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自我與死亡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回憶一下,你幾歲時才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我記得五、六歲時,對於死亡還沒有那樣強的感覺。叔公死於空難,我在靈堂磕頭時還跟弟弟吵鬧,被罵了一頓。

小孩大概都不太怕死(但很怕鬼怪,那是成人所塑造的虛假死亡)

為什麼?我想可能是因為小孩記憶還不夠多,而「自我」是由記憶建構的,所以小孩沒有什麼堅固的自我意識。(雖然沒有什麼自我意識,但已經懂得自私自利,這是求生的本能)

甚至到了十幾歲,對於死亡都還是很麻木,很難想像自己會死。

但是到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死亡」就逐漸成為一種恐懼,因為我們已經累積夠多的記憶,建構出龐大而無法輕鬆放下的自我。
    avatar-img
    3會員
    6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lo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也曾經是信徒 喝著道聽途說的奶水長大 毫無保留地相信種種的道聽途說,越神奇越好
    我也曾經是信徒 喝著道聽途說的奶水長大 毫無保留地相信種種的道聽途說,越神奇越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人的死亡是看的很淡的,從小到大,經歷二伯乾爹、阿公、阿嬤、大伯、大堂哥的離世,我總是一滴淚都沒有,當然除了我乾爹外,離世的家族成員,對我來說都是疏離的,但不管疏不疏離我都沒有留過一滴眼淚。 連帶的死亡對我而言,也像一片枯葉隨風凋零那樣,只是日常。 有時我也會想像自己可能某天突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會有人跟我一樣 會對 “死亡” 感到恐懼 我恐懼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親人的死亡 小時候,真的很小,大約3、4歲的時候 我會在某種時刻,就像開關被打開一樣心中浮起深刻的恐懼感 然後抱著媽媽哭著說,害怕她死掉 那時候不懂,媽媽大概也覺得:傻孩子~ 但這樣的恐懼感,無從
    年少的我不知道,原來我終有一日也能夠接受安穩,平淡的日子。 不少人年少的時候或都曾有宏大的理想,而我不屬這一類人。那時候的我從來不知道人生有什麽意義。還不意識到這是一種困境的那段懵懂時光還好,便渾渾噩噩的過去了罷。可一旦醒覺以後,那種對人生之有限性而生的不忿,是災難性的絕望。 存在的本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人的死亡是看的很淡的,從小到大,經歷二伯乾爹、阿公、阿嬤、大伯、大堂哥的離世,我總是一滴淚都沒有,當然除了我乾爹外,離世的家族成員,對我來說都是疏離的,但不管疏不疏離我都沒有留過一滴眼淚。 連帶的死亡對我而言,也像一片枯葉隨風凋零那樣,只是日常。 有時我也會想像自己可能某天突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我不知道是不是也會有人跟我一樣 會對 “死亡” 感到恐懼 我恐懼的不是自己的死亡,而是親人的死亡 小時候,真的很小,大約3、4歲的時候 我會在某種時刻,就像開關被打開一樣心中浮起深刻的恐懼感 然後抱著媽媽哭著說,害怕她死掉 那時候不懂,媽媽大概也覺得:傻孩子~ 但這樣的恐懼感,無從
    年少的我不知道,原來我終有一日也能夠接受安穩,平淡的日子。 不少人年少的時候或都曾有宏大的理想,而我不屬這一類人。那時候的我從來不知道人生有什麽意義。還不意識到這是一種困境的那段懵懂時光還好,便渾渾噩噩的過去了罷。可一旦醒覺以後,那種對人生之有限性而生的不忿,是災難性的絕望。 存在的本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