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對香港的好奇,掌握歷史真相話語權:讀《空白的一百年-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香港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記得中學時期的歷史科嗎?從小我就對歷史很有興趣,加上娛樂性十足的歷史電影、電視劇盛行,我總忍不住追看,繼而查證劇情的真確度。所以我也特別喜歡喜歡上歷史課,感覺就像了解過去的故事,令人趣味盎然。高中選科時,即使會大幅限制升讀大學的選擇,我也毅然選擇了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兩科。
可即使是如此喜歡歷史的我,對於香港歷史,卻是毫無興趣,甚至可以用厭惡來形容。在我讀書的時候,除了老師會花一節課憤憤不平地講述六四屠城和香港人的反應,以及只有一個段落左右的主權移交概略,中國歷史是不包含香港的。要讀香港歷史,就得在世界歷史的脈絡下理解。偏偏課本上講的是麥理浩改革、選舉制度、功能組別等等艱澀又無趣的事情,沒有故事性可言,自然讓我討厭香港歷史的部分起來。
事後我才知道,功能組別是比較罕見的制度,算是香港政制的特徵之一。要是有人這樣講的話,我大概會對香港歷史和政制有更大興趣吧?可惜的是,老師似乎也對香港歷史不感興趣,照本宣科就了事。潛移默化之下,我開始有種認識世界歷史就會高人一等的自豪感,至於香港史嘛,就算我成了專家,又有誰會想知道呢?
要不是雨傘革命及反送中抗爭的啟蒙,鼓勵我們多認識本土文化歷史,我還會抱着這個無知的錯覺。有賴Last Minute 香城史港識多史WatershedMovistory等努力守護和推廣香港歷史的團體,才發覺香港歷史的豐富和趣味比其他國度毫不遜色,大大擴闊課本以外的想像空間。《空白的一百年—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香港歷史》正是這麼一本著作,淺白生動地還原1841-1941年間,開埠到香港保衛戰的歷史。
開埠之初,香港不過是民智未開、官黑勾結的黑暗之城,似乎讓人提不起興致去認識更多。但作為女皇故事的愛好者,命名香港島為維多利亞城的決定,是我最喜愛的部分之一。港島成為女皇城正值維多利亞女皇即位初期,社會上下都期待着變化,命名為維多利亞城猶如回應着新風,某程度上也顯示出對香港的期待和承諾——誰想侮辱女皇之名呢?
無奈的是,學校教育抹去了我們對香港的好奇,隱沒了珍貴的歷史刻記。能跟上維多利亞時期的輝煌發展,是香港的福氣,就更應憶記維多利亞城的風韻。書中引述《線下導賞:屢見仍鮮的香港古蹟》,值得我們反思:
「無可否認,我們缺乏的是歷史感,對身邊的建築和歷史不如其他地區的人耳熟能詳。而在今日的香港,就算是位處同一個社區的建築,我們或許亦說不清當中的故事和歷史。」
港人習慣讚歎外國的一切新奇事物,殊不知香城早已埋藏着毫不遜色的美好。乘着鎖國持續的清零政策,我們也不妨發掘周遭的歷史故事吧。
另一個讓我感概甚深的部分,則講述了機會主義的香港根底性格。隨着英國佔領香港,銳意發展香港成遠東商業基地,就吸引了大批附近的華人,甚至海外華僑前來掘金。彈丸之地的香港要如何容納如此多的外來人口?自然就造成樓價高企、地產商掌握香港命脈的現象。
這些地產商和資本家雖說是華人,理應跟其他港人一樣「同聲同氣」,抵抗英人的「不公平待遇」才是。可惜人性往往是黑暗的,為求利益,甚麼同胞情誼都可以輕易放棄。以1887年推行改善房屋衛生情況為例,原來當時華人住宅旁邊沒有家廁,必須到公廁解決大小二便,港英政府便建議改良房屋,每戶須設有家廁、廚房和排污設施。華商卻群起抗議,辯稱加建家廁會壓縮居住空間,又違反華人習性。最終公共衛生條例被迫大幅修改,刪除家廁等要求,以滿足華商利益。嘴裡說是為了同胞,身體卻很誠實地服務自己,唯利是圖的商人性格,仍能在許多港人或華人身上看見。無奈許多人仍習慣偏頗大財團、資本家,將他們奉作精英和權威,即使飽受剝削亦自欺欺人,拱手相讓自主權。
空白的一百年以香港保衛戰作結。1941年12月8日,日軍襲擊香港,香港保衛戰掀開序幕。儘管戰前港英政府已積極備戰,爭取英軍及加拿大軍支援,並加緊訓練華籍英兵,但在武力懸殊下,香港淪陷只是時間問題。即使如此,不阻軍人守護香港的決心。開戰數日,日軍勸降不斷,更炮轟總督府附近和維多利亞城住宅區,期望英軍早日放棄。儘管兵敗如山,英軍始終不肯放棄,明知難逃敗戰,卻一次又一次奮勇抗敵,抗爭到最後一刻。看到這裏,一方面為死難者難過、不齒戰爭暴行,另一方面亦慨嘆他日發生戰爭,誰又會真心捍衛香港?我們有決心善用生命和才智,守護好寶貴的我城嗎?
