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4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72無相有想即清淨,有相有想乃執著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農曆年五月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你們光量寺的大殿,現在已經蓋好了,目前的臨時大殿,有沒有計劃要作什麼用途?現在有分配,輪流執事嗎?多久輪一次呢?
學員答:常住十天輪一次。
院長問:那糾察師呢?
學員答:由同學輪流擔任。
院長又問:多久輪一次?
學員答:也是十天輪一次。
院長開示: 哪有糾察師十天輪一次的,那要怎麼當糾察?大家要知道,擔任糾察一定要對同學付出關心,關心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知道學員的缺點;能認識他,才能輔導他。因為糾察的責任,是觀察住眾的行為或思想,若有偏差就要糾正,糾正是輔導,不是在管教他人,所以語氣要調柔,不令大眾起煩惱。
所以當糾察的人,至少也要半年的時間來觀察了解才行,而且擔當糾察的人,自己的德行、威儀,一定要能夠讓大家信服才好,一定要先明白這個執事的責任範圍是什麼?再來決定人選及任期的長短,這樣比較恰當。
例如:你是庫頭,當庫頭就要準備食物給大寮的人煮,若大寮缺乏什麼,如油、米等,庫頭就要負責向常住(食物屬齋款)申請,但是現在大都沒有按照這樣的次第在做,大多都是由料理大寮的人自己安排,這樣就失去這個職位的真正意義了。
古代大陸叢林的執事分配,其執責的範圍是條理分明的,凡是這個執事範圍,該屬於誰的責任,是哪個人應該負責的,就要確實去執行。你若未盡全責,或有遺漏、缺憾,就要在大眾中出來懺悔。假若人事糾紛處理不當,或是讓物品壞掉,執事人員就要出來懺悔,賠償常住以示負責,不然因果是很嚴重的。
而每一項執事任命,都是要經過僧團羯摩法任命的,可見其所肩負的責任是何等的重要,二則是藉著事項上的因緣訓練僧眾,處理僧團的事務與方法;然實際上是在調柔我們人事應對的態度,與戒律的實際操作,這對僧團的運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
然而時代變遷,現在的執事任命,大多是掛名不做事,拿著執事做人情,僧團的倫理就這樣地漸漸沉沒了,阿彌陀佛!
學員問:
請示院長!現在我們要去參加淨律寺女眾佛七,淨律學苑那個地方,是否要先結大界?
院長開示:
你們就晚上回去光量寺休息,隔天明相未出前,不要來參加早課,以免破夏。佛七期間應該是要萬緣放下一心念、聽、拜佛才是,而結大界是為了做羯摩法事,佛七期間你們要做什麼法呢?假若佛七期間結大界,在圓滿後,還要解大界,有這個必要嗎?
學員問:
那要通勤式往返嗎?
院長開示:
對啊!否則你們變成結夏期間,要請假去淨律學苑住,就要結界做羯磨法。(而比丘尼只有七日法而已;一個月假,是限比丘。)一般有僧事,請假都要大眾師做羯磨法才可以出去。現在又是結夏,我看通勤式往返可以為你們,避免掉一些很微細的戒條不是很好嗎?
你們現在的住處都有結界,這是一個僧團應有的行持,但你們現在暫住在居士家,僧數又不足的情形下,那有辦法結界嗎?結一個界的意義與方法是甚麼你們要清楚明白才好。哪能那麼隨便呢?對麼!你們現在剛開始學戒,應該要好好的研讀、背誦戒條,了解戒相的開遮,這是修行的基礎,非常重要的。
《觀無量壽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怎樣才是佛?若我們要出去辦事,就要看一下我們的長衫、僧袋、三衣威儀是否具足,我們的威儀莊嚴就是佛菩薩清淨的表相,然而時下大多沒有把莊嚴這件事放在心上,短掛,背包,拖鞋隨便拖著就出門那是非常不對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在這一點一滴中成就的。
佛陀當初制戒,是為防止我們身口意三業的放逸。譬如你回到俗家,家人在用晚餐,你不能說:家人要你用你就跟著用。要知道我們出家修行四威儀是以戒為師,家人要你用藥石,開遮重點在藥石對你的身體,是需要還是不需要?你看!當初印光祖師,他到晚年體弱時,晚上需要用藥石一碗粥,一個饅頭,來滋養色身。
慈舟老和尚說:印光祖師,晚上用藥石沒有關係,因為他老人家的身體,確實有需要,他的胃必須放一點食物,要不然胃會痛;這個是為了調養身體,並不是他的(心)貪念想要吃東西就吃東西。
印光祖師有調心,他並不是「貪」,因為若身心不調,則無法續佛慧命,是老人家的色身有障礙,這在戒律上而言,病因緣是開許服用藥石的。所以你們要看你自己的身體狀況,當下需要不需要用藥石?你不要一直執著在事相上打轉,要先了解戒相緣起法,這樣才是學戒是不是?就像你的房間裡有一條毒蛇,你要趕快請牠出去,還是要跟牠共住等居士來發心呢?
