我也更能理解「經濟條件」是很重要的問題,
我了解父母當下的難處,所以從來沒有抱怨,或是怪罪任何人、事;
但,現在想起來仍會流淚…,我想這句話我會記一輩子。
到了念大學的時候,我還是極少回家,雖然經濟因素透過打工已經改善許多,
但我就是不想碰「回家」這個字眼。
依附關係就像放風箏,我需要依附的時候,你將我捧在手心上,這會讓我感受到最暖心的呵護;我離開依附,想飛的時候,你的放手是我翱翔時最有力的後盾。
辦公室的媽媽們,期盼孩子回家的心情,應該是所有當媽媽的共鳴;
現在的親職教育知識普及,許多父母也都身體力行這些專家建議,
所以親子間都擁著很好的依附關係;
有了好的依附關係,再下來最難的應該就是「放手」。
風箏要飛得高,就不能只捧在手上。
風箏飛了,不管線是放長放短,線始終都要握在手中,
手中的線就是維持著彼此關係連結,
握著線,風箏才是你的。
「線」是維持關係的重要技巧;
有時候要放一點,風箏才會飛的高,
有時候要收一點,風箏才不會墜落,
收放之間,要感覺風箏的拉力,不然就會扯斷線,
斷了線的風箏不是墜落,就是不知飛到何處。
A大姐用生活費的線拉住孩子,
我不敢說是好是壞,這線夠不夠長,會不會影響孩子翱翔?
或許這是他們維持關係的好方法。
但如果不再需要拿生活費了呢?
想念孩子回家的父母們,你們跟孩子提過嗎?你們是怎麼告訴孩子你們的思念?
是“怎麼這麼久沒回家?”
還是“孩子,我想你了?”
拉住親子關係的線除了「養育」與「奉養」還能有些別的嗎?
有沒有可能加點像其他關係中的成分、其他的牽掛,
例如,理解、疼愛、鼓勵、支持、分享、祝福、思念、共同的興趣、共同的話題…
我想有些人的親子關係中確實是含有這些的,所以才有那些感人,父慈子孝的故事;
但,別人成功的例子是別人的,每段關係的好壞,只能關係中的人一起經營。
最後,我想說的是
回家有時候真的只是殺時間,
如果沒計畫做什麼,回家只是坐在那陪爸媽看電視,聽一些接不上話的話題,
爸媽們你們真的覺得這就是幸福?
※若你喜我的創作,那就麻煩你幫我拍拍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