香港本來不過是個小漁港,歷史的際遇下,幸運地發展成世上前端的大城市。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港英政府當年仿效倫敦的模樣,建立出不相伯仲的香港,值得我們感激和慶幸。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加有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的必要。作為認識香港的入門書,《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自己的未來。

讓我們在暗夜中互相守望,彼此送光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喝一杯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158內容數
觀看電影後的所思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那又如何呢?我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存在於那個時空,卻無法證明存在的意義。當呼喊聲回復成熙來攘往的汽車聲,便是虛無。每一次我們都在輪迴,虛無、行動、復歸虛無,像西西弗斯。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對抗滾下來的石頭,不知何時才能脫離徒勞無功的命運。
每個關心香港、關心為信念奉上前程的人,會有內疚感是很自然的。要承認、正視、以至處理這份感覺,卻毫不簡單,尤如要觸碰到心底很敏感、脆弱的部分一樣。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我常常做同一個夢,一個被人追趕,必須逃跑的夢。有時遠遠望到,我就能謹慎地快步離開,幸運地逃脫了。有時以為自己已逃離了,一個閃身,就碰個正着。逃也好,逃不了也好,感覺都會殘留到夢醒。追趕我的那位是乾癟矮小的女性,是我的母親。 我想,我終於懂得如何跟恐懼共處了。
漫長又虛無的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年的終結與開展總讓人特別感概,然而21年卻是尤其難以整理、總結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感到悲傷、無力的事,心靈上難免感到很疲累,大家都辛苦了,很努力地撐過這一年了。 1. 講好香港的故事 2. 連結與承傳 3. 促進資源投放在值得支援的人手上
每個月的最後一天,街道上明顯增多的神情空洞的爪牙,都提醒着我們,2019年8月31日在太子地鐵站發生的無差別襲擊。伏在地上被壓頸拖行、血流披面的臉容、跪下哀求的市民的身姿,明明沒有刻意去記憶,卻已無法忘記,那些反人類的罪業。畫面仍然鮮明,仍然憤甚至恨,但這回我想訴說的不是情緒,不是過去,而是屬於我們
可那又如何呢?我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存在於那個時空,卻無法證明存在的意義。當呼喊聲回復成熙來攘往的汽車聲,便是虛無。每一次我們都在輪迴,虛無、行動、復歸虛無,像西西弗斯。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對抗滾下來的石頭,不知何時才能脫離徒勞無功的命運。
每個關心香港、關心為信念奉上前程的人,會有內疚感是很自然的。要承認、正視、以至處理這份感覺,卻毫不簡單,尤如要觸碰到心底很敏感、脆弱的部分一樣。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我常常做同一個夢,一個被人追趕,必須逃跑的夢。有時遠遠望到,我就能謹慎地快步離開,幸運地逃脫了。有時以為自己已逃離了,一個閃身,就碰個正着。逃也好,逃不了也好,感覺都會殘留到夢醒。追趕我的那位是乾癟矮小的女性,是我的母親。 我想,我終於懂得如何跟恐懼共處了。
漫長又虛無的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年的終結與開展總讓人特別感概,然而21年卻是尤其難以整理、總結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感到悲傷、無力的事,心靈上難免感到很疲累,大家都辛苦了,很努力地撐過這一年了。 1. 講好香港的故事 2. 連結與承傳 3. 促進資源投放在值得支援的人手上
每個月的最後一天,街道上明顯增多的神情空洞的爪牙,都提醒着我們,2019年8月31日在太子地鐵站發生的無差別襲擊。伏在地上被壓頸拖行、血流披面的臉容、跪下哀求的市民的身姿,明明沒有刻意去記憶,卻已無法忘記,那些反人類的罪業。畫面仍然鮮明,仍然憤甚至恨,但這回我想訴說的不是情緒,不是過去,而是屬於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