戒是戒我們自己,千萬不要拿戒去衡量別人。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的心裡,動的是哪一種念頭?所以,我們最好也不必要去起這個心、或者是動這個念頭,不要有分別心,才不會阻礙自己。
因此我們修行一定要精進關照好自己,例如說「無相有想」。這個「無相有想」就是「清淨」。假如你是「有相有想」,那你「有相」,就會變成「執著」;但若都沒有「想」,那就沒有智慧,變成死的了。染識成業,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修行必須要依佛的教理,來啟發我們的身口意三業。由教理來啟發身口意三業就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這樣才叫作「妙」。有「妙理」居心的時候,因緣好事要多做、該做的時候要做,做完了,有事就變沒事,這就是《般若心經》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真空妙有。
學員問:
院長!為什麼「無相」?又要「有想」呢?
院長開示:
「無相有想」:「無相」是不取相狀,是要離相。若是「無想」則無法愍念眾生的苦,那又怎麼會生起大悲心呢?若是沒有菩薩的大悲心,要如何拔眾生的苦?要如何去幫助他人?就是因為我們「有想」,才能感念到眾生的苦,才會生起智慧,想辦法扶助他。當下的契機,應機施法,這就叫作「妙覺性」。
相反的,假若眾生遇到苦難,你有大悲心想要救助他,但因不懂得觀機施教,不能「應病與藥」,就無法相應。例如:有一個人,他現在的困難是心結打不開,並不是缺錢,你説:「我拿錢濟助你。」他回答說:「我並不缺錢,我所欠缺的,是鼓勵與開導,並解開心中的迷惑,而不是金錢的資助。」
又如另一個人,正貧困飢餓交加,需要金錢和麵包的資助,我們卻一直跟他講道理。他說:「我已經餓得要死了,正需要金錢買食物來填飽肚子,你講那麼多道理,我的肚子也不會飽啊!」
總之,若不能對症下藥,就無法相應、就是落空。我們要能「自覺覺他」,感受他人的苦,才能達到濟助拔苦的目的。所以「有想」的「有」,是道理明白之後,心中無罣礙,「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心無罣礙,就是解脫」,就是空啊!怎麼會不空?那是真空,不是偏空。因為明白事理就無罣礙,即是「理事無礙」,無罣礙就無相,無相就是空,所以才說「真空妙有」。
這功夫是要從平時的人士應對中慢慢磨練來的。若都沒有做事,你怎麼能夠有(覺性)呢?而這個覺性貫穿人事因緣。若無法歷事練心,當然也就無法「吃苦了苦」,你有感覺到那個苦的當下,才是真正的福報;沒有福報的人聽不下善知識的規勸,亦無從得知自己的不足,若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以及缺點,將成為「所知障」,自己障礙自己。以旁人的觀點來看,即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古代的修行人,常請師長或長老多指導,多給自己工作機會,藉以磨練身心,若有錯誤或不圓滿時,亦能接受師長的教導。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即使是思想行為有不如法的地方,善知識好意提醒他,他反而不以為然,或是覺得對方很奇怪,愛管閒事,都不知謙虛與感恩。這等人即是「貢高我慢,法水不入」,亦是無福報之人。
佛教團體常有組團拜山,也就是「朝山」。而且很多人都很熱衷於朝山,朝山是什麼?大家知道朝山的意義嗎?所謂朝拜山,是將我們高高在上,自大自傲的心性、氣勢,轉到最低最低啦!如此是培養謙恭、感恩的品格及調伏我慢心,這不只是我們學佛修行之基礎,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學員問:
院長!朝山的意義,主要是調我們這念心嗎?
院長開示:
對啊!我們朝山,是將自己臣服於山的腳下。所以朝山主要的涵義,也就是在降伏我們這一念心,在轉我們的心念啊!
學員問:
請問院長!這次兒童八關齋戒的課程,有關吃素、放生及八戒的意義,要說明嗎?
