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發明分類法,以涵括整個領域的所有事物:《先讓英雄救貓咪》、《品味這件事》

  範疇這東西不稀奇,稀奇的是這些範疇能窮盡一個領域裡的所有東西。早在古希臘,亞里斯多德就試圖用十個範疇來分類一切事物能具有的所有屬性:實體、數量、性質、關係、地方、時間、樣態、行動、被動。聽起來非常厲害,好像列舉出所有的條件。當我們在分析一個社會的時候,也常常列舉一些重要的條件,例如: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地區、產業別,等等。問題是,如果研究的目標是搞清楚受到資訊戰攻擊的嚴重程度,這些列舉出來的重要人口非類方式,真的是最適合的分析條件嗎?
  列舉的缺點就在:只能根據過去經驗來汲取分類條件,無法涵蓋未知。在資訊戰研究的題目裡,資訊透明度和媒體流量比例可能比基本人口分析重要得多。但列舉就是無法窮盡,不可能窮盡。十八世紀的哲學家康德沒有為亞里斯多德增添範疇條目,而是重新為事物可能具有的所有屬性找出一套分類法。康德建立了一套十二範疇論,完全能取代亞里斯多德的理論:
(一)量:全稱(所有人)、特稱(有些人)、單稱(劉松仁)。 (二)質:肯定(是人)、否定(不是人)、不定(非哺乳類)。 (三)關係:定言(人是哺乳類)、假言(若人是哺乳類,則會育幼)、選言(若人是哺乳類,則會育幼;「或者」人因資源不足而放棄育幼)。 (四)樣態:或然(人可能仁慈)、實然(人是哺乳類)、必然(人必然是有機體)。
  康德的創舉日後還會被更精美的理論取代,但康德試圖以理論而非經驗來總結世間一切事物屬性的野心,是驚世駭俗的方法論意圖。最重要的是,在列舉各種描述和類型之外,提出一個具有理論高度的架構,把還不存在的品項也包含在這個範疇框架,能讓理論的適用年限大幅增加。
  這本書橫空出世之前,電影的分類不外是:紀錄片/劇情片;或者愛情、恐怖、動作、喜劇、色情......再細一點還有殭屍、末日、吸血鬼......又是依照既有品項列舉的內容分類法。這本書大膽地把所有故事分成十個類別:屋裡有怪物、英雄的旅程、阿拉丁神燈、小人物遇上大麻煩、成長儀式、夥伴情、犯罪動機、傻人有傻福、精神病院、超級英雄。沒了。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這個分類的原理是:普通/常識/日常被打破的方式。故事就是穿透日常的精彩東西,從這裡下手,比從故事用了什麼素材或類型電影準備挑動觀眾的哪一根神經還容易包涵所有可能性。
  品味是最難定義的概念之一。大概只有愛情、人生,和量子物理之類的概念比這還難講清楚。幾乎所有文人雅士談品味,都停留在用境界、用感受、用評價、用舉例來圍繞著某些自己心中的好品味、好作品、好感受來博得讀者同感。這本書卻沒有任何品味好壞評價,而是用一個既有框架作為品味的明喻,用有限味覺涵括無限可能。甜、酸、鹹、苦、鮮、調和,這些有限的味覺經驗,和人生中取得這些味覺偏好的年齡,成為一個不只是語言之品「味」的完整譬喻框架,分組歸類帶來不同感受的品味。工整收納難以言喻的概念,是這本書最迷人之處。
  若你也讀到分類世界的野心和理論高度都出眾的書,請不吝推薦給我。
  閱讀愉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