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 (一) 通序大意

2023/03/16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 蓮池大師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 袾宏) 述
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
使我言言符佛意
流通遐邇益含靈。
見聞隨喜悉往生
同證寂光無上果。
蓮池大師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阿彌陀經疏鈔》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
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初,通序大意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初,明性

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通序經意。大文分五。自初明性。乃至五請加。今初明性。此經蓋全彰自性。又諸經皆不離自性。故首標也。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之。故曰靈明。徹者通也。洞者徹之極也。日月雖徧。不照覆盆。是徹而未徹。今此靈明。輝天地。透金石。四維上下。曾無障礙。
蓋洞然之徹。靡所不徹。非對隔說通之徹。云洞徹也。湛者不染。寂者不搖。大地雖寂。不得稱湛。今惟至寂之中。瑩淨無滓。寂不足以盡之。故曰湛寂。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極也。大地雖堅。難逃壞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無始。引之無終。亘古亘今。曾無變易。蓋常然之恒。無恒不恒。非對暫說久之恒。云常恒也。
非濁者。云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云無則不捨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迎之則無所從來。言即此靈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
大哉二句。讚辭。大者當體得名。具徧常二義。以橫滿十方。豎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為比。非對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虗偽。唯此真實。所謂非幻不滅。不可破壞。故云真也。體者。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體該相用。總而名之曰真體也。不可思議者。
如上明而復寂。寂而復明。清濁不形。向背莫得。則心言路絕。無容思議者矣。不可思者。所謂法無相想。思則亂生。經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也。又法無相想。思亦徒勞。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緣而慮亡也。不可議者。所謂理圓言偏。言生理喪。經云。凡有言說。皆成戲論。是也。又理圓言偏。言不能盡。經云。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能盡。是也。故曰口欲談而詞喪也。
又此經原名不可思議。故用此四字總讚前文。蓋是至理之極名也。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性而曰自。法爾如然。非作得故。是我自己。非屬他故。此之自性。蓋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覺。亦名真知。亦名真識。亦名真如。種種無盡。統而言之。即當人靈知靈覺本具之一心也。今明不可思議者。惟此心耳。更無餘物有此不思議體與心同也。
若就當經。初句即無量光。洞徹無礙故。二句即無量壽。常恒不變故。三四句即靈心絕待。光壽交融。一切功德皆無量故。五句總讚。即經云。如我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末句結歸。言阿彌陀佛全體是當人自性也。
又初句明無不照。即用大。二句靜無不含。即相大。三四句迥絕二邊。即體大。五句總讚。所謂即三即一。雙泯雙存。辭喪慮亡。不可思議。末句亦結歸自性也。
又初句言照。即解脫德。二句言寂。即般若德。三四句言寂照不二。即法身德。五句總讚。末句結歸。例上可知。
又以四法界會之。則清濁向背。是事法界。靈明湛寂。是理法界。靈明湛寂而不變隨緣。清濁向背而隨緣不變。是理事無礙法界。不可思議。是事事無礙法界。以此經分攝於圓。亦得少分事事無礙故。末言自性。亦是結屬四法界歸一心也。

