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讀師大是不是想當老師?」相信許多人都曾經遇過這個問題。雖說既然都修了教育概論這堂課,必然是對於教職有所嚮往,但這卻是與「師大學生」這個身分無關的。但不論有或沒有,教師在每個人心目中,必然是已經有個模板或想像,可能是在台上誨人不倦,或者下了台亦師亦友;然而,若我們單單憑著自身的生命經驗來看老師這個職分,或許可以意識到,更多時候所表現出的,是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及互動樣態,也許不苟言笑中規中矩的照本宣科,亦或活潑生動的情境教學,而不管是以何種方式,其實也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率的學習。但是在葉丙成的這部《為未來而教》中,卻是提了一個頗重要的問題,便是對於未來這個快速變化且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能給孩子什麼?
可以考上好學校的成績?足以在社會生存的能力?還是更為基本的,知道怎麼找到自身價值的路徑?如果作為一個老師,對於自己的任務只停留在第一個問號,這樣足夠嗎?這是葉丙成最想挑戰的問題,也是這部書的核心價值。簡而言之,這部書企圖翻轉當代教育理念,但同時,也不只是如此;多元活化的授課方式、以及各種教學經驗的分享,對於有志為師的我們而言便不只是一部闡釋教學方法的工具書,尤有甚者,也是讓我們再次檢視自己為何想走上杏壇的書。
一、身為一位老師
何以說這部書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自我?這部書在第一章第一節就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是為了什麼做這工作?」這是極為關鍵的問題,抱著什麼動機而來,會有相對應的工作表現。若我們單純為著穩定的工作,那麼我們在工作上就難有新意;但若我們是如作者那樣,因為成長背景而心生嚮往,那就會有另一片風景了。但作者的這個提問並不是說做一位老師一定是要有什麼抱負才情才是合格,相反的,他是透過他的故事,期望讀者在閱讀這本書之後,能夠開始思考,教育這個職業的神聖。所以他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出發,一來是將自己從事教職的動機闡明,同時也探問讀者走上教育之路、甚或翻開這本書的動機是什麼?
若我們核對了這個動機,後續的討論才有意義。於是作者引導我們將目光放在那群初出茅廬的青澀面孔,對於人生才正要起步的他們,我們做為老師的能帶給他們什麼?這是第二個作者希望讀者思考的問題;作者以他參與教育論壇的經驗為例,告訴我們,做為一位老師,除了將知識帶給他們,也要將生命的可能性帶進他們的小小世界,讓即便是來自偏鄉學校的孩子也能知道,生命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當孩子建立起這樣的觀念,才會有學習的動機,不管是課業知識,抑或「一輩子都受用的能力」。
所以作者在這裡指出,身為老師的核心價值不應當只關注在學生的成績,同時也要著眼在他們在離開學校之後,一輩子受用的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所以,我們有心為師的人,應當去思考,我們想要我們的學生是什麼樣子?這才是真正決定一個老師成與敗的關鍵,而非他人的評論、教學的評鑑。但另一方面,在這個透過網路就可以學習的時代,我們也應當去思考,該如何做一位不會被取代的老師;乍看之下,這是一個挑戰,但若以另一個角度觀看,這卻是一個能精進教學的機會,端看我們以何種姿態面對這個挑戰。
二、何謂人才?