院長開示:
關於兒童八關齋戒的課程,吃素跟放生不列入講課的題目,可以在晚課後由老師說明,並印一張問答的資料,讓小菩薩他們自己去發揮。講到八戒,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有六個時辰。你們知道嗎?我們這裏是十二個時辰,叫做二六時中;印度只有六時辰,每一個時辰相當於四個鐘頭,四乘以六,二十四小時。我們中國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
關於過午,你要怎麼說?我們中國是以十一點到十二點,時過日中後就算過午,而在印度有六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四個小時,從早上十點鐘到下午兩點算一個時辰,那我問你們以印度的來說,過午的界線,要怎麼分才算過午呢?當然也是依時過日中為標準。註《行事鈔》:「律(僧祇律)云,時者明相出,乃至日中;按此時為法,四天下亦爾。非時者,從日中乃至明相未出。僧祇,日正中時,名時非時,若食得吉;時過如一瞬、一髮,食得提。」)
若以印度和台灣的時差,我們應該要如何去融通呢?在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二十三云:「至日中;按此時為法,四天下亦爾。」也就是說,你今天要到印度,用餐時就須依照印度的日中時間;如果是當日來回住宿在台灣,則用台灣時間。現在科技物質都很方便,我們了解戒法持戒也很便利。飛機上對照一下印度的日中時間,就知道什麼時候該用餐了,是不是?
例如:今天常住的工程中,某些人為了混水泥(台語抹平的意思),混到中午十二點半,結果午齋來不及用,那過午後還可以吃嗎?或是不可以吃呢?若是不可以吃,那下午還有體力工作嗎?若是可以吃,過午用齋是犯戒,那要怎麼取捨呢?到居士家或是外面吃呢?阿彌陀佛!
我們若是因為錯過了時間,而特地出去吃或應供,齋主看到師父來了,馬上料理煮得很好,菜色也很豐富可口,時至十二點半才開飯,這樣當然也是犯戒,因為這樣是隨便,過失更是嚴重,我們要知道:方便與隨便是不一樣的。
例如今天遇到灌水泥,正好水泥車來了兩輛,你不能因為現在午齋時刻到了,要灌水泥工作暫時停下來,大家休息先去吃飯,讓兩輛水泥車停在那邊空等,等大家用齋完畢再來操作灌水泥,這樣對嗎?這都是你站在自己的立場所產生的想法,所衍生出來的理由,你用齋的時間,與司機和師傅用午飯的時間是不同的。
所以,我們出家人平時就要教導在家居士「如法護持師父的戒律」,若十點半到了師父們要準備過堂用齋了,居士自然會接手你的工作,護持你趕快去用餐。
前面兩台水泥車的例子中,你的心若是想:「我如果沒有準時用齋就會犯戒。」這樣就是沒有顧慮到水泥公司的立場。他們公司的水泥車被你拖延了時間,這家水泥公司,就只做你們的生意,出你們的貨就好了嗎?其他工地就無法出貨了!
公司的營運,本來是預算每一輛水泥車要跑三趟工程,卻因為你暫停工程的原故,迫使時間被延誤,這樣水泥公司不倒閉也要倒閉啊!如果那家水泥公司倒閉了,這與你拖延他們的時間,而導致公司經營不善,是不是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共業關係呢?
這個責任要歸屬誰呢?你不能說:「沒辦法啊!我們的戒律就是這樣啊!」我們學佛修行是要講究因果的,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角度思惟事情,溝通世事,如法的教導居士護持戒律,如此才是圓融、圓滿,自立利他。所謂戒定生智慧,就是要這樣在事項上磨練,才是真功夫。
因此才說我們要「知恩圖報」啦!你修行是要積聚、保存你的本錢。那麼本錢是什麼?就是不生不滅的資糧。現在舉一個世間法來說,例如今天你拿出一百萬來當資金,但你不會經營,不能如法的運作,你連保本都會有問題,又怎麼能賺錢呢?我們修行也是一樣,常說要回歸自性,假若你不明白這個因,那你要怎樣回歸自性?所謂「淨」,一切回歸到一念清淨就沒有事了。
正如水澄清就明,那水要怎樣才能澄清?要保持不動,不可以攪動它。譬如你從河裏把水提回來,要等到它完全靜止時,水才能澄清,尤其當你剛將水倒入水缸的時候,水會產生波浪,要等它達到完全靜止,這中間前後要等多久水才不再晃動?表面的大波浪要停止是很快,但表層下的水還是會晃動的,這晃動要達到完全不動,需要多久的時間?
學員問:
院長!這時候我們要怎樣訓練自己?
院長開示:
嗯!這時候要有忍辱力和精進力。你若沒有忍辱力和精進力的精神,那當然就像水一樣,沒有辦法完全停止下來。不只是說一般人要有忍辱力和精進力,過去祖師之所以能夠成就,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過相當的人事研磨,有理無理、順境逆境的試煉,才能有這樣成就的。你們看看,那一位沒有受過磨練就成就的,對麼!
