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墊底辣妹》:談孩子成長中「父親的關鍵」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電影《墊底辣妹》裡,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沙耶加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母親都是允許且接受的。沙耶加與好友同歡作樂,化妝打扮、唱歌跳舞,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沙耶加雖然被愛,卻不確定自己有何優點,學習有什麼用,人生缺乏目標。
什麼是「父性」心理原則?「父性」簡單來說,是未來式的,是一種有條件的期待,因此會有計畫、秩序及延遲滿足等概念。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則會顯得嚴格或有限制。因此「父親」與其說是種角色,不如說是代表「父性」的心理原則。「父性」教導與引導孩子走出家庭,走進社會,在人際領域生存,父親在前面帶頭陣與這個世界相處,成為一個榜樣,領著孩子向前。
父親缺席了,或者父性心理缺席了,孩子雖然可以被母愛無限包容,但難以長大,因為沒有人催促他脫離母體,向前邁進成為大人,可能就此成為「媽寶」。梶原千遠在《拒絕長大的男人》書裡說道:『會培養出「什麼都不想做」的男性的家庭,一定是父母雙方都缺乏父性,而且是嚴重缺乏。』
父親也需要被了解,主動和父親和解吧,我們來學沙耶加所做的事:(1)了解父親這個人(2)觀察求證(3)和解不一定需要語言。父親不是天生的,男人在心理學習的路上都是不容易的,如果父親能有機會被了解(或和解),即使笨又頑固的男人,一旦被溫柔對待,有了安全感,他也會開始學習,成為父親,並發揮父性的關鍵性與獨特。
​來源:網路

1.孩子怎麼了?

沙耶加從小愛發呆、交不到朋友,甚至被欺負,媽媽是沙耶加的後盾,總是愛護著她們姊妹,然父親重男輕女,將期望放在獨子身上,看不起女孩。沙耶加沒有想做的事,沒有目標,也不想學,升上高二她實際上只有小四的知識水平,不知東南西北、不會日本地圖、不知道日本沒有總統,以及仍然相信聖誕老公公,只因他在電視上出現過。她唯一的安慰是與三個成績一樣糟的好友化妝打扮、尋歡作樂,逃避現實。她不被父親期待,被老師罵廢渣,久了也就相信自己「真的就這樣」、「這樣就好了」,直到遇見補習班的坪田老師。
這是一部放牛班學生,歷經苦讀與掙扎,然後考上慶應大學的勵志故事。
勵志只是重點之一,故事裡更重要的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動力」是怎麼回事,如果說「被愛」與「成就肯定」是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那麼被媽媽無條件支持的沙耶加,還需要什麼成就肯定才能面臨挫折不會退到無可退,還願意挑戰夢想呢?

傳統的家庭圖像:父親在心理上的缺席

沙耶加的家庭才是本片的關鍵,他們的組合代表了多數的家庭圖像:父親全職工作,母親全職家庭主婦。父親重男輕女,只管兒子,培養他成為棒球國手,資源都投注在他身上,女兒們及生活起居則是母親的責任。這是2015年的電影,是日本社會,可見我們生活中這樣的家庭分工、父母角色及教養涉入,仍然是普遍的。
沙耶加的母親沒有高學歷,童年也常被罵,因此當她成為母親後,誓言要全力支持孩子,讓兒女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克服許多困難幫助女兒們,這個母親真的夠好了。
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沙耶加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母親都是允許且接受的。升中學時,母親所能提供的動力是「可以穿漂亮的制服」,爾後,沙耶加與好友同歡作樂,化妝打扮、唱歌跳舞,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沙耶加雖然被愛,卻不確定自己有何優點,學習有什麼用,人生缺乏目標。
一直沒有大人告訴沙耶加,如何找出興趣並作人生規劃。關鍵點是父親,父親對兒子有規劃,期望為棒球國手,他安排了一整套課程、找球隊教練,還買了相關設備及接送巴士(太扯了),相對的,沙耶加什麼也沒有。父親瞧不起沙耶加,沙耶加也稱他為「臭老頭」。父親雖然在這個家,然在沙耶加的心理是缺席的,直到遇見了補習班的坪田老師,一個父性心理成熟的人,帶領沙耶加進入社會。
​來源:網路