接者,既然說教育是要讓孩子能面對未來的挑戰,那麼另一個問題便隨之而來:何謂人才?絕對不是成績好、可以上好學校的叫做人才。在傳統上總是認為唯有讀書高,雖然隨著時代的演進跟各方人士的衝撞下,這個框架慢慢在崩解,但畢竟仍有許多學生、家長深陷其中,進而連帶影響老師的教學。於是作者在這邊強調了這個觀點,並指出,所謂人才,是擁有面對將來挑戰的能力的人,就是「四大能力」與「六大軟實力」:
面對新的世代,只注重學業成績已然是經不起考驗,因為未來是個沒有正確答案的賭局,換言之,就是沒有可以依循的準則,所以若一味追求結果,一切將會變得徒勞且茫然。作者舉了哈佛商學院為例,他說哈佛商學院惠要求入學者在申請時提出過去的修課經歷及專業證照,在東方文化的觀點而言,專業證照還可理解,但修課經歷不免讓人那悶;但是在他們的眼中,修課經歷可以塑造一個人在該領域的造就。
這表示什麼?表示在哈佛商學院的眼中,你的知識是如何被建構的、比擬擁有什麼知識來的重要,這就是所謂的過程導向,也是作者提這個例子的目的,他所想說的是,我們應當從結果導向,轉為過程導向,因為這遠比「答出正確答案」來的重要。
所以回到何謂人才的問題,作者進一步指出,人才還有三個特色:
1. 有眼界,可以判斷什麼是重要德東西
2. 有能力,可以靠自己把這東西學起來
3. 有玩心,譨將自己志業玩得精采萬分
這是所謂「未來人才」,以作者的話來說,就是「Learner, Doer, Communicator, Connoisseur」,學習者、行動者、溝通者、鑑定者,是不再被知識給拘束的人才,是深刻、且知道如何活用的,同時也能跨越領域界線,與不同領域人才相互溝通、碰撞、產出新意,並能鑑定「美」的。這不僅是新世代老師所要教給學生的東西,某種層面而言,也是老師自己需要的能力,因為這同時也是我們要成為不會被取代的老師的關鍵,就是專業以外,有充足的經歷與知識,而不會囿限在自己的舒適圈。
三、師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定義完何謂人才、怎麼樣才算人才後,另一個問題便是,我們做為未來可能進入教育現場的老師,該如何培育未來人才呢?又,如何才能算是個「師」呢?接下來,筆者將會按照書中的脈絡分成兩個部分論述,一是教學創新,接著,就會進入本書最核心的部分:BTS教學法。
(一) 教學創新
既然說是創新,顧名思義,就是走出自己的路,因此在論及教學創新時,作者便開門見山的下了一個小標語:教學是門藝術,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去摸索出適合自己風格、適合自己學生、適合自己場域的一套教學方式。不論「佐藤學」、還是本書作者極力推廣的BTS,在操作上,都需要考量不同學生性質、課程內容等等,做出或大或小的挑整。因此,若要問何種教法才適合自己的學生?這必然是自己才是最清楚的,因為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學生。
但是,要如何施作?既然說佐藤學、BTS都不如自己規劃跟設計,那總得要有一個指南吧?沒錯,接著作者便根據自身經驗,提出了七大原則:
1. 從新學生開始:若從舊生下手、或學期間執行,學生會因慣習而心生排斥、抗拒,進而影響學習品質;因此執行創新宜從新生著手。
2. 應考慮學生負擔:對於任何改變,要能讓學生接受,必然是以不過分增加負擔為前提的,一旦學生的負擔急遽增加,勢必是會引起反感,因此仍宜循序增加、循循善誘。
3. 跟學生溝通,並務必引起動機:溝通的目的在於確立目標、闡明理念,並引起動機,若在這個環節上失錯,最後的作業及後續任何的創新都將流於形式。
4. 目的性盡量明確:與上點相輔相成,目的是要讓學生可以清楚明白這一創新的用意,才不至於讓學生無所適從,最後又變成應付了事。
5. 顧及學生課內外活動的時間管理:顧及學生的時間安排情況,學生才有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在課程之中,並能避免學生無法負擔課業而產生負面觀感。
6. 盡量確保學生有全面性的學習:在施作上仍須顧及學習的整全性,以免學習效果落差過大。
7. 以少量增加為宜:切莫操之過急,一次變化過大,不僅自己能量大量消耗,也未必能確保學習效果;另外,小量小量的變化對教師而言也較易於進行調整及修正。
