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天堂》 王童 電影評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電影開頭,得勝聽見了兩位士兵力讚台灣的香蕉,那時的台灣就像是未曾親眼目睹過的天堂,然而伴隨著戰爭結束來到台灣,那個幻想中的天堂也隨之消失,迎來的是充滿壓迫與恐懼的反共氣氛與高壓統治。就像是電影最後香蕉生產過剩的訊息,代表著那些退守台灣的外省人,曾經視台灣為樂土,而這樣的夢幻泡泡卻隨著現實的逼迫一個個破掉,就像是門閂對哥哥說的,他吃夠了這裡的香蕉,他要得勝帶他回去。香蕉的興衰,似乎也照應著這些外省人們的夢,而現實終究沒辦法那麼美好,就像得勝逐漸被放逐的心,或許是某種解脫,卻也帶著一層淒涼與悲傷。
電影中演出第一代的外省人,身份認同是他們共同難解的題目,就像是電影最後那對夫妻的背影,可能代表了門閂與月香。在後半的劇情中我們得知了,在當時混亂的歷史背景下,造就了多少混亂與自我混淆的個體浮現,卻都非出自本意,誰會想丟棄遺忘自己的身份、親友與家鄉呢。門閂與月香的無奈與痛苦隨著那通與香港的國際電話堆至最高點,即便一開始門閂只是配合作戲,到後面卻真情流露,那樣的思念與遺憾,就像是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李麒麟,想起了自己的過去。加上省籍情結的存在造成了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隔閡,真真實實地造成了許多人生命中的缺憾,或許互相擁抱與接納才是能夠讓所謂的省籍情結消失吧,去了解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電影中呈現出的老兵,以門閂與得勝為例,差一個月香,兩人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得勝因被懷疑是共匪,而精神逐漸失控,卻仍懷抱著反攻大陸的鴻鵠之志,那是來到台灣的起點,儘管得勝發瘋了,這件事仍是他心中不可抹煞的存在,更是因為瘋了,才能一直保持著那樣的赤子之心與希望。相反地,沒有發瘋仍然正常的門閂披著另一個人的外衣,在這個社會生存的非常體面且順利,但心中最初的希望卻早已經一點也不剩了,那個被藏起來的身份與情感,真正的「門閂」,在與李麒麟的父親通話時,才像瀑布般宣洩而出,是非常動容的一幕,門閂的無奈與思念,是被經過長時間的壓抑,而非不復存在。
國家機器造成的影響,我們在得勝的身上看見了,在得勝被拷問完回家後,門閂聽到蘇維埃時,卻連蘇維埃是什麼都不曉得,讓人覺得格外諷刺,確實就是「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人」,但這句話卻讓人的生命變得好脆弱、好虛無飄渺,令人好難過,彷彿那些人們來到世界的價值就只有幫忙找出共匪,原來都只是國家機器下的一粒棋子。得勝就是這般歷史環境下造就而成的象徵,受到精神與肉體上的折磨,最後徹底迷失了自己,對照電影名稱中的天堂,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如同歌曲〈隨風而逝〉中的歌詞,「隨風而逝,我又何須頻頻回首」,那些不論在家鄉抑或戰場上的過去,都將隨風而逝,而此時此刻在這裡(台灣)的我,才是真正活著的我,那些曲曲折折的夢,就讓它隨風而逝,就像是得勝、門閂與月香的寫照,是第一代在台外省人的共同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然而對於整體台灣的社會風氣,卻非常需要這種平凡的幸福,就像大家口中的小確幸,我想其實這是大家都需要,卻總是沒有被看見的需求,如同《熱帶魚》,雖然是一部喜劇,卻又不完全是,它更像是用喜劇包裝而成的悲劇,不論是城鄉差距或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都是整個社會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漸地顯露於外,需要被大眾看見。
家珍最後與盲人病患的對話安排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創造了另一個討論的空間,看見與看不見,中間是存在灰色地帶的,儘管看見確實能夠透過眼睛傳遞很多訊息,但它卻也存在著盲點,而這盲點之於看不見的人,卻是無所遁形的,就像盲人與家珍,在這個情境下,看得見的家珍卻是透過看不見的病患去看清自己的內心混雜。
過去因為封閉壓抑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造就了瓊瑤的興起,同時瓊瑤成為了許多女性的慰藉,那必定是關中有某部分的情感與故事裡的角色、劇情產生了共鳴與連結,浮誇、超脫現實的是那些訊息與價值觀的表現手法,然而觸動人心、需要被看見的是那些電影釋放傳遞出的訊息與理念。 〈我是一片雲〉:
健康寫實影片一方面傳達了社會平穩和樂與進步的訊息,另一方面亦展現了社會底層生活的寫實面給觀眾,兩者之間的聚焦與比例需要恰到好處,不能戳破烏托邦的泡泡,同時也不能將社會現實面完全隱藏起來。