2.與老師的初次見面

他們一碰面,坪田老師就稱讚沙耶加露肚臍的穿著,還說不知道自己穿起來怎樣,沙耶加笑著說:「疑?不可能吧,你的『顏值』不夠啦」。坪田老師深深鞠躬,「請多多指教。」
在做了基本測試後,沙耶加跟野比大雄一樣得了0分,坪田老師驚訝但不帶嘲諷,「真不得了,我第一次看到這麼不知所云的卷子呢。」
「先是這個,你為什麼會把「strong」翻成「故事很長」呢?」老師問。
「因為這不就是「stroy」這個詞變長了嗎?」沙耶加天真地答。
「原來如此。」老師了解了。「不過說實話,你的思維真是天才級的」,「而且,雖然全部答錯,所有的題目卻都回答了。」
沙耶加:「說不定一不小心就矇對了呢,對吧。」
「沒錯,這樣積極作答的態度非常棒。」老師肯定沙耶加。
沙耶加起了雞皮疙瘩,「什麼啊,這樣被老師誇還真是不習慣。」
「不過啊,你這無知的程度也太離譜了吧。」老師笑著說。
「我的學校是可以直升大學的,所以啊,五年裡(國一到高二)什麼都沒學。」
「那你先決定要升哪所大學吧。」老師笑裡帶著認真。
「我肯定通不過任何考試的啊。」沙耶加說。
「但是,做成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人就會變得自信起來。」「慶應怎樣?有沒有聽過慶應BOY?」
「聽說那裡是帥哥雲集。」沙耶加開玩笑地說。
「那就決定考慶應囉」老師既有表情又有鬥志。
「等等,等等。你說真的嗎?」沙耶加沒想到,以為只是說說。
「是的,我的工作就是讓你進入理想的大學,就像詩籤祈願一樣,反覆唸著說出願望,它就會向你靠近了。」老師是如此期待與認真。
「這是什麼,魔法嗎?」、「老師,你真是超級樂觀呢」、「我考慶應,笑死人了~」沙耶加笑著,然後把慶應大學填上志願。

「父性」心理原則

什麼是「父性」心理原則?「父性」簡單來說,是未來式的,是一種有條件的期待,因此會有計畫、秩序及延遲滿足等概念。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則會顯得嚴格或有限制。底下幾位學者這樣說明:
  • 『嬰兒都需要母性無條件的愛,六歲以後的兒童則需要父性的愛,需要他的權威與引導。』--Fromm《愛的藝術》
  • 『母性特質在於守護小孩、滿足小孩的情緒需求;父性特質則是教導小孩面對現實,進而推動自立…』--浘原千遠《拒絕長大的男人》
  • 『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相反的,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河合隼雄《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
因此「父親」與其說是種角色,不如說是代表「父性」的心理原則。「父性」教導與引導孩子走出家庭,走進社會,在人際領域生存,父親關注孩子出社會的(1)生存技能的學習:包括職業技能、人際技能、生活技能。(2)價值信念的養成:包括對錯、喜好、熱情,信念是自信心的基礎,也是與人相處的立基,才不會隨風搖曳不知所措。簡單說,父親在前面帶頭陣與這個世界相處,成為一個榜樣,領著孩子向前。
父親缺席了,或者父性心理缺席了,孩子雖然可以被母愛無限包容,但難以長大,因為沒有人催促他脫離母體,向前邁進成為大人,可能就此成為「媽寶」。梶原千遠在《拒絕長大的男人》書裡說道:『會培養出「什麼都不想做」的男性的家庭,一定是父母雙方都缺乏父性,而且是嚴重缺乏。』
​來源:網路

