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24】掌握三點要訣,用更少時間,產出普獲好評的成果。《高產出的本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果=付出努力x時間」,大家應該都認同。
但如果一樣努力,卻可以花更少時間,產製出更好的成果呢?看著同樣跟自己被交付類似專案同事,卻總能屢屢命中紅心,獲得長官的好評,在納悶自己是否不夠努力的同時,可能要再思考,是否努力錯了方向。
要Work hard,也要Work smart。
西恩買了《高產出的本事》後,推遲了一段時間才開始閱讀,看完才發現原來近期產出緩慢的解答就在書架上XD
作者劉奕酉作為知識型自僱者,也是方格子的專欄作家。在書中分享「優勢輸出」(PROS)模型。

重點是「給誰看」,不是你想說什麼」

「優勢輸出」(PROS)模型的第一步驟是「定位」。
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步驟,卻經常成為產出成果不如預期的盲點。試想看Youtube前的廣告,有多少是被我們略過的?不一定是廣告不好,而是我們不想看,或者不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再好的廣告,也只能落得五秒時間到,被我們略過的命運。
同樣的,在做輸出前,不論是報告、簡報、寫文章,即便自己對內容胸有成竹,也得先思考,這份報告是要滿足誰的需求,才能精準打入對方心坎,

重組訊息,用「框架快速切入主題

書中羅列八種框架,包含重點、清單、時間、空間、主題、議題、問題與課題框架。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要獲得訊息相較之下不難,反倒是大家的時間被許多事情分散,如果只是訊息給予者,到最後只會換來一句不耐煩的「重點呢?」因此要如何根據對方需求,將複雜訊息運用框架重組成「對方關心的重點」便顯重要。
注意到了嗎?是「對方關心的重點」。
因此,不論是運用數字三的法則;目的-關聯-效益;論點-理由-實例-重申;情境-衝擊-課題-對策等方式,都是一樣的狀況,大家對跟自身相關的事情,總是會有更多的關心,自然也比較會提起興趣。
運用框架的優點,是能夠最快速組織出合乎邏輯,且簡明扼要的論點。如果絞盡腦汁想出八點重點,與其拉拉雜雜講八點,是否能夠再將八點濃縮成三點?別人洋洋灑灑講了市場現況,你能夠層次分明從大格局逐漸限縮至重點,那麼就能與眾不同。

