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2|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邁向訂閱制之路(7)-我的改變與受眾的改變

開始訂閱制後,我邊搬文章,邊回顧這五年來文章內容、受眾反應的變化,晚上就跟幫我做專頁數據分析的友人談起這五年。我常常有一種很深刻的感觸。
身為一個人類,我時時吸收新知,樂於學習與成長。但我的學習是累積的,專頁受眾接收的內容則是破碎的。
這件事三年多以前我就意識到,但在懶得整理內容,彙整成冊狀況下,文章就越積越多,過了兩年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也是我會想出版微觀的地方創生最大理由,只是必須老實說,這本書沒有把內容編輯彙整的很好,出版社給了我這個新手作者太多空間,反而讓我手足無措。 想把我這幾年在日本產官學、社會創新圈學習與經歷的事,彙整成一個完整個形式記錄下來,是最大的初衷(the 初衷 since2019)。
我漸漸不再滿足於撰寫單篇的文章,而期待自己能有系統的整理這些內容,越寫越長的文章,越來越多的內容,回憶起來在這個時期,臉書提供的環境已經不再適合我。

以上是以學習內容來做整理所得的已知,接下來才是這篇文章想聊聊的新知。
在與數據分析友人閒聊時,再度談到了講到爛的“受眾”,我的讀者到底是怎樣的人?一直以來我們是用數據看人,居住台灣、年齡是30到40、女性、對日本話題有興趣等等,但我一直都遺忘了在實體活動、講座裡跟讀者互動那些細節。
曾經在一個朋友舉辦,名為台日人才小聚的社群裡,有一位讀者說「裏物語一開始很敢寫敢講,但是最近講話變保守,也沒那麼好看了。」當時因為工作繁忙,牽扯的業內人士也越來越多,上googlo也慢慢會有我資料,在專頁撰寫部分為了維持王城內的和氣,我當然不能寫太多。
不寫太多的原因不單純是這樣。

【網路形象與被牽連的人】
那之後發生了被覺青炎上的事件,大概就是我在專頁寫了一篇抱怨大學生上課態度差的文章,裡面被認定涉及人身攻擊,那篇就被到處分享,還好自己是個小粉專沒引起多大風波,但當時出征的人去各大社團分享(講地方創生根本也沒幾個社團,這圈超級小眾)「這個人很噁,大家不要邀他來演講」,當時我本業不是演講,就算有受眾也不是大學生,雖然不爽但也不痛不癢,想想好像沒事,但是後續引起的風波除了影響到當時邀我講課的老師立場,也對不起那些拉拔過我的前輩老師。
回顧當時風向明顯分為老師立場跟學生立場兩派(不一定以年紀來分),老師派的除了留言,有些有在任教不方便留言的也私訊相挺,然後叫我看開點別跟學生認真,而學生當然是每個都自走砲,沒下限的攻擊。
但真的因為專頁太小就算再去分享大家也不知道我是誰,根本吵不起來。
後來很多小小餘波就不說,道歉了事之後我也學到教訓,網路聲量對一萬多人的小粉專而言,有時帶來的負擔會比利益大很多(而且我也沒靠粉專賣東西,頂多就偶爾宣傳活動)。但東京裏物語這塊招牌砸了,很多人的心血會付諸流水。所以跟台灣單位合作的事,我都選擇閉嘴。(這件事之前也是沒講,只是這次太氣才釀下大錯)
2021年後半開始的小小線上讀書會現在也還在進行,與其去大學被學生訓練,不如靠這樣慢慢聚集一些想一起成長的夥伴。
2021年後半開始的小小線上讀書會現在也還在進行,與其去大學被學生訓練,不如靠這樣慢慢聚集一些想一起成長的夥伴。

【態度跟立場的轉變】
前面說為什麼“不能寫”,接下來我要說為什麼“不想寫”。
台灣社會非常愛去脈絡化解釋很多事,然後互相批判把立場不同的人當白癡,網路上大家最爽看人被打臉,大部分討論串與其說大家在討論,不如說想把自己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這種風氣我很多年前就非常看不過去。人在海外就知道台灣人這個族群有多弱勢、多不團結、在國內又多會自HIGH、多自卑。台灣要強台灣人就是要團結,不管你是藍綠統獨。我在日前幾年生活看了一堆雞掰台灣人互婊後,就決定自己要當個好台灣人。當時只是個留學生不懂社會上那些複雜的事,在寫文章這幾年,從批判政府、批判業界、批判國際局勢開始,的確聚集了一些讀者。但在了解業界的事,了解官僚跟公務員真正的工作,產官學之間的矛盾之後,我漸漸開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同理每個立場人們的苦衷。
不管再大咖的人,只要身在結構中,難免會身不由己,而我這種需要常常牽線,又卡在台日各種業界中的人,就要知道每個地方潛規則是什麼,想法是什麼。當然我個人不可能每種想法都認同,但至少該理解他們身不由己的部分,跟想努力的部分。
在我想法跟價值觀逐漸走向宏觀時,原本的讀者們卻開始漸行漸遠了。
網路世界可以帶起風潮的內容,不是好笑好玩的,就是勾起負面情緒的,這些內容就像毒品,不斷刺激網路使用者的感官,讓大家開始沒辦法接受相對平淡中立的內容。新聞標題跟農場文標題沒兩樣,內文採用網友留言、用小說情節方式呈現社會案件,這都是家常便飯。
我想透過裏物語端正這樣的風氣。
台灣需要把娛樂、評論、新聞等內容劃分得更清楚。只是這樣不僅槓上的是臉書演算法、行銷法則、也槓上了我原本的受眾。
在日本各個地方發生的共創風潮,是我想在台灣或跨台日這個新領域發起的(圖片取自ENJOYWORKS簡報)
結構裡不存在單純的惡,而我們只要活著就必然身處於某種結構之中,因此以社會道德最大公約數為基準,用已開示資訊去批判每一件事,不僅容易失準,還會顯得無知與無情。
相信很多內容提供者早已注意到這件事,不過究竟有多少閱聽者可以在了解這個前提下進行閱讀呢? 【結語-走向更小眾的市場】
轉到方格子之後,有把前後文連貫起來的功能,讓長文拆解後更容易被閱讀,閱讀環境也比FB友善,但讀者就要重新累積了。期望臉書有十分之一讀者會跟著我來這裡,野心好像有點太大,就先以一百人為目標慢慢累積吧。
我搬到方格子還不到一個禮拜,裏物語的下一個五年也才剛開始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東京裏物語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