藏傳佛教裡有大成就的,如密勒日巴也是受其師,馬爾巴的嚴格磨練教育,並遵守上師的教導,不為衣食名利,自己一個人到深山修行。那種艱苦修行的生活日子,其心腹弟子惹瓊巴曾問道:「上師老人家,您是怎樣修苦行的?是在什麼地方修行的呀?」尊者說:「我首先至護馬崖窟修苦行,沒有糧食,就以崖窟前的蕁蔴度日,繼續修行下去,最後身體只剩下一副骨架,頭髮和毛孔因為吃蕁麻的緣故也都變成了綠色,使人看得人鬼無法分辨。還是堅守上師馬爾巴的訓示,住在無人的深山中,棄絕一切今生的希望和念頭,專心勤苦修行,得即生成佛,究竟利己利他。」
尤其在晚年送行、衛地法師、岡波巴大師回故鄉弘法時,在臨行前密勒日巴尊者想傳岡波巴大師,語詮三昧灌頂,說道:「我有一個最深奧的寶貴口訣,但如果傳與別人實在太可惜了。所以,唉,你去吧!」之後尊者又呼喚大師回來,尊者對他說道:「唉!我這個口訣雖然至為寶貴和殊勝,有點捨不得傳人,但是這個口訣如果連你都不傳,還傳給誰呢?所以我還是要傳給你的。」岡波巴大師心中歡喜雀躍萬分說道:「那麼我是否要準備一個曼陀羅作為供養呢?」
尊者說道: 「曼陀羅倒不需要,只要你莫辜負我這個口訣就行了。好!現在你看!」 說著尊者就將衣袍撩起,只見尊者周身上下都是因多年辛勞而結成的網狀老繭!尊者繼續說道:「我再沒有比這更深奧的口訣了!我是經過這樣的辛苦去修行,心中才生起功德的,所以你也要以最大的堅毅持忍力來修行才好。」這件事在岡波巴心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岡波巴大師接受尊者這個送別禮物,就如師所囑向東方行去。(見岡波巴全集選譯)
反觀我們現在修行人的根性,若稍微感冒打噴涕、頭暈,拜佛就說沒有辦法了,莫想有像岡波巴大師接受密勒日巴尊者那個送別禮物了。在日本有一位念佛人,名叫莊松,有一次與他的朋友約好,說明天早上要去京都參加一個祭典,要去拜佛。既然要去拜佛,莊松一大早就去他家,他的朋友說:「莊松兄!我才起床,這麼早沒有辦法去。」莊松問:「是怎麼樣了」?他的朋友答:「喔!我頭痛得要死啦!」莊松回答: 「我這個身體好好的人都要去拜佛了,何況你正在生病的人,怎麼可以不拜佛呢?」對麼!尤其生病的人,才更要知道不趕緊衝、趕緊用功就更沒有機會了。
又有一次,有一個人生命垂危,正面臨九死一生,醫生都束手無策。他的眷屬就恭請莊松兄來為他開示!莊松兄應他們的恭請就去了。莊松去到他家後,直接進入佛堂,就把佛龕打開,在佛堂裏面拜佛。其家屬說:「莊松兄,你人已經來了,怎麼沒有來為這位生命垂危的人開示?」 大家去佛堂一看,發現莊松在那裏拜佛。他們說:「莊松兄!我們恭請你過來,主要是希望你為這位九死一生的病人開示,並不是要請您來我家拜佛。」莊松答說:「他與我又沒有什麼關係!」
你看,人家會修行就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你若對他這麼說,他差不多會起顛倒想說:「師父!你那麼沒有慈悲。」如莊松說的「他與我無關,我半點東西都沒有,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還不夠嗎?你們應該好好思惟:佛發願,你信佛,就會與佛感應道交的。你自己不提昇,不接受佛的本願,你說叫我這個莊松兄來為他開示,要怎麼開示?難道我莊松會比阿彌陀佛更殊勝嗎?」
一般人認為人往生了,就要我們去助念,說我們念一萬句佛號,他只要聽進一句,喚醒他,要他提起正念念佛,以這樣的發心來推動幫助他念佛,而不是跟他開示啦!對麼!若是說這個亡者,他沒有信佛的,我們就多加讚歎他說:「你生前教育子女有方,鄰裡人人都對你很讚歎,你現在就不要罣礙,一心跟我們念佛。」這樣是可以,這是鼓勵他,我們要明白。你若不明白,說要開示的話,一講好幾個鐘頭,大家都沒在念佛,只在聽你開示了。要知道,佛號才有辦法攝受,才能夠感召阿彌陀佛垂慈接引的。所以說:以至誠懇切的心念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