產出-運用鑽石結構表達重點

書中提到溝通的鑽石結構,為開場、內容、結尾。
開場可以運用故事、提問等讓人有興趣繼續下去;內容則是運用框架,讓表達的觀點明確、合乎邏輯;最後善用金句、總結等做結尾,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有收穫。
不過在這個篇章,讓西恩最有收穫的是,作者分享如何快速產出的秘訣。在於「優勢輸出」(PROS)模型中,把輸入放在重組過程後,也就是在釐清目的與對象的定位,也找到合適的邏輯框架後,再根據所需要的資訊輸入。
白話說,就是想辦法滿足誰的痛點。
在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後,反而好像成了閱讀的金箍咒一樣。總覺得如果沒能了解作者的原意,就不應該擅自做出相關評論,導致越想細讀;又或是在分享時,想要非常中立評論,最後產製出的文章,充其量像是「樹狀圖」,而非整理過的「全息圖」。
最後分享作者書中提到一句話。
光是產出內容還不夠,你還必須懂得創造價值。-劉奕酉
看書的目的是要讓自己從中獲益的,但如果能藉自己的分享,能夠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因而使更多人受益,那會更好。感恩《高產出的本事》打開了西恩的心結。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是卡內基的第一本書,有趣的是,西恩在看了一半後,才突然想到《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的英文書名會是什麼?沒想到翻到封面仔細看,發現卻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麼的樸實無華,可見翻譯書名的重要性。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這本書是西恩網路搜尋擔任主管書籍時,許多人推的書。總共分為「不必長得玉樹臨風」、「不必能言善道」、「別跟下屬喝酒」、「對任何事都要抱持懷疑態度」、「有時要試著暫時停下腳步」與「暴露弱點也無所謂」章節,用51項要點說明。 做決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確區分情況是「事實」還是下屬的「判斷」。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說話的藝術,絕對是職場上必修課程。尤其面對客戶,如果抱著「說服對方達成自己的目的」的心態,那就等於輸在起跑點上;又或是遇到家人朋友的不理性溝通,讓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再也沒有什麼比這更痛苦的事。
《讓鱷魚開口說人話》是卡內基的第一本書,有趣的是,西恩在看了一半後,才突然想到《讓鱷魚開口說人話》的英文書名會是什麼?沒想到翻到封面仔細看,發現卻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這麼的樸實無華,可見翻譯書名的重要性。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但覺得在集中看了幾本管理的書後,是該換個口味,於是也搭了便車看了這本書。 在公路上的被動情境,簡直我們當時所處人生階段的縮影,我們把自己置身一場迷你版的人生遊戲,學習接受未知,也試探彈性。李易安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這本書是西恩網路搜尋擔任主管書籍時,許多人推的書。總共分為「不必長得玉樹臨風」、「不必能言善道」、「別跟下屬喝酒」、「對任何事都要抱持懷疑態度」、「有時要試著暫時停下腳步」與「暴露弱點也無所謂」章節,用51項要點說明。 做決策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要明確區分情況是「事實」還是下屬的「判斷」。
談到數據調查,以往我們的認知可能是拜託別人做問卷,然後回收再進行量化處理。但在歷經一段這麼辛苦的歷程後,更糟糕的是,所獲得的數據可能也不是最貼近現實的。 因為別人沒有坦誠的動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提高自己的產出能力非常重要。劉奕酉的《高產出的本事》分享了三個關鍵的方法:善用鑽石結構、懂得優勢輸出和精準閱讀,讓你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Thumbnail
來到這邊創立帳號和發文,剛滿一個月了,開始意識到時間 很~有~限~呀~,想做的事有好多!畢竟除了本來的輸入、寫筆記心得輸出,也想要閱讀格友們文章與交流。因此該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兼顧自己的輸入與輸出,促使我找到了這本《高產出的本事》。
Thumbnail
《滾動內容複利》主要在講述如何創造長銷作品,內容是王道。文章介紹如何創作優良產品,初期最好是供人免費使用,掌握粉絲名單等策略。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告訴你製作工作計畫書的重要性,並從目標設定、資料蒐集到落實的要點,教導你如何訂出一份好的工作計畫書。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提高自己的產出能力非常重要。劉奕酉的《高產出的本事》分享了三個關鍵的方法:善用鑽石結構、懂得優勢輸出和精準閱讀,讓你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前期先針對整體流程模仿 可以快速理解一個主題如何拆解成不同的要素 快速取得一個學習的利基點 一個好的方式就是以完成專案為目的下去學習 為何要做Project Based的學習,而非一步一步完成課程? 因為直接做專案可以最快的碰到問題,知道自己還缺少哪方面的認知 人類無法用抽象的事物把事情
神速時短的第一階段是「開示 Output」。 開示階段聚焦的是, 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溝通之前, 我們應該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不斷的思考與表達,要Output, 才能把初步的想法精煉,得到更成熟的版本。 就拿寫作來說。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Thumbnail
來到這邊創立帳號和發文,剛滿一個月了,開始意識到時間 很~有~限~呀~,想做的事有好多!畢竟除了本來的輸入、寫筆記心得輸出,也想要閱讀格友們文章與交流。因此該如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兼顧自己的輸入與輸出,促使我找到了這本《高產出的本事》。
Thumbnail
《滾動內容複利》主要在講述如何創造長銷作品,內容是王道。文章介紹如何創作優良產品,初期最好是供人免費使用,掌握粉絲名單等策略。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