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真實的生活

    喜歡閱讀也喜歡買書,然而讀書的速度還不及買書的速度。為了多讀點書,一次可能同時進行著好幾本的我,不知道這樣的消化,效果到底如何,但我想真正的重點在於書裡的知識能否應用在生活中吧! 這兩天開始看一本買回來有一小段時間的書,是劉軒所著作的《天上總會有雲,但你 才是天空》。 自序裡的大意說,這本書是要讓我們看見,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我們自己都有選擇權,去做最好的決定和改變。 自序裡有一段話我很喜歡:
    這本書的面向非常豐富,核心理念就是這個選擇權,下次當你覺得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但事情並不如所願、當你覺得自己只想捶牆大叫時,請往後退一步,深吸一口氣看看事物的本質,並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會過去。 辨識情緒之後就採取行動來跟進吧,改變風景,轉換觀點,做個小實驗來微調生活,在看看會發生什麼。
    我才剛讀完了第一篇,就讓我眼眶發熱,臉上隨即拂過的是兩條溫熱的液體。這篇「鑿開自我的裂痕」讀來令我感到非常扎心。 在某平台上寫作的這一陣子,雖然時間不長,期間很多人給我鼓勵,也跟其他的作者們有些許溫暖的互動,我真的很喜歡。 但我心裡面開始覺得有一點缺乏,是一種空虛匱乏的感受,也許是開始在意拍手的數字了,好像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忘了當初想寫的初衷。 如同書中第一篇提到。我心裡忖度著:像我這樣的年紀才開始,都已經定型了,還能夠改變嗎?不會太晚嗎?
    文章裡寫著,泰國曼谷市在1954年因為都更,而發現一尊純金打造的佛像的故事,也暗喻著我們真實的自己。讓我有另外一層體會。在這個社會、在這個環境、在母親、妻子這樣的多重角色裡,我們常是把自己裹上一層又一層的保護色,與其說是一個保護色,其實也只是想隱藏真實的自己,避免讓別人看見。因為怕真實的自己是別人沒辦法接受、討厭的,以至於不敢把真實的那個顏色顯露在外,如同這尊佛像一樣。 書中寫著,這佛像以前可能為了安全考量或者有著其他政治因素,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佛像的外表被一層一層的陶土給裹上,所以一般人看到這個佛像以為是陶土做的。此尊佛像因為年代久遠,外觀的陶土已經斑駁,若不是因著都更,需要移動,在搬運過程又讓佛像出現裂痕,也不會發現這個秘密。 在搬動這個巨大的佛像時,廟宇裡的僧侶從一道裂縫中看見,原來這尊裹泥的佛像,裡面竟然是用純金打造的,而且還有一把鑰匙,是可以讓這尊佛像拆解成9塊,以方便搬運,很有設計者的巧思在其中。經過鑑定以現今金價換算,價值高達新臺幣75億。一個這麼有價值的佛像,竟然被人們忽略了幾百年。
    我常對自己說,我是神所造的,應該有來自神的DNA,也要有神的自信心才對,可是往往看到外在環境的改變,就開始有些驚慌失措。 或許我們就像那尊佛像一樣,是用純金打造,只是被我們的保護色一層一層裹上了,以至於我們也忘記自己可能是純金打造的。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看見自己的真實本色呢?是不再妄自菲薄?是多看看自己的優點嗎?別輕易被失落的情緒打敗?也許都是吧,唯有這樣才有力量挺直腰桿再站起來。 如同這尊佛像的裂痕,裂痕看起來並不是好事,卻在這樣不好的事情中,發現了佛像的真實價值,跟原來的樣貌。
    我們真的需要多一點發掘自己,聽一聽自己的真心,去挖掘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你所需要的滿足是什麼?是數字呢?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也許在別人看來你做的並不好,然而你已經從一個負數的起點,或變成零,或變成是正向的數字不斷的往上升,這已經是進步了。 我需要提醒自己,要常常看到這一塊,才不會因為環境的演變而讓自己受到影響,讓真實自己可以慢慢的呈現,學習奪回選擇權,因為只有自己能決定要如何走。 我是這樣期待自己,有著正向的改變。在我過去幾篇文字中,看到自己有說要努力,要改變,而我也已經改變了,正走在這條路上。只不過,我還是會失敗。 會因為一點點的變化,信心就被打擊,吃下失敗的滋味,這滋味是那樣的苦澀和難以下嚥。
    曾聽人說過:「失敗是努力過的痕跡」,很喜歡這句話。表示你曾經努力過,即便沒有成功,但你確實已經付出代價。這是一個真實的過程,是值得被記念,也值得被重視,我想再次將這句話送給我自己 「失敗是努力過的痕跡」 因為跟從來沒有努力過也不會經歷失敗的人相比,這樣的生命應該會來的精彩一些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