但現在大家都說:「師父!您怎麼不跟他開示?」所以,只要師父去,大家都不再念佛,都來頂禮師父了;像這樣子,虛雲老和尚說:「這是顛倒法」,是不對的。因為有師父去,就是要念佛,眷屬就要至誠懇切地跪著念佛,不必分心去管其他的事,凡事通通都暫時先放下。
為什麼平時常鼓勵信眾讀《天地八陽神咒經》?其內容主要就是說:你的自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你在喪葬婚嫁,拆建房子,安神祭祖等,還要再看什麼日?有什麼日可以看的?對不對!一切世間諸法,都是由你的習氣造作出來的,都是由你的習氣建構你現世的依正二報。一般人都是採用三合起四柱在排八字,那要怎麼排?再怎麼排還是這個樣子。我以前在俗家的時候,新居落成,就要十二生肖,一個人拿一隻生肖,希望安住吉祥。但不知為什麼,那間房子不久也是賣給別人了。
我俗家父親墓地的風水,有一個人,大家都叫他菜販仔(賣菜的),他長年茹素,又建一間菜堂(庵),他的母親也都長年茹素,他也會幫人排八字、擇日期、看風水、替工廠命名等。有一天,他到我俗家,正好遇到與我合夥工作的人,他的母親請他去看風水。他看一看,正好那個位置從我俗家父親的風水(墓)經過,他說:這一門風水我不敢牽(台語),並告訴我說,這門風水,去年死母親,今年死父親,明年死大哥,後年死一個小弟的大兒子,一年死一個人。啊!那這門風水我不敢牽(台語),但他講歸講,我還是自在。
當時我很發心,剛好那時候紅毛社有一位叫作炎增老先生, 八十幾歲了,也都全年吃素,過去也都在看通書,為人看風水(墓地)。 那時善德禪院一切建築的工程,正好是我俗家爸爸去安排的,所以也曾請炎增老先生看地理。我就去找這位老先生,我說:「你老朋友的這件代誌(風水的事情),你要發心。」他說:「什麼代誌」?我說:「有人說我父親的風水地理怎樣怎樣」?他說:「好啦!好啦!你開車載我去看看。」我隨即就開車載他去,他看了之後說:「這無代誌啦!這可能是要下葬的時刻超過,當時可能很熱鬧拖過要埋葬的時辰。」我說:「老先生!若能夠寫一張水符安一下可以嗎?」他說:「沒有關係,我擇個吉日。」他馬上選擇在某日某時,並交代買壽金二十要給后土的。我就依他的方法把壽金掛起來,他說:「把它轉動一下就好了」。從這件事情,我當下就領會,這只是在安我們的心,就這樣安一下就好了。
這件事情經過了兩、三年後,我對事業比較打拼,就這樣工廠一間又一間的一直開創起來。啊!有些老一輩的,就叫了十幾位地理師,幫忙他們找一座地理山水最好的山,想趕緊把祖先的墳墓遷移,看能否得到好地理可以庇廕子孫!但結果找不到,之後在花壇虎山岩找到一個公墓,但也沒有辦法如願。觀世音菩薩說:「若不知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又說:「若能轉念,何勞我大慈大悲?」對麼!我們本具的妙覺自性,圓融一切道理,這比電腦還好用,因為光靠電腦,一旦停電你就麻煩了。
好啦!這次兒童夏令營,我們安排的課程有三個題目:一、信願; 二、慈悲;三、智慧。這三項題目當中,第一我們要讓兒童學習信,就是信因,讓他們明白今天來參加夏令營的活動要做什麼?這一點等一下你們開會時好好的談一談,讓來參加的兒童産生信願,不要給他們壓力。第二、慈悲,我們這一次要培訓兒童有慈悲心。慈是與樂,悲是拔苦。第三、智慧,智是要給兒童清楚。這個「智」字,上面是一個「知」字,下面是一個「日」字,意思是說整天頭腦都要明白清楚,尤其對每一件事情都要明白、了解。
相反的,你若不明白了解這個事情,那麼小孩子來我們寺裏,你要讓他們學習什麼呢?這次兒童夏令營的活動,男女生分開,所以我們的工作人員,老師、志工及我們出家眾都要同心合作,這件事一定要辦得如法。因為是我們佛教辦的活動,一定要有佛法,不只是來參加一個活動而已。我們要讓這些小孩子靜下來,身心清涼,培養他們的定力和智慧,那這件事完全要看我們主辦人智慧啦!看我們要怎麼樣去帶他們?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