3.孩子最大的挑戰:自我否定

坪田老師取代了父親的角色,表現出「父性」:鼓勵、引導、肯定、傾聽、計畫、規則、分享信念及以身作則,讓沙耶加攀扶著前進,遇到困難時,尤其是最大的內在困難:「自我否定」。沙耶加擁有母性無條件的愛(母親說:「你可以放棄,沒關係,不需這麼痛苦。」),也需要父性嚴厲的提醒(老師說:「你走啊,你這樣子是任何一所學校都考不上的」),最後才是沙耶加自己決定如何選擇。
做決定一點也不容易,尤其是沙耶加從未認真負責做決定。她猶豫是否繼續拼考試時,家裡另一件事爆發,父親過於期望兒子表現,導致兒子害怕失敗,比賽前都會嚴重哮喘,結果表現失利,兒子從此恐懼棒球。此時,失望的父親打兒子、母親保護兒子反抗父親、弟弟逃避現實當小混混…沙耶加不想家庭崩解,卻也發現自己沒立場說話,於是她重返補習班,不再迷惑,下決心證明「改變」是可能的。
父親後來知道錯了,不該將過去遺憾強加在兒子身上,他和妻子燒掉所有棒球用具,藉此解放兒子的退縮及自我否定。沙耶加此時拿出模擬考成績:「預估錄取率50%」,讓所有家人重燃希望。沙耶加這孩子長出自己的信念,她的積極態度也聯繫了家人間的感情,接著就是美好的勵志故事。
​來源:網路

4.也需要被了解的父親:和父親和解

沙耶加的父親教養上確實不用心,甚至是霸道,然從整體行為解讀,他愛家人的方式只是自以為是,只是傳統、頑固。他害兒子墮落與退縮後,獨自喝悶酒,最後承認錯誤停手,自此一副喪家之犬。然當沙耶加成功考上慶應時,他把妻子抱起來,承認她才是了不起的母親;當考試遇大雪交通受阻時,他默默把車子裝上防滑輪胎載沙耶加前往;當沙耶加罵他「以前都不管我,現在來收割我的成就嗎?」時也不回嘴。
回到結構裡,或許父母也都只是用自己以為的傳統方式去對待孩子,而他們的以為是源自上一代怎麼待他們而定。父親表現不出父性,義大利心理學家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說,當代父親有一種心理困境,是社會結構改變後,父親不再具有「傳承」的獨特角色,只剩下賺錢養家的功能,其餘的皆可被取代,他因此鬱鬱寡歡,也造成父親缺席與沈默的形象。他們該怎麼辦呢?他們的父親也沒說。他們只能繼續默默付出,有時被譴責不會教養或說不出感性的話。
主動和父親和解吧,我們來學沙耶加所做的事:(1)了解父親這個人。問有關父親在成為父親之前之後的故事,如果不好意思問,可以先問母親。沙耶加的母親是這樣看的,他遺憾沒考上慶應大學,遺憾沒進職業棒球隊。他放棄夢想後,進修車廠,才有了這個家。他的優點是看見需要幫助的人會義不容辭地幫忙。他喜歡背著小時候的沙耶加在河邊玩。那為什麼現在父女關係惡劣呢?她問:「你為什麼不關心女兒呢?」,他說「因為他叫我臭老頭,根本就討厭我啊」,她嘆口氣:「你既笨又頑固,就跟沙耶加一樣」。(2)觀察求證:沙耶加看見了父親毫不遲疑幫助被雪所困的老夫婦,才明白了媽媽口中的爸爸,她自言自語:「媽媽說的對,你也是有優點的啊。」(3)和解不一定需要語言:離家上大學前,父親的不捨是低頭說一句身體保重,沙耶加卻跳上他的背,重溫小時候的依靠,同時又如大人般叮嚀父親:「再讓媽媽傷心的話我絕不饒你喔」,彼此一直紅眼眶,父女之情不需言語。
父親其實很矛盾很悶的,他既要養家、懂得在社會生存,又要被期待對孩子感性,說真的,這不是天生就會的。如果父親能有機會被了解(或和解),即使笨又頑固的男人,一旦被溫柔對待,有了安全感,他也會開始學習,成為父親,並發揮父性的關鍵性與獨特,如同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在《父性》所說:『父親就是教他的孩子騎腳踏車的那個人。…能夠將一個兒子或女兒帶進今天複雜而多元的社會,當父親的首要任務是成為陪伴孩子通過某些必要磨難的角色,關心孩子的個性,促進孩子的特殊性…』

