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之一、花,太陽,太陽下的花
相傳禪宗的起源,是釋迦摩尼在說完他全部的教理之後,另外傳了一個「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法門,叫做「教外別傳」。
之所以「以心傳心」,是因為人人本來具有的佛性,要自修自證,不假他人付與傳授;祖師所能夠傳授的,也只是教導當人各各修行,指示一個通往成佛道路上的路頭而已。雖然「不立文字」,當人各修各行,撞著其意時,便能會心體悟,如摩訶迦葉,會佛旨意,故而破顏微笑。
「拈花微笑」的公案,最早出自《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有人考證,說這部經是中土所作,而不是梵文翻譯,但拈花的意旨既然與金剛經的三句義相通,則眼眼相證、心通契悟時,便能遠接玄旨、續佛慧命,不必非有文字傳授,方可謂之傳承。
「拈花微笑」的公案如下: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廣,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捧之上佛。退以作禮。⋯
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
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
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言已默然。
—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第二
對於此則「拈花微笑」公案,白雲守端禪師有頌云:
「盡說拈花微笑是,不知將底辨宗風,若言心眼仝時證,未免朦朧在夢中。(咄)」
— 白雲端和尚語錄卷四,舒州法華山端和尚頌古一百十則
又云:「昔日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華微笑。世尊道:『吾正法眼藏,分付摩訶大迦葉。次第流傳,無令斷絕,至于今日。』
大眾!若是正法眼藏,釋迦老子自無分,將箇什麼分付?將什麼流傳?何謂如此?況諸人分上,各各自有正法眼藏:每日起來,是是非非、分南分北、種種施為,盡是正法眼藏之光影。
此眼開時,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只在面前,不見有毫釐之相;此眼未開時,盡在諸人眼睛裏。
今日已開者,不在此限;有未開者,山僧不惜手,為諸人開此法眼藏看。」
乃舉手,竪兩指云:「看!看!若見得去,事同一家。若也未然,山僧不免重說偈言:『諸人法眼藏,千聖莫能當,為君通一線,光輝滿大唐;須彌走入海,六月降嚴霜,法華雖恁道,無句得商量。』
大眾!既滿口道了,為什麼却無句得商量?」乃喝一喝云:「分身兩處看。」
— 白雲端和尚語錄卷一,舒州法華山證道禪院語錄
比較「拈花微笑」公案和白雲禪師的解說,同樣的地方在於:
首先,兩者都提到,各各自有正法眼藏。這正法眼藏就是佛性。
其次,兩者都留下了謎一般的動作和話語,但都沒有用語言文字把答案說破:一個是提出問題,讓下面的弟子去思考;一個是敘說前者的故事,再加上自己的一些體會與描述,但也不正面回答,要弟子們自己去參悟。
第三,兩者都提出「眼睛」:前者說到,迦葉看到拈花而微笑,大眾看到拈花則罔措;後者說到,眼開時,醒了,此時,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全都攤開在面前,眼未開時,仍夢著,正法眼藏只在眼睛裡。
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
首先,兩者雖然都提到正法眼藏,但「拈花微笑」的公案對於正法眼藏的內容,除了「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描述,白雲禪師則是描述了自己證悟了的正法眼藏之相狀。
正法眼藏是什麼呢?白雲禪師說:正法眼藏好像太陽的光輝一樣 (「光輝滿大唐」) 照耀著大地,宇宙乾坤、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芸芸眾生、森羅萬象,無不呈現在正法眼藏的光芒中,沒有一毫一釐之相不浸潤在此光輝中,所以「不見有毫釐之相」,而這個光輝卻又是活潑潑的、相互輝映的,光光相涉而交參,「須彌走入海,六月降嚴霜」。
這和金剛經關於「無住布施」的描述是一樣的。金剛經說:
善現!譬如士夫入於闇室,都無所見,當知菩薩若墮於事,謂墮於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
善現!譬如明眼士夫,過夜曉已,日光出時,見種種色,當知菩薩不墮於事,謂不墮事而行布施,亦復如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七,三藏法師玄奘譯,第九能斷金剛分
意思是:張大著眼睛看的人,終於看到夜晚過去了,太陽出來了,而在太陽光輝的照耀下,所有事物都呈現在眼前、被眼睛看見,卻「不見有毫釐之相」,因為,所有的事物都被此光浸潤,沒有一毫一釐不是佛性實相的光芒所現。
其次,前者雖然提到「花」和「涅槃妙心」,但卻沒有把它們連結起來,後者則以「竪兩指」的動作表示,佛性和萬事萬物是一體的兩面,「若見得去,事同一家」。
佛性,就是「非花」;事物,就是以真實不虛妄的意識所見到的「花」。這也就是金剛經三句的後二句。因此,我們可以將「拈花微笑」的公案以金剛經的三句格式來表示:
「花,非花,彼故説名為花。」
而置換為白雲禪師的描述,則是更為生動的內容:
「花,太陽,太陽下的花。」
第三,「喝」類似大叫一聲的「喝斥」,是禪宗常用的手段,代表將虛妄否定,轉為真實的肯定。自第一代迦葉以下,禪宗祖師代代相傳,「棒」與「喝 」,就是指引,指引子弟子們了解迦葉所了解的東西。白雲禪師的「喝一喝」,和前段曾經提到過的琅琊慧覺禪師及大慧宗杲禪師的「擲柱杖離座」,是一樣的意思,就像是聽音樂,在最高昂點,樂曲就嘎然而止,留下空曠的場景,和一個引人深思的動作或話語,要人們各自去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