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原來是醬】深入解析「產品創新」:從使用者族群與情境找出切入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商原來是醬》本集專訪身為創業者的崔德昕,崔德昕用過去的實戰經驗,深入解析「產品創新」的 Know-How 以及創業心法給你聽!
EP86|從使用者情境與族群找出差異!產品創新也能簡單上手
崔德昕,現在是 Jobalaya 共同創辦人,也會到新創公司擔任顧問與企業講師,同時也是滑雪教練。過去致力於軟體平台的類型的創新提案,也在 2020 年在 Hahow 好學校開設產品創新課程。在這集的 Podcast 節目中,用自身的實戰經驗,深入跟讀者分析產品創新是什麼、怎麼做?並帶你了解使用者情境,從中找到屬於你的產品切入點!

產品創新的起點:觸發點( Trigger )

所謂的觸發點,就是你在做產品創新之前,所發現到的問題或點子。這個觸發點( Trigger )在產品創新中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你進行產品創新的動機。
整個產品研發的流程被分為兩大塊,第一部分是:Find the right problem,需要先確認這個觸發點所代表的問題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要找到對的問題去切入。想想使用者到底是怎麼想的、碰到這個情境時人們的行為是什麼?第二部分是:Find the right solution,從上一部份的情境觀察,去找到可落實的產品點子,並用各種方式進行驗證。
至於觸發點要怎麼找呢?其實點子處處是,但是之所以不好找的最大主因就是我們都太習慣現在的狀態,就不容易會進一步思考是否有改進空間。所以研發產品的起點是懷疑:這個東西為什麼會這樣?還有沒有可以修改的空間?崔德昕分享自己的小撇步,他會切割不同情境、不同使用者族群,再去反思:「目前的解法已經足夠好了嗎?」

從天馬行空的點子到有用的切入點

「所謂的好點子,很有可能一半的人覺得這個很好、另一半的人覺得很糟!」
因此要如何從點子到切入點呢?下一步就是「了解使用者」,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做訪談與市場觀察。質性研究可以了解行為本身與背後的原因,量化研究則適合用來分析行為趨勢與斷點。要真正了解使用者需求,就要先理解「需求」其實被分為不同層次,如同冰山,浮出水面顯而易見的部分是「想要」( Want ),真正被埋藏的下半部分的「需要」( Need )才是真正需要被挖掘的。所以從使用者身上得到「想要」時,通常已經偏向解答,而真正的「需要」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且符合動機、行為脈絡,與更加接近使用者本質的聲音。
Steve Jobs 曾說過「不要在乎人們講什麼」,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福特,當他問人們想要什麼?人們告訴他「想要更快的馬」,而這個答案已經偏向解答,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人們沒有說出來的事情,其實是人們「需要一個更容易、更快速可以到達目的地的方式」。因此崔德昕透過深度訪談,來了解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中的行為決策。
所謂的產品創新就是「想辦法用可行的形式來解決現有的問題,進而幫助企業競爭力」。創意與創新最大的差別在於創新應該具備「目標導向」的思維。從崔德昕過往在新創公司擔任顧問的經驗中,發現做產品創新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僅從單一角度切入;但實際在進入創業環節時,還要加入市場脈絡與變化、組織資源與問題各個層面的考量。而天馬行空只適用於前期發展階段,用來想新點子,但不能作為支撐整個操作過程的態度。整個產品創新的過程需要面對許多未知與不確定性,所以重點在於把創新變成「如何降低不確定性風險的過程」,同時想辦法將點子進行驗證,觀察市場中有沒有一個使用情境可以跟這個點子相符合。如此一來,天馬行空的點子就能夠轉變成有用的切入點。

帶你掌握產品創新心法

每個創新案例都有它獨特的進程,產品創新後需要為產品定調,這個被稱為「產品定位」。產品定位就像公司的指北針,是做產品的核心基礎與原則。清楚產品定位,可以讓你在延伸產品的時候,有一個很清楚的優先順序考量,要想辦法做出跟競品的區隔,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出不一樣」。
被問到在創新案例中通常是先有產品,還是先有使用者時,崔德昕想起曾經有一個案例是某間電影製片公司不走傳統製片公司的慣例,捨棄高規格、高成本,也不追求打造沈浸式電影體驗,反而找到一個新的切入點:用極低的成本,做出極爛、口碑極差的電影,但是卻可以讓每一部電影都賺錢。這是因為這種完全搞笑型的爛片,會透過群眾一起同樂、吐槽,達到讓大家放鬆身心的效果。所以以結果來說,這是一間很成功的製片公司。所以要說是產品先決,還是使用者先決呢?崔德昕認為兩者都要兼顧且相輔相成的。
身為滑雪教練的崔德昕說到,其實滑雪與創業狀態是很相像的。滑雪很違反直覺,越要滑得好就越要違反直覺。滑雪時,當你越害怕速度,就越容易失敗。而做產品創新也是這樣,當你越害怕失敗、不敢嘗試,就越不容易成功,兩者都代表著克服心理恐懼的過程。
  • 本文由【林克威】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 本集帶大家了解產品創新的方法,歡迎點擊收聽完整節目 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OnKKBOX
  • 【電商原來是醬】Podcast,用有趣的電商小知識,或電商界的專家訪談,並以最輕鬆的方式和你們分享電商這個產業