來源:網路

電影片尾曲「可能性」

我們等待著發光的時刻
抓住那曾經想都不曾想過的機會
開始新的旅程的我,會照亮這裡
軟弱無能的自己,那是過去的故事
那樣 那樣 正在尋找那樣的自己
我們可以的
我們不會放棄可能性
即使被人嘲笑 我們也不在意
更加更加 作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抓住機會 把握明天 正是現在
即使被人看不起 也不在意
更加更加 繼續展望夢想
啊希望總是渺茫 正因為如此不能放棄
COME ON
給那個孤單無助的影子 塗上顏色 穿插故事
改變我明天的樣子
不會再有人嘲笑你的夢想
和你和你 一起實現夢想
希望讓人熱血 為了你 我會變得更強
因為我喜歡你
所以你很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4會員
215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男人的親密是感官、情慾與情感的混成。 ──這是《香水》要說的故事。 對於感情,通常是「男人感官、女人感覺」,男人靠上床確認親密,女人靠浪漫氣氛確認關係,其實,他們要的就是:親密關係。每個人都需要親密關係,建立連結,這是人存在的基本,然後才能獨立也好,表達依賴也行。
「真相只有一個」這是柯南常說的話,作為解謎的偵探,這句話是對的。但「人性真相不會只有一個」,分析與識破心靈詭計不是結局,而是真正關係的開始,人際之間是如此,諮商關係更應該是,心理師不能自以為是心靈偵探而沾沾自喜。電影《福爾摩斯先生》以生動、犀利、環環相扣的故事提醒了我們。
男人的親密是感官、情慾與情感的混成。 ──這是《香水》要說的故事。 對於感情,通常是「男人感官、女人感覺」,男人靠上床確認親密,女人靠浪漫氣氛確認關係,其實,他們要的就是:親密關係。每個人都需要親密關係,建立連結,這是人存在的基本,然後才能獨立也好,表達依賴也行。
「真相只有一個」這是柯南常說的話,作為解謎的偵探,這句話是對的。但「人性真相不會只有一個」,分析與識破心靈詭計不是結局,而是真正關係的開始,人際之間是如此,諮商關係更應該是,心理師不能自以為是心靈偵探而沾沾自喜。電影《福爾摩斯先生》以生動、犀利、環環相扣的故事提醒了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這裡的幼慈學是,如果孩子是幼惡,父親就要是一個嚴父,這樣就可以把幼惡的氣勢壓下來。辣仔良的父親就是一個嚴父,成就了辣仔良一生,不讓他的極品風格犯濫了。在十年兵役其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是關鍵時刻,讓孩子不會學壞,還在不斷的思考如何讓自己前進,以這種方式成長,哪是全因為一個漫畫家,而讓辣仔良走上這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父親 母親如果是愛,那父親就是勇敢跟堅強。 我是女生,除了有女性的一面勢必也有男性的一面;反之我是男性,勢必除了男性陽剛的一面也必定有女性溫柔的一面。 不會因為生理性別就只有單單一個面向,就像太極裡,陰陽彼此是平衡的,男性面向便是陽剛,女性面向便是柔美。 所以父親在
Thumbnail
日本電影--青春,半生不熟 電影簡介 玉子是一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與經營運動器材店的離異父親住在一起。玉子把時間花在睡覺、吃飯、看電視、看漫畫和玩電子遊戲上。她父親會養她,但希望她能找到一份工作。 影片中的玉子,就對每件事都缺乏熱情,這故事可能是許多年輕人可能面臨的現實縮影。大部份的人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這裡的幼慈學是,如果孩子是幼惡,父親就要是一個嚴父,這樣就可以把幼惡的氣勢壓下來。辣仔良的父親就是一個嚴父,成就了辣仔良一生,不讓他的極品風格犯濫了。在十年兵役其間,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是關鍵時刻,讓孩子不會學壞,還在不斷的思考如何讓自己前進,以這種方式成長,哪是全因為一個漫畫家,而讓辣仔良走上這條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原生家庭:父親 母親如果是愛,那父親就是勇敢跟堅強。 我是女生,除了有女性的一面勢必也有男性的一面;反之我是男性,勢必除了男性陽剛的一面也必定有女性溫柔的一面。 不會因為生理性別就只有單單一個面向,就像太極裡,陰陽彼此是平衡的,男性面向便是陽剛,女性面向便是柔美。 所以父親在
Thumbnail
日本電影--青春,半生不熟 電影簡介 玉子是一個沒有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與經營運動器材店的離異父親住在一起。玉子把時間花在睡覺、吃飯、看電視、看漫畫和玩電子遊戲上。她父親會養她,但希望她能找到一份工作。 影片中的玉子,就對每件事都缺乏熱情,這故事可能是許多年輕人可能面臨的現實縮影。大部份的人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