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碎念縣市升格合併這件事。我先說我的看法。合併升格是早晚的事,但不該把合併升格作為提高地方經費的萬靈丹,而是應看作整體國家資源分配的契機,以及藉此機會來重新審視統籌分配的制度設計。
去年2021年公投結束後,民進黨隨即拋出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該黨的立院黨團在(2021年)12月24日將《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付委審查。對此,國民黨也提出免修法的竹竹苗合併「科技都」的升格方式。
對上述議題,反對者認為這會導致國家資源捉襟見肘,但這是從原本北部直轄市「們」的角度來看;假設從資源重分配、縮短城鄉差距,以及台灣國家正常化三個角度來看,或許合併是值得一試的方向。
不過,在進行討論前,本文先排除倡議者(民進黨)所謂的「選舉考量」。有人說,民進黨是因選舉考量才推行竹竹合併,但這種說法其實很牽強,畢竟竹市跟竹縣合起來,民進黨籍的林智堅還不一定選得贏。看看新竹市歷年首長的黨籍,以及林智堅在2014年因順風以及單靠個人魅力、施政成效才獲取連任就知道了。真要說的話,主張「竹竹苗合併」的國民黨才真的是選舉考量。
排除選舉考量後,再從上述三個面向(資源重分配、縮短城鄉差距,台灣國家正常化)來看。
首先,國家資源分配的部分。這牽涉到統籌分配的問題(統籌分配款本身就有很大的政治考量,但本文先不討論這個)。大家在談縣市合併的時候都會陷入一個盲區,就是以為升格後會「憑空」多出好多錢。但這樣談卻忽略《財劃法》之統籌分配款此一項目的規定,即:各縣市行政區要獲取統籌分配的經費,必須經過兩道關卡,一關是看行政區的人口數與組成結構,一關是看你提的建設計畫。
第一道關卡蠻吃先天條件的,這依循《財劃法》的邏輯:統籌分配款的份額會依直轄市之間的人口多寡按比例分配。這也是為什麼台南市在合併後,因人口結構的關係,拿到的經費總數是「原台南市」加上「原台南縣」的份額,即「1+1=2」,而非大家期待的「1+1>2」。但也要注意一個前提,如果人口不到一定門檻,就無法升格成直轄市,也就沒有資格去跟直轄市競爭資源,相關建設計畫寫得再棒都沒用。
第二道關卡,雖然會受先天條件的影響,但「後天人為努力」的成份居多;意思是,各直轄市行政首長對市政的擘劃,會影響該縣市能否順利爭取到統籌分配的額度。這部分可以拿高雄作為例子:就同一塊中油高煉廠的土地利用,兩個不同市長提出不同規劃,一個說要蓋賽馬場,一個說要弄成給科技大廠進駐的產業園區,哪一份計畫比較能夠爭取到預算,應該是呼之欲出。
由上述可以得知,人口跟建設計畫是爭取統籌分配的兩大主力。但還是要再次強調,如果沒有達到一定人口數就無法升格為直轄市,那基本上其他縣市面對這塊統籌分配的大餅,頂多只能分到餅乾屑而已。
所以,合併升格說穿了就是各個非直轄市的行政區揪一揪,組團把集中在台北的資源,分出來給其他縣市。這對於國家整體發展來說有其必要。升格後,才能啟動長久以來一直在吵的國土規劃。土地產權大盤整,哪些是國家的,哪些該給人民的,趁現在弄一弄。因此一些在那吵說要先規劃再談升格的,順序上沒有如此絕對線性發展。
接著,城鄉差距的縮減。其實不要說是竹竹(或是再加上苗栗),甚至是雲嘉嘉合併我也很樂意。這樣城鄉差距就不會是中央政府的問題而是地方政府的課題。以數學平均數的邏輯來看,國家層級方面,台灣都市少,但至少都是直轄市,帳面都市化程度高,這時候城鄉差距的問題會落在地方政府上。此時,地方政府各首長在選舉期間為了勝選或連任,就會想辦法拚計畫,提交府院爭取預算,藉此縮減城鄉差距。簡單講,即「縮減城鄉差距」變成衡量各直轄市首長表現的指標。這樣的做法放在竹苗合併上,可以破除類似「苗栗國」這種情形,把苗栗跟新竹拉在一起,讓落後的地方有更多的檢視與檢討。
最後,如果按照上述邏輯,全部縣市合併後都是直轄市,那就不會有省轄市,也就是完全剔除「台灣省」此一省級單位,這樣朝國家正常化的腳步又更進一步不是嗎?
竹竹(苗)合併的可行性確實可以再積極地討論,也不該將此舉定義為各縣市只想憑空增加預算的捷徑。畢竟六都經驗已告訴大家縣市合併再經統籌分配之後還是得看每個地方行政區提的計畫,如果抱著什麼都不做只想吸奶水到最後只會一直「在前段班當最後一名」。
所以,升格是讓大家有資格在同一擂台上PK,是整體國家資源重分配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