根據上述七大原則,對於有志於教學創新的老師而言,必然是一大助力。除此之外,作者也以不小篇幅引述其恩師(Prof. Andrew E. Yagle)在演講中所分享的「二十一條」心法,一來是鼓勵有志於創新的老師堅持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此提醒諸位讀者,莫忘為師者之初衷。但最後,仍不免還是要提醒,一切的創新切莫是未更新而更新,否則在動機上就將先流於形式。因此作者也將教學設計分為三部曲:
1. 確立教學目標
2. 檢驗學習成效
3. 溝通與動機的營造
透過這三部曲,來檢驗我們的創新是否是可行有效的,會比起埋頭狂翻轉、創新來的有果效,也能確保學生是否有跟上節奏,如此,教學創新才是有意義的。另外,作者也提到科技在當今教學現場,可以做為弭平教育落差的工具,例如「均一教育平台」,對偏鄉學區的學生而言,便補上因資源落差而產生的教育落差,因此作者提到,在教學創新上,教育科技的適度使用也可產生意想不到的果效。
(二) BTS教學法
何謂BTS?根據作者在書中所說,是根據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蓋茲堡演說》衍伸而來的(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智、民享),「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所謂「勤學、自學、樂學」,簡而言之是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透過傳統師生的施受關係翻轉,或說教師的位置下降,到與學生同個位置,在議題中、在討論中共同學習。例如教師將出題的功課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出題,並以遊戲的方式彼此挑戰、以此做為學習狀態的評量,又或者將學生的課堂報告帶出教室,報告給非專業人士、或甚至是小學生們聽,並由他們及學生自己來互相評分等等,這些做法都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習性上,跳脫單純的聽講、評量、報告等等的框架,而能夠真正進入到學問之中,而老師也能從中獲得學術及教學的養分。
種種手段,目的是要強迫學生思考,讓學生自行發想、創造,摸索知識的紋路,並吸收、轉化,如此一來,這些東西才不會只是冷冰冰的理論,而是可以活用的知識,並且從中培養出自信以及品味。什麼樣的品味呢?就是對於「美」的鑑賞能力,換言之,不是直接告訴他們何謂高端,而是在他們已經知道紋理之後,再跟他們說這個領域中的「極品」,如此一來,極品在他們眼中就有了意義,也不會只是依樣畫葫蘆的模仿,而是能進一步產出的能量(learn by the student);其次,也以互相出題的方式加深印象,一方面核對及驗收學習的成效,同時讓學生可以系統性的複習,更有增加自信的機會(Assign by the student)。
[1] 最後也要將評分的權力交給學生,換言之就是學生互評,一來可以有效提升學習動機,同時在與同儕比較之間,也能有效培養品味,回饋也會是最直接的,由此,共學的效果才能有效達成(Grade by the student)。而最最重要的,是老師也能從中得到更多可以運用的時間,已發想更多的教學創新。
綜上所述,作者將BTS教學法簡化為「了解+引導+觀察+學習」,並列出五大步驟:
1. 完整了解學生能力
2. 在學生能力許可範圍內,劃出空間給學生胡搞瞎搞
3. 在胡搞瞎搞的過程中密切觀察,並適時給予引導,但切勿給予明確指示
4. 在胡搞瞎搞後務必帶學生進行報告、反思、互評、觀摩
5. 最後由老師進行總結,或必要的延伸教學
這五大步驟,為的是轉變學生的價值體系建構,讓學生不再只追求答案對錯,而聚焦在學習的過程,同時也從教師權威中釋放,同儕成為驅動向前的動力,也在提問與共學的過程中,培養責任感與品味。
筆者認為,這部書的價值不僅止於作者所提出的方法與理論,而在於在書中有詳實地將步驟給一一列出,同時也有作者的教學經驗作為舉例,如此一來,前所述的那些方法論都不會是浮在空中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同時,也針對常見的迷思做出釋疑與回應,一方面讀者由此可以更清楚BTS的理念與方法,同時也讓對BTS有所顧忌的讀者能進一步思考箇中奧秘與訣竅。由此,筆者認為藉由這部書,或可提供教學者一個新的思路,以探尋教學創新的可能與路徑。