然而對於整體台灣的社會風氣,卻非常需要這種平凡的幸福,就像大家口中的小確幸,我想其實這是大家都需要,卻總是沒有被看見的需求,如同《熱帶魚》,雖然是一部喜劇,卻又不完全是,它更像是用喜劇包裝而成的悲劇,不論是城鄉差距或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都是整個社會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漸地顯露於外,需要被大眾看見。
家珍最後與盲人病患的對話安排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創造了另一個討論的空間,看見與看不見,中間是存在灰色地帶的,儘管看見確實能夠透過眼睛傳遞很多訊息,但它卻也存在著盲點,而這盲點之於看不見的人,卻是無所遁形的,就像盲人與家珍,在這個情境下,看得見的家珍卻是透過看不見的病患去看清自己的內心混雜。
過去因為封閉壓抑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造就了瓊瑤的興起,同時瓊瑤成為了許多女性的慰藉,那必定是關中有某部分的情感與故事裡的角色、劇情產生了共鳴與連結,浮誇、超脫現實的是那些訊息與價值觀的表現手法,然而觸動人心、需要被看見的是那些電影釋放傳遞出的訊息與理念。 〈我是一片雲〉:
健康寫實影片一方面傳達了社會平穩和樂與進步的訊息,另一方面亦展現了社會底層生活的寫實面給觀眾,兩者之間的聚焦與比例需要恰到好處,不能戳破烏托邦的泡泡,同時也不能將社會現實面完全隱藏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香蕉葉」負責人和南忠先生,離開家鄉馬來西亞來到台灣奮鬥,某次機緣下,結識同樣來台灣尋找機會的同鄉,兩人志趣相投,於是結合對方的餐飲長才,共同創立「香蕉葉」餐飲品牌,主打馬來西亞當地三大民族特色美食。希望藉由料理,撫慰在台馬來西亞同鄉的相思之情,也期望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馬來西亞。
Thumbnail
最近在追一部時代劇《一把青》,劇中一分隊隊長郭軫帶隊,因為衝動跟進,被日軍設下的陷阱給欺騙,他旗下的所有飛機全軍覆沒,其中一員當時被日軍擊落,但沒有死,但因為身陷座艙無法逃生,但是機身已開始著火,而在旁虎視眈眈地日軍徘徊在這名隊員的飛機旁,為了讓這個隊員最後好死...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王志安慘遭台封殺系民進黨策劃 影片中,王志安總結這半個月的台灣行,表示走訪三個政黨的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並拍了三場造勢晚會。 他並感性表示,台灣對於他們這些流落在海外的異鄉客來說,「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因為語言與飲食能夠找到家鄉的味道。 他表示離開中國時曾說「中文就是我的故鄉,中餐就是我的鄉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香蕉葉」負責人和南忠先生,離開家鄉馬來西亞來到台灣奮鬥,某次機緣下,結識同樣來台灣尋找機會的同鄉,兩人志趣相投,於是結合對方的餐飲長才,共同創立「香蕉葉」餐飲品牌,主打馬來西亞當地三大民族特色美食。希望藉由料理,撫慰在台馬來西亞同鄉的相思之情,也期望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馬來西亞。
Thumbnail
最近在追一部時代劇《一把青》,劇中一分隊隊長郭軫帶隊,因為衝動跟進,被日軍設下的陷阱給欺騙,他旗下的所有飛機全軍覆沒,其中一員當時被日軍擊落,但沒有死,但因為身陷座艙無法逃生,但是機身已開始著火,而在旁虎視眈眈地日軍徘徊在這名隊員的飛機旁,為了讓這個隊員最後好死...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2023年受到熱烈討論的台灣電影劇作品有不少,除了《人選之人──造浪者》,還有我接下來會介紹的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八尺門的辯護人》在2023年7月開始播出,作為暑假檔期的作品,影集在台灣的討論度不低,在IMDb上獲得8.2分的不錯表現,到底這部劇名看起來很神秘的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王志安慘遭台封殺系民進黨策劃 影片中,王志安總結這半個月的台灣行,表示走訪三個政黨的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並拍了三場造勢晚會。 他並感性表示,台灣對於他們這些流落在海外的異鄉客來說,「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因為語言與飲食能夠找到家鄉的味道。 他表示離開中國時曾說「中文就是我的故鄉,中餐就是我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