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分: ★★★★☆☆
內容重點
CODE
1.Capture 獲取:儲存引發共鳴
的資訊
2.Organize 組織:著眼於可操作性
- 把資訊分類組織,放進不同目標領域
PARA:
- Projects 專案:你的職涯或人生中正努力進行的短期任務
Area 領域:你想要逐步掌握的長期責任範圍
Resources 資源:未來可能有用途的題材或旨趣
Archives 檔案庫:來自其他三大類別的備而不用事項
3.Distill 萃取:找出精髓
- 沙裏淘金的功夫看似簡單,實則藏著創作過程的一切努力
- 新手常犯的做筆記錯誤:選取過多重點
- 應學習「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4.Express 表達:秀出你的成果
- 透過與人分享 / 幫助他人
- 必須
實踐
筆記重點:
構想總是會隨時間推移而快速地從我們的腦海淡出。
著手落實才能真正使你的想法堅持下去
。
你必須全力以赴,
把知識應用來解決實質的問題
。
我們都是經由
做實事來學習
。
原來我已打造第二大腦
這本書我很快讀完,因為發現作者的主張,正正是我已養成的筆記習慣。我的評分為4分,主因對非新手的我來說,作用不大。然而,此書適合尚未建立這種習慣的讀者,按著作者的建議,確實有助知識應用。
我的閱讀筆記撰寫流程,正正應用CODE:
Capture:在電子書畫線註記引發共鳴的句子,匯出到Notion閱讀筆記頁面
Organize:以Notion把各類知識、念頭放進不同文件夾,當中也包括PARA的各類專案領域
Distill:閱讀時以簡練文字把書中重點記在Notion,撰寫閱讀分享筆記時更為沙裏淘金,萃取精華
Express:通過閱讀筆記分享對書籍內容的認知與感悟
所以這便是我為何想以方格子撰寫詳細閱讀筆記,而非僅以IG圖文簡單點列。
寫作的過程有助我進一步思考,深化對好書的理解;
每一字的按彈,強化我實踐要點的決心。
我需要一個寧靜的整理、吸收、消化、輸出過程。
以下是我的Notion版面截圖,供大家參考:

各類資料庫


存放讀過的好文章,供有需要時重讀、應用或參考

資料庫:我的閱讀筆記

撰寫閱讀筆記分享時,打開Notion閱讀筆記頁面參考
你開始打造你的第二大腦了嗎?如沒,可參考我的建議:
- 找一個適合你的
資料庫平台/程式
(例如Notion/Evernote) - 建立
分類
- 把相關資料存放到
相應文件夾
- 有空時把重要/急切的資料
重讀,萃取精華寫下重點
- 通過
分享
再次強化萃取及實踐的過程 - 必須
應用所學
- 記住
備份
喔
什麼才是對我真正重要的事?
你的第二大腦如同鏡子一般,使你逐漸了解自己,
它切實地反映出你值得保存和付諸實踐的種種想法。
借助第二大腦系統,你能夠記得遠超越自身記憶能力的更多事情,
而且你的大腦將日漸和這個系統交織在一起。
我們必須牢記,我們要打造的不是完美無瑕的知識百科全書,
而是要建構有效的系統,而它同時、也必須成為我們日常生活
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理當偏好不完美、
但能在現實生活中用得上的系統。
從前,閱讀就只是讀過便算,再多的感動也隨時間淡去;
現在,閱讀是一個學習、深化觀念、學以致用的強效方法。
前提是,做好第二大腦的建設。
✨✨✨✨✨✨
如大家想在 ♡讀墨♡ 平台購買這本書,可考慮用我的
專屬推薦購書網址
我不推薦的書不會給購書網址
附上我製作的IG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