四、結語──許一個未來,並成為自己
走筆至此,這部書宛若是聚焦在師者身上,探問為師該如何培育未來人才,但筆者認為,這部書卻不僅僅是在對老師說話爾爾,他同時也是跟所有小孩的養育者、甚至是小孩本身說話;雖然書中諸多討論的立論是「該如何讓學生...」或者「要讓學生...」,但是在撰述漸漸來到尾聲時,作者的書寫視角從原本的老師對老師,慢慢轉換為老師對學生、甚至是父母親對子女的口吻。這顯示了這部書雖然大多是鎖定師長、或有志為師者為受眾,但作者卻同時想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我們也曾是學生、我們也曾為孩子。
什麼意思呢?一切的學習都要在有動機時才會是有效率的,所以作為老師該如何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老師的角度出發必然是徒勞,唯有以學生的方式思考、用心感受與學生切身相關的情境與議題時,才能從根本看出學生需要的是什麼。書中作者便舉例,在寫程式時,「除錯(debug)」很重要,但除錯的方法,卻是可以套用到各個領域的,而若是讓學生理解這點,對於將來的學習必然會比「因為這個不過會擋修」、「因為老師說這很基本」來的有動力。又如引導學生思考將來的金錢運用規劃,再告訴他們現今的求職狀態,也會比起冷冰冰的修課架構或規劃來的「人性」。
所以,雖然作者在這邊是討論「教師發展心法」,但筆者認為這同時是提醒讀者,不論在什麼樣的關係情境,老師對學生、老師對老師、或是家長對子女,從「心」出發是很必要的,換言之,就是一切的感受都是發自內心的: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快樂、感受到自信,並且方法是務實的、懇切的,同時真實的關注到人的需求,那這樣的改變與創新必然會帶有力量,而不會只停留在表面。這個邏輯其實不僅限於教師發展,任何的創新或是建構都必須要有這些元素才會圓滿,因此筆者認為,作者在這裡的提醒對象其實相當多元,甚至不只是老師。
但真正撼動人心的,卻是當作者跳脫「老師」的身分、而以為人父母的筆觸書寫時。因為所謂的教育創新、或是各種教學方法,到頭來從來就不只是讓學生能在學習上有所突破,從書中所記述各種知識學習應用的路徑與面向來看,我們其實可以看見透過這些學習途徑,學生們不會只是學習到專業領域的知識,同時也建立了將來能在社會生存的能力;由此,雖然整部書都是在討論「老師應當如何」,但其實背後所關懷的對象,沒有一個不是學生。
該如何在未來不得不賭的時代生存?或許我們不太能明白何謂「不能不賭」,但這卻是青年世代切身面對的問題。於是,我們就無法只提供專業知識,甚且要給予更多更多。所有的想望,為師的、為父母的,所祈求的都是子女的未來能茁壯成長,而這就不會是舊世代對於「成功」的想像與定義。
所以最後,作者的焦點不是如何幫助學生成為卓越的那一個,而是成為快樂的那個;這個快樂不是因為在他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因為自己所做的事、所走的路,在自己看來是有價值,而快樂。而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吧?
因此在本文的最後,筆者想以書中所引的這句話作結束:
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就是自己的名字。
You are what you are, your name speaks for yourself.
葉丙成,《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BTS教育新思維》(台北市:親子天下,2018)
[1] 然作者在此也提醒,讓學生出題也需給予指引,除了清楚明白的遊戲規則外,也須讓學生知道怎麼出題(例如可以用來出題的元素、或是範例等等),以確保題目的水準能穩定,同時也要建立作業批改的機制,以減少批改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