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撐起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日,《誌》傳媒發出文章,坦誠經營困難的局面。一年前,《誌》傳媒推出會員制,賭香港人對新聞、獨立記者的支持。撐了一年,開始撐不住了。
眼見《誌》一直以來的努力和成績,著實於心不忍,在此呼籲大家訂閱會員,一同撐起真相:https://hkfeature.com/joinus
告急文章的底下,有一些(自以為善意?)的反問留言,我覺得很悲哀。同樣算是文字人,很明白那種實在撐不下去、才會開口求救的痛苦。換來卻是聲聲質疑,好像把人當成白痴,以為對方沒有考慮過種種開源節流的因素。
有人說不要租辦公室了—人家會沒權衡過利弊得失嗎?獨媒也是長期赤字,怎麼不叫其他媒體也別租辦公室?哈
有人說這不安全那不安全 — 那就直接聯絡看看有甚麼方法吧。又,人家在做實體鋪的時候,怎麼不直接給現金?嘛
有人問怎麼不開Patreon — 創辦人關震海的patreon在這裡,誌的文章也有支持記者的途徑(Payme),謹列如下:
又,獨媒也有Patreon,願意支持一下讓他們的負擔少一些嗎?

《誌》開展訂閱制時,我就是會員了。前陣子推出升級版時,知道經營困難,也馬上加訂。這次嚴正告急,儘管能力有限,也少少貢獻了一千元。有時朋友會說覺得我有錢,可以做這麼多Patreon、訂閱會員。看到他們都在買甚麼衣服啊精品啊,全副身家都放在投機炒賣啊,難怪會沒錢了。會覺得支持香港的文化、精神價值,比起個人享樂更重要的我,大概很奇怪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158內容數
觀看電影後的所思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未來
可那又如何呢?我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存在於那個時空,卻無法證明存在的意義。當呼喊聲回復成熙來攘往的汽車聲,便是虛無。每一次我們都在輪迴,虛無、行動、復歸虛無,像西西弗斯。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對抗滾下來的石頭,不知何時才能脫離徒勞無功的命運。
每個關心香港、關心為信念奉上前程的人,會有內疚感是很自然的。要承認、正視、以至處理這份感覺,卻毫不簡單,尤如要觸碰到心底很敏感、脆弱的部分一樣。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我常常做同一個夢,一個被人追趕,必須逃跑的夢。有時遠遠望到,我就能謹慎地快步離開,幸運地逃脫了。有時以為自己已逃離了,一個閃身,就碰個正着。逃也好,逃不了也好,感覺都會殘留到夢醒。追趕我的那位是乾癟矮小的女性,是我的母親。 我想,我終於懂得如何跟恐懼共處了。
漫長又虛無的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年的終結與開展總讓人特別感概,然而21年卻是尤其難以整理、總結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感到悲傷、無力的事,心靈上難免感到很疲累,大家都辛苦了,很努力地撐過這一年了。 1. 講好香港的故事 2. 連結與承傳 3. 促進資源投放在值得支援的人手上
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未來
可那又如何呢?我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存在於那個時空,卻無法證明存在的意義。當呼喊聲回復成熙來攘往的汽車聲,便是虛無。每一次我們都在輪迴,虛無、行動、復歸虛無,像西西弗斯。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對抗滾下來的石頭,不知何時才能脫離徒勞無功的命運。
每個關心香港、關心為信念奉上前程的人,會有內疚感是很自然的。要承認、正視、以至處理這份感覺,卻毫不簡單,尤如要觸碰到心底很敏感、脆弱的部分一樣。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我常常做同一個夢,一個被人追趕,必須逃跑的夢。有時遠遠望到,我就能謹慎地快步離開,幸運地逃脫了。有時以為自己已逃離了,一個閃身,就碰個正着。逃也好,逃不了也好,感覺都會殘留到夢醒。追趕我的那位是乾癟矮小的女性,是我的母親。 我想,我終於懂得如何跟恐懼共處了。
漫長又虛無的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年的終結與開展總讓人特別感概,然而21年卻是尤其難以整理、總結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感到悲傷、無力的事,心靈上難免感到很疲累,大家都辛苦了,很努力地撐過這一年了。 1. 講好香港的故事 2. 連結與承傳 3. 促進資源投放在值得支援的人手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專家,其實是媒體人,他們報導的投資訊息是「讀者想看的」,如散戶大多已經上車做多時,這些媒體就會鼓勵做多,讓讀者看得很爽,當散戶一片偏空時,這些媒體就會報導許多負面新聞來安慰散戶,若不小心看走眼時,這些媒體就把責任怪到ㄚ扁。 當所有的弱手都持有時,高點就不遠了,這個觀察意義在台灣就是看成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從法律面出發,探討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報導疫情真相遭遇的困境及法律觀點。另外,節目也著重探討中國與臺灣公民記者的處境,以及公民記者在民主國家的問題,以及如何確保公民記者的新聞品質與倫理兼顧。
Thumbnail
#大誌雜誌 #116期 #封面人物綺拉奈特莉 #主題香港湯1862 #想到香港就難過 #請你們一定要撐過去 #thebigssuetaiwan [十一月號 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 我們的,香港與香港湯 / 今天下公車時摔了一跤,才驚覺已經19號,怎麼還沒發文宣
這件事情想了一陣子,當初開啟訂閱的初衷是強迫自己寫些東西,如果有人訂閱就給家扶做公益。 我想身為一個成功的財務自由者,財富應該都從市場去賺取,而非向粉絲收費,而且在公務員正式離職之後,在電腦前的時間可預期的會變短,要穩定持續的輸出文字反而對我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訂閱文章就更新到月底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
Thumbnail
蒐集情報是要成本的 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是有用處的 可以拿來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可以擴張人脈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 看針對什麼事情 只要運用得當 都能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認同? 蒐集情報 可以看出錢在哪裡 股市投資文章都是賭博 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專家,其實是媒體人,他們報導的投資訊息是「讀者想看的」,如散戶大多已經上車做多時,這些媒體就會鼓勵做多,讓讀者看得很爽,當散戶一片偏空時,這些媒體就會報導許多負面新聞來安慰散戶,若不小心看走眼時,這些媒體就把責任怪到ㄚ扁。 當所有的弱手都持有時,高點就不遠了,這個觀察意義在台灣就是看成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從法律面出發,探討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報導疫情真相遭遇的困境及法律觀點。另外,節目也著重探討中國與臺灣公民記者的處境,以及公民記者在民主國家的問題,以及如何確保公民記者的新聞品質與倫理兼顧。
Thumbnail
#大誌雜誌 #116期 #封面人物綺拉奈特莉 #主題香港湯1862 #想到香港就難過 #請你們一定要撐過去 #thebigssuetaiwan [十一月號 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 我們的,香港與香港湯 / 今天下公車時摔了一跤,才驚覺已經19號,怎麼還沒發文宣
這件事情想了一陣子,當初開啟訂閱的初衷是強迫自己寫些東西,如果有人訂閱就給家扶做公益。 我想身為一個成功的財務自由者,財富應該都從市場去賺取,而非向粉絲收費,而且在公務員正式離職之後,在電腦前的時間可預期的會變短,要穩定持續的輸出文字反而對我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訂閱文章就更新到月底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
Thumbnail
蒐集情報是要成本的 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是有用處的 可以拿來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可以擴張人脈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 看針對什麼事情 只要運用得當 都能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認同? 蒐集情報 可以看出錢在哪裡 股市投資文章都是賭博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