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沒有拖延症

基本上我是一個急性子,只要想做的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或是要未雨綢繆事先計劃,即便尚未有空進行,我一定會先探詢了解事情該從哪裡著手,倘若中間突然有突發狀況產生,也比較不會手忙腳亂導致心浮氣躁。
就今年農曆年的九天連假來說,孩子放假整天在家勢必會讓我少了許多自由時間(工作時間),也因此在孩子放假前兩週便開始一連串的趕寫作進度(非馬特市文章),也幸好有提早進行事情的安排,因為中間突然孩子重感冒生病,除了連續三天看醫生之外還請假在家休息一天,光是那幾天的操勞及嚴重睡眠不足,就足以讓寫作進度全面停擺,直到孩子病況好轉復課後才得以再繼續衝刺。
不想要有拖延症的主因除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能不至於一團亂之外,還有緩衝偶發性的懶病發作,而這個懶病通常也不是只有持續一天兩天,有時候甚至會持續至三天,原因多數還是因為過度疲勞提不起勁居多,這時候就知道該偶爾讓自己喘口氣,也因為平時的超前部署而得以安心放鬆。
拖延症其實並不單純只是如字面上所述,有更多的是心理層面上的意義,例如可能是恐懼失敗、逃避成功,甚至是被動攻擊,有些事情因為擔心做完會不如預期得到正面的評價,於是便下意識逃避去完成,或是不完成某件任務的目的是想要消極抵抗以表達對權力的不滿。
以前在職場上工作的時候,也時常見到許多同事都有拖延症,有些人是選擇性拖延,有些人則是習慣性拖延,選擇性拖延可能是對於繁雜的工作內容選擇不想面對於是拖到最後才做,而習慣性拖延則會讓人看起來像是打混摸魚,因為這樣的人沒有一件事情會在期限內如期完成,即便被許多人抱怨、催促而依舊我行我素,不管是哪一種拖延都程度不一的對自己及他人造成了影響,真正需要釐清的是真正造成拖延的原因是什麼?習慣性拖延的人甚至同時還伴隨著情感上的壓抑,如何重新獲得能量讓自己動起來可能要借助周遭親友或是專業的協助與社會的支持。
最後,要跟大家推薦盧廣仲最新專輯的歌曲《勵志論》,盧廣仲說:「勵志不是跌倒了站起來,而是你明白了人生永遠會有下一個大跌倒。」
這首歌的MV非常幽默,也呈現了這首歌的創作意涵,看似不順遂的人生以為已經是極限,殊不知還有更多考驗等在後頭,然而我們依然要繼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這就是所謂的「勵志」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Meta粉專: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及人生相談室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