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時光寶盒2】生離,亦是另一種死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半輩子的離別,人還活著,感情卻隨時空的距離疏遠了,這樣跟死別差距在哪?
生離與死別,皆是分離,若彼此無情,死別又何妨?
若彼此有情,生離亦死別!
有人說,在這個交通與聯繫資源充足的時代,
分離不像以前,相見遙遙無期,
正是因為如此,
去異地求學、工作,變成這個時代常見的選擇,
視訊或坐飛機都是方便的任意門,
用替代方案傳輸我們的相思情。
但是,
溫度容易在遙遠的路途上一點一滴地流失了,
曾經熟悉的過去,
會慢慢被新訊息覆蓋,
記憶裡的從前,只剩下腳下遍佈的雜草。
以過去經驗判斷未來,
是自然的習慣,
誰會想像時間的使用權可能今天到期?
唯有無常在自己眼前證明了它的存在,
才赫然驚覺,昨日的記憶是無法複刻的絕版品。
出社會以前,心心念念何時能展翅飛向自由的天空;
出社會以後,卻開始想念過去不自在卻無憂的日子。
因為在那個家,有守護我們的爸媽,
守護著我與他們共有的歲月,
收藏在一張張泛黃的照片、畫質帶著雜訊的VCR裡,
醞釀略帶乏味的日常生活,
在這一刻,全部兌換成蘊含光彩的永恆。
算算身為子女的我們,
能陪伴父母的時間又有多久呢?
假設求學階段到大學或研究所都住家中通勤而言,
是22-25年不等,
畢業後成為社會新鮮人,沒結婚住家中通勤工作,
約略拉到30年,
其他受到結婚或公司調派各種因素搬離原生家庭,
而逐步下滑與父母共居的時間。
嚴格算來,
真正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大概只有上小學前那5年,
可偏偏是還來不及儲存的寶貴記憶。
學生時期漸漸拉長的校內課程、補習、社團活動,
甚至異地求學,
而父母也為了這個家忙於掙錢,
彼此的交集就被時間的洪流沖散。

回過神來,會自責沒多花時間陪家人,
卻也慶幸,父母健在。
即使,時間分隔了和父母的共有話題,
我開始願意聽媽媽碎嘴鄰居的八卦情事,
回答她看電視劇跑來問我的申論題,
那是過去我嗤之以鼻的。
跟我的生命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有意義,也沒有營養,那有什麼關係呢?
並非要一起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功大業,陪伴本身就是一種最棒的禮物。
小時候,
我們玩著大人們覺得無趣的遊戲,
他們也都在,陪我。
而從前好商量的爸爸,
近年開始浮出固執的個性。
我居中當他跟店員的翻譯,
免得沒耐心的店員讓他受了委屈,
一方面也省得他多了不快的體驗。
在對岸奔波那麼多年的他,
我沒能為他做些什麼,
過去甚至覺得情感疏離而躲避。
現在,
我只想珍惜長時間分離裡短暫的相聚,
希望他是感到幸福快樂的。
在米歐離開後,我開始害怕,
每一次的分離,是不是都隱含著死別的可能,
害怕習以為常的不留心,
使尋常成為遺憾去責問過去的不珍惜。
情感的羈絆讓分離的痛苦變成心裡的慢性病,
生離,亦是另一種死別。
網海滔滔,在演算法面前,你我只是一連串數據,
當你留下了隻字片語,
就能重新註解這個時代一頁之緣外,
更親近卻不冒犯的距離。
無索你口袋裡的分毫,
只要你簡簡單單幾個字,
將重現學生時代老師紅筆的批註,
那份真摯而純粹的互動。
願你我的身影倒映於彼此的人生光景之中。
怕時間偷走了記憶而用文字封存,將之收藏在永恆的時光寶盒裡。曾認為平凡無幾的日常,一回首,卻因淚水閃爍著格外璀璨的光彩——無論喜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萬物如皆有靈、生命若皆平等,能不能拿小螞蟻換你的命呢? 也許是人類扭曲了生命的本意,霸道地以自己的想法為基準, 不然為何生命有貴賤高低之分⋯⋯
萬物如皆有靈、生命若皆平等,能不能拿小螞蟻換你的命呢? 也許是人類扭曲了生命的本意,霸道地以自己的想法為基準, 不然為何生命有貴賤高低之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離別是人生常態,從童年的天真到老年的反思,每個階段的離別塑造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本文探討了不同年齡段對離別的感受,如何隨時間變化,並分析了這些變化對人生的影響。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Thumbnail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另一伴突然離世,已經快九年了,時間可以治療一切,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不那麼一回事了,現在是時候讓我回顧一路走來的心情。 當一個人要離開都是有預兆的,我還記得最後一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慢動作呈現,你交代每個金融卡密碼,但因為我不貪錢,所以根本沒有認真聽,你還跟我拿列舉項目的
從前我和他曾是生命中各自最重要的部分,但如今我們的情感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不再複返。 我以為我們能永遠不分別,永遠相伴在彼此左右,可如今我已知曉時間不僅是把歲月的殺豬刀,亦是考驗情感的一場試驗,而你卻在這試驗中,因一點小事而將我遺棄到九霄雲外,雖然在校園當中仍時常可見,但能真正擁有你的時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成長、離家、改變、再成長、再離鄉,直到發現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家、回不去童年、回不去以前的狀態。 我們早就回不去了,我們都沒發現,再到後來,我們已經不需要回去了,我們明白了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怎麼變化,唯心境之別。人生中,改變是必然,也漸漸習慣那些必然,漸漸變得麻木不仁。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離別是人生常態,從童年的天真到老年的反思,每個階段的離別塑造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本文探討了不同年齡段對離別的感受,如何隨時間變化,並分析了這些變化對人生的影響。
Thumbnail
「一個人真正的獨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以前我以為是出社會、找工作,也有可能答案是結婚成家。但直到現在這個年紀,經歷過爸爸生病住院後,內心的震盪與搖擺,才意識到,或許一個人的「獨立」,要先從經驗父母的老去、離去,才是真正的開始,那與你究竟幾歲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Thumbnail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父母的離異,即使我們不知所措,即使我們拚命自省找答案,忍受著內心的空洞,時間就是會過去,我們都能度過,最後我們終將接受現實、尊重父母的選擇,找到彼此間平衡的互動空間。也許回首發現,其實父母對我們的愛並未減少,我們還是擁有父母原來的愛,也許發現學會對未來給予祝福,比回到原點會是更好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另一伴突然離世,已經快九年了,時間可以治療一切,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不那麼一回事了,現在是時候讓我回顧一路走來的心情。 當一個人要離開都是有預兆的,我還記得最後一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慢動作呈現,你交代每個金融卡密碼,但因為我不貪錢,所以根本沒有認真聽,你還跟我拿列舉項目的
從前我和他曾是生命中各自最重要的部分,但如今我們的情感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不再複返。 我以為我們能永遠不分別,永遠相伴在彼此左右,可如今我已知曉時間不僅是把歲月的殺豬刀,亦是考驗情感的一場試驗,而你卻在這試驗中,因一點小事而將我遺棄到九霄雲外,雖然在校園當中仍時常可見,但能真正擁有你的時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成長、離家、改變、再成長、再離鄉,直到發現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那個家、回不去童年、回不去以前的狀態。 我們早就回不去了,我們都沒發現,再到後來,我們已經不需要回去了,我們明白了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怎麼變化,唯心境之別。人生中,改變是必然,也漸漸習慣那些必然,漸漸變得麻木不仁。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