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傅鈺鈞.攝影/傅鈺鈞.照片提供/任源義
讓我們回到1960-1980年代,新竹許多家庭正為增加收入絞盡腦汁。當時面臨產業轉型,由農業逐漸轉往輕工業社會,許多家庭的經濟多仰賴農產品外銷,或在勞力密集型的工廠打拼;分工上則由男性外出掙錢,女性負責打理家務和撫育小孩,收入並不富裕。
因此,許多媽媽會接下工廠的雜工補貼家用,像是裁縫、組裝塑膠花與聖誕燈泡,即是家庭代工。特別的是,當你和五、六年級的新竹人聊起「客廳即工廠」的代工年代,他們幾乎都會提及聖誕燈泡,抑或是有參與聖誕燈泡製作的經驗,究竟原因為何?主要與新竹特有的玻璃產業相關!
一顆顆五光十色的聖誕燈泡,曾是新竹玻璃工業熱銷全球的產品。新竹的土地蘊藏著豐富的玻璃原料矽砂與天然氣,在日治時期政府導入玻璃製作技術的推波助瀾下,1950年代的新竹,躍為台灣玻璃工業重鎮。到了1960-1970年代,新竹玻璃產業恰好趕上台灣工業出口導向的熱潮,推出符合西方節慶的商品——聖誕燈泡,沒想到大受歡迎,一張張的聖誕燈飾訂單從國外湧進台灣。
當時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許多新竹玻璃工廠的學徒或受雇者紛紛自立門戶接單,由於聖誕燈飾的製作需經歷16道繁複的步驟,因此工廠依賴大量的人力維持產量,於是將部分加工性質的工作外包給新竹的家庭主婦們代工,新竹逐漸成為台灣聖誕燈泡工廠的大本營。1970-1980年間,台灣外銷出口的聖誕燈飾,佔全球市場的九成,使台灣成為全世界生產聖誕燈泡最多的國家,有著「聖誕燈泡王國」的盛名。
新竹地區家家戶戶都在做聖誕燈飾是當時的日常,而家庭主婦則是最大的生力軍。他們時常在家中客廳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裝聖誕燈,抑或到鄰居好友的屋前邊做邊聊;偶爾也為了要趕在時間內交貨,而動員全家忙碌到天明。每天不分日夜的奔波勞動,只為了幫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做聖誕燈泡最挑戰的是,花時間、耗眼力、錢不多,以製作燈泡(閩南語:穿珠子)舉例,將玻璃燈蕊穿進燈泡殼中,完成1000個裝一袋,需耗時2-3小時完成,每袋工資才2塊;若再將完成的燈泡,插在燈泡串的燈座上(閩南語:插珠子),可再多賺每串1塊的工資。因此,許多媽媽會自行發明輔助工具,來加快生產速度,結合木製裁縫線軸及原子筆筆管,作為「插珠子」的握把,又或是擔任與聖誕泡工廠洽談的窗口,負責整理、統計鄰近區域完成的燈泡成品數量,只求多賺點補貼家用,突顯當時女性的聰慧及韌性。
那個年代,親子陪伴「閃閃發亮」,新竹媽媽們慢不下來的雙手,使許多家庭的經濟獲得改善,孩子也因有了額外收入,順利完成學業。聖誕燈泡串起了那段辛苦持家的日子,抑道出上個世代新竹媽媽的育兒圖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