本節目由專業 Podcast 製播團隊【聲歷其境】協助製作,你想開始經營自己的 Podcast 節目,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嗎?
👉歡迎你聯繫最專業的 Podcast 製播團隊【聲歷其境】: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
🔎更多Podcast製作內容與最新消息,歡迎追蹤【聲歷其境】的 Instagram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後疫情時代,迎來了全人類的防疫新生活。生活常常可見的熱顯像儀也在台灣的醫療展展出了,《克萊兒的展覽意想世界》邀請到展場守門人 Albert,帶來詳細的展覽主題、資訊、商品以及理念。
自媒體時代下,網紅行銷已經成為廣告新寵兒,網紅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幫你說話,更容易讓人買單。《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與電商密切合作的網紅發案中心——車庫一姊,帶你深入了解網紅發案的實況!
走進展覽,看見一個從未見過的攤位:《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在 2021 年 Medical TW 醫療展開設 Live Podcast,專訪醫療展現場來賓。本集邀請到醫療耗材領導品牌—— CSD 中衛的營運長張德成,聊聊口罩、醫療展資訊與 Podcast 新形式。
前台大醫院感染科孔醫師,同時也是日本自助旅行部落客林氏璧,看似違和的兩個身份,卻因為對於自媒體經營的熱情,巧妙融合在一起!來看看林氏璧在《創作者說》節目中,分享自身在自媒體浪潮中的探索、轉型與堅持。
在這個數位媒體時代,各大品牌與電商無不爭相獲取注意力。如果有一個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自動化行銷的工具該有多好?禾多移動科技創媒聽到了!Podcast 節目《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創辦人林志堯 Wing 來到現場,談談什麼是推薦引擎,如何自帶流量?
從名偵探柯南的麻醉手錶到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早餐店奶茶(地表最強瀉藥)到這次疫苗該怎麼打?Podcast《創作者說》專訪知識型 YouTube 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一起學習趣味醫學知識!
後疫情時代,迎來了全人類的防疫新生活。生活常常可見的熱顯像儀也在台灣的醫療展展出了,《克萊兒的展覽意想世界》邀請到展場守門人 Albert,帶來詳細的展覽主題、資訊、商品以及理念。
自媒體時代下,網紅行銷已經成為廣告新寵兒,網紅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幫你說話,更容易讓人買單。《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與電商密切合作的網紅發案中心——車庫一姊,帶你深入了解網紅發案的實況!
走進展覽,看見一個從未見過的攤位:《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在 2021 年 Medical TW 醫療展開設 Live Podcast,專訪醫療展現場來賓。本集邀請到醫療耗材領導品牌—— CSD 中衛的營運長張德成,聊聊口罩、醫療展資訊與 Podcast 新形式。
前台大醫院感染科孔醫師,同時也是日本自助旅行部落客林氏璧,看似違和的兩個身份,卻因為對於自媒體經營的熱情,巧妙融合在一起!來看看林氏璧在《創作者說》節目中,分享自身在自媒體浪潮中的探索、轉型與堅持。
在這個數位媒體時代,各大品牌與電商無不爭相獲取注意力。如果有一個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自動化行銷的工具該有多好?禾多移動科技創媒聽到了!Podcast 節目《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創辦人林志堯 Wing 來到現場,談談什麼是推薦引擎,如何自帶流量?
從名偵探柯南的麻醉手錶到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早餐店奶茶(地表最強瀉藥)到這次疫苗該怎麼打?Podcast《創作者說》專訪知識型 YouTube 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一起學習趣味醫學知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新過程中常見的試錯法,並介紹了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的「用途理論」。這個理論強調在產品開發中,企業應該聚焦於理解顧客的用途,而非僅僅依賴於市場測試和數據分析。顧客服務體驗同樣重要,讓企業不再一味追求產品效率,而是建構能滿足顧客需求的組織。該理論適合所有追求創新的企業與策略領導者。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產品製作的核心因素有三個重點,分別為:使用者(誰在用)、需求(為什麼用)、場景(在哪裡用)。這些因素對於任何產品的成功都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新過程中常見的試錯法,並介紹了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提出的「用途理論」。這個理論強調在產品開發中,企業應該聚焦於理解顧客的用途,而非僅僅依賴於市場測試和數據分析。顧客服務體驗同樣重要,讓企業不再一味追求產品效率,而是建構能滿足顧客需求的組織。該理論適合所有追求創新的企業與策略領導者。
Thumbnail
想要文章有人看,想想做產品時怎麼發想的。 以產品思維比喻,作者開了一家店(公眾號),店裡陳列各式產品(不同觀點的文章),而賣點是擊中讀者的痛點,引起情感共鳴。商業行銷上說「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道理不約而同。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產品製作的核心因素有三個重點,分別為:使用者(誰在用)、需求(為什麼用)、場景(在哪裡用)。這些因素對於任何產品的成功都是相當重要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