讚經

初總讚。二別讚。
初,總讚
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歟。
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謂約生滅門。以不如實如真知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則無明所覆。失本流末。渾亂真體。故名曰濁。如澄泥沙。復使淨潔。斯之謂清。即指轉五濁而成清泰也。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返其去路。復使歸還。斯之謂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極樂也。
然此且就眾生一期從迷得悟而言。似有澄之返之之迹。而於自性。實無得失。亦無增損。是故時濁時清。水非易性。忽背忽向。人無二身。所謂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也。三祇者。三阿僧祇劫也。僧祇解見後文。言三者。以釋迦成道。從古釋迦至尸棄。歷七萬五千佛。從尸棄至燃燈。歷七萬六千佛。從燃燈至毗婆尸。歷七萬七千佛。云三祇也。備經多劫。遠之又遠。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一念者。即能念阿彌陀佛之一念也。諸聖者。佛及菩薩也。自凡望聖。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者。即所念阿彌陀佛之片言也。
至哉二句。讚辭。至。極也。至極而無以加也。妙者。即上四句總明妙義。用者。力用也。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恒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或問 : 小乘且置。只如諸大乘經。廣如山積。云何妙用偏讚此經。
: 脩多羅中雖具有此義。未有如此經之明且簡者。故夫稱性而談。正直而說。非不圓頓。而澄濁返背。方便未彰。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又前是性德。今是修德。前是自性清淨。今是離垢清淨。乃至性盡障盡等。互融不二。如教中說。
二,別讚
初先出說經所以。二統論淨土功德。三特示持名為要。四廣顯持名所被。
先出說經所以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承上。此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乍者暫也。暫時之說。非究竟也。三乘者。乘本無三。權說有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終者對乍而言。實者對權而言。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實。悉。與大車。故曰等頒珍賜。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乃會之歸實。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又殊恩復含二義。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統論淨土功德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上讚淨土法門之勝。今於淨土。先出餘經。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願門。觀法。具在二經。言從初願以至願終。無非盡攝眾生同生淨土。自初觀以至觀末。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繇此一心。出生大願而成正覺。即以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淨土法門。二經大較。意蓋如此。
三,特示持名為要
初較論要約。二究明利益。
較論要約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即前大本觀經。較而論之。知持名尤為要約也。廣大者。以四十八願。帡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繇漸。故貴知先。傳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深玄者。以門分十六。事匪一端。而復妙觀精微。初心靡及。操之必得其
要。故應守約。軻氏曰。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云何知先。繇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云何守約。良以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佛雖至極。惟心即是。今聞佛名。一心執持。可謂至簡至易。功不繁施。而萬法惟心。心清淨故。何事不辦。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
天如謂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是也。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故名守約。
二,究明利益
初因成。二果證。三總結。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不念佛前。念念塵勞。所謂一剎那間。九百生滅。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無量無邊。天眼莫覰。名萬慮也。此萬慮者。甲滅則乙生。俄去則倐返。百計除之。終莫能得。今以持名之力。正念纔舉。雜想自除。喻如師子出窟。百獸潛蹤。杲日照霜。千林失白。名咸休也。故永明謂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二,果證。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三,總結。
蓋繇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承上殊因妙果。正繇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
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云一體。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四,廣顯持名所被
此則理之一心。全歸上智。亦復通乎事相。曲為鈍根。
理事一心。詳見後文。今謂自性唯心。正指經中理一心不亂言耳。上智乃克承當。鈍根未能領荷。故此一心。不專主理而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所謂夫婦之愚不肖。而與知與能者也。如天普葢。似地普擎。大造之中。無棄物故。

感時

初總歎。二別歎。三結歎。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上言佛慈雙被智愚。今言眾生不體佛意。有善教。無善學。故可歎也。守愚者。愚而甘愚。小慧者。慧而不慧。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資。不可偏廢。著此執彼。厥弊等耳。蒙童喻全愚。昏稺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
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貧士喻小慧。昔有窘人。路獲遺券。見其所載田園宮室。金帛米粟。種種數目。大喜過望。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
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二,別歎
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虗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上文雙揭二病。今於二病。別舉其尤。謂著事而信心不切。固無足論。假使專持名號。念念相繼。無有間斷。雖或不明諦理。已能成就淨身。品位縱卑。往生必矣。所謂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惡。但恐榜上無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乃至執理而心實了明。亦不必論。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虗。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
: 何故不咎鈍人。反抑利者。
: 利者恃才高舉。常謂遠勝鈍人。今為此說。使知畫虎弗就。反落一籌。冀彼知非。迴心念佛。非曰抑之。實惜之耳。
三,結歎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垂手者。古云。嫂溺援之以手。倚門者。王孫賈母云。汝朝出而不還。則吾倚門而望。今謂眾生沒於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淵。眾生背覺合塵。佛念之如倚門望子。援之雖殷。念之雖切。深沈不起。遠逝無還。是孤佛化也。下負者。凡厥有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而漠然不信。寧不負己靈乎。今生多生者。生生墮落。無有窮已也。一誤百誤者。此生蹉過。多劫難逢也。入苦趣。似蠅蛆飫於廁中。赴死門。類牛羊就乎屠肆。莫為救拔。無可歸憑。豈不哀哉。

四,述意

初愧己不德。二明己所尚。三原已釋經。
初,愧己不德
袾宏。末法下凡。窮陬晚學。罔通玄理。素鄙空談。畫餅何益饑腸。燕石難誣賈目。
上明念佛獲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損。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鈍根自量也。末法。則生之不時。下凡。則報之不勝。窮陬。則見之不廣。晚學。則智之不深。事且未能。況復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於人也。
素鄙者。自知淺劣。愧鄙空談。所謂恥其言而過其行也。畫餅可知。喻空談也。燕石者。似玉而非玉者也。賈胡者。西域賈人善別寶者也。昔有得燕石者。自謂瑜瑾。驕眩俗目。冀得重售。以示賈胡。曰。石也。大慚而返。喻依稀見道。彷彿不真。明眼人前。堪作一笑。
二,明己所尚
祇承先勅。篤奉斯經。望樂國為家鄉。仰慈尊如怙恃。
既揣鈍根。事必師古。祇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勅。篤奉者。奉之至也。樂國言家鄉者。寂滅淨土。乃當人安身立命處。而捨離故里。飄泊他鄉。遊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而已。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佛以大慈大悲。接引眾生。是懷我以聖胎。飼我以法乳。即今內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劬勞之德。昊天罔極。而乃叛棄本生。螟蛉異姓。惟應懷慕終身。左右無方。定省不違而已。
三,原已釋經
仍以心懷兼利。道貴弘通。慨古疏尠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不極論其宏功。儔發起乎真信。頓忘膚見。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據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羣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有願皆迴向菩提。展此精誠。乞求加被。
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而此經註疏。今多泯沒。稽古無繇。雖一二僅存。略舉大端。未暢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議功德也。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則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鈔之作。不容己也。膚見者。肌膚在表。所入不深。喻淺見也。淺見奚能測佛深義。而以救世心殷。頓忘其陋也。心思者。心之官則思。堯舜之聖。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部類者。專談極樂大本等五經也。文殊者。文殊般若經。專稱名字一行三昧也。雜華者。以華嚴性海為宗。明教非權淺也。羣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門。及後經文中辯。消歸自己者。明不專事相。究其歸著。悉皆消化融會。歸於我之本性。良繇世出世間。無一法出於心外。
淨土所有依報正報。一一皆是本覺妙明。譬之瓶環釵釧。器器唯金。溪㵎江河。流流入海。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迴向菩提者。凡所修為。咸願往生。是名迴向。而向無他向。迴向西方者。迴向自性也。末二句。攝前起後。欲興善事。必仗佛加。菩薩且然。況復凡品。精者無二。誠者不虗。古謂精誠之極。鬼神與通。而況三寶大慈。憫念眾生。猶如赤子。但有利於眾生。精誠求之。寧不加被。

請加

歸命娑婆說法主。西方接引大慈尊。不可思議佛護經。舍利文殊諸聖者。二土六方偏塵剎。過去見在及當來。無盡三寶咸證知。惟願慈悲攝受我。我今妄以穢土見。蠡測如來清淨心。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勝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歸命。如波羅密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人至重者身命。舉身命而歸依。誠敬之至。無二心也。二者歸元義。舉身命而歸依。即是總攝六根還歸一心也。
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繇興也。孺子封俟。尚不背本。凡夫入聖。豈得辜恩。古有臨終焚香先供養釋迦者。正此意也。說法主者。說法度生。一土之中。無二佛故。接引者。眾生念佛。佛垂接引。喻如行路。弱者接而濟之。迷者引而導之也。復有二義。見生接引。則資其道心。臨終接引。則攝其神識。大慈尊者。如母憶子。名之曰慈。慈無以加。名之曰大。尊即主義。交互言之。亦可釋迦此土之尊。彌陀彼土之主也。兼二如來。是謂佛寶。
不可思議佛護念經。此經原名也。是謂法寶。舍利文殊等。聞經眾也。是謂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希有義。二離垢義。三勢力義。四莊嚴義。五最勝義。六不改義。具如要集中說。推而極之。
極樂娑婆二土。四維上下十方。以至微塵佛剎。則徧一切處。過現未來。則徧一切時。於中三寶。橫該豎徹。無窮盡也。又三寶者。復分事理。有別有同。如後文辯。今是內外自他悉歸命也。
古云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良繇聖境高玄。佛言微妙。而欲以凡夫毫末之智。岡自評量。是乃用蠡測海。持管窺天。漫自疲勞。所得幾何。故必歸命三寶。冥希加被。威神者。如經言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賢聖力不可思議。仗三寶力。能使愚衷。忽成勝智。凡口所述。冥通聖心也。
遐邇者。兼處與時。處則繇一隅以至周徧十方。時則繇剎那以至盡未來際。皆名自邇及遐也。含靈者。揀非木石。謂一切有情也。見聞隨喜者。但於此經。目覽耳聽。以至暫爾隨順生歡喜者。皆植善根。同生彼國也。
寂光者。如來真淨土。生彼國已。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得自本心。寂照不二。名常寂光。無上果者。佛證圓滿大覺。超越二乘及諸菩薩。此果之上更無過者。名無上果。是證佛一切種智也。經云。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知但得往生。畢竟成佛。故云同證寂光無上果也。乞求加被。意蓋如此。
以上通序一經大意竟。
>> 續下一頁 : 開章釋文

相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會員
25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