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集 03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3/13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雲峰禪師:
「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此事若向言語上作解,意根下卜度,天地懸殊。」
良因曰
應常觀心,看它起落、善惡、貪瞋,乃至淨不淨善等。
於此觀照中,見到心的無常性,而不隨之起舞。
此時再談不著空有之休去歇去,才有基礎。
若僅在經論的文字上卜度,即認為「我懂了」,
那就只是知解宗徒罷了!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3/2/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黃檗禪師: 「我且問你,忽然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 須是閒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 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迭,前路茫茫,胡鑽亂撞。 苦哉苦哉!」 良因曰: 世間像絞肉機,被混合、絞爛的是眾生心; 越來越空虛、混沌,茫茫前路,只能隨大眾或感覺走,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石屋禪師山居偈: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良因曰: 如同大自然的規律,梅子熟時梔子香,自有其時節因緣。 因此世、出世法,皆是水到渠成; 再多的妄想,也無法改變過去,或者修改未來進程。 安住於當下吧,妄想無益!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2013/3/12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永明禪師: 「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良因曰 無論是橋流水不流、北斗向南看,或是泥牛水上行, 皆指出相上雖有生滅去來,但其體周遍,本無去來。 不應為相上之生滅所拘,當於自性中安住。 能知此意故好,倘或不解,也不必穿鑿附會,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大慧禪師: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 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 良因曰: 現在佛教徒,往往追求最極殊勝的修行竅訣; 也同時覺得這樣的竅訣,應是極罕見的。 其實在佛菩薩的開示,與祖師大德的惇惇教誨中,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2013/2/2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黃檗禪師: 「我且問你,忽然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 須是閒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 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迭,前路茫茫,胡鑽亂撞。 苦哉苦哉!」 良因曰: 世間像絞肉機,被混合、絞爛的是眾生心; 越來越空虛、混沌,茫茫前路,只能隨大眾或感覺走,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石屋禪師山居偈: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良因曰: 如同大自然的規律,梅子熟時梔子香,自有其時節因緣。 因此世、出世法,皆是水到渠成; 再多的妄想,也無法改變過去,或者修改未來進程。 安住於當下吧,妄想無益!
2013/3/13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歸宗芝庵禪師: 「千峰頂上一茅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良因曰: 古德:「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不是等閒人」。 甚麼是閒人呢?心中無事。如何心中無事? 不是心如死水,而是如冬瓜和尚: 二位尊者雖動靜有異,實內心無別,參!
2013/3/12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永明禪師: 「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欲達吾宗旨,泥牛水上行。」 良因曰 無論是橋流水不流、北斗向南看,或是泥牛水上行, 皆指出相上雖有生滅去來,但其體周遍,本無去來。 不應為相上之生滅所拘,當於自性中安住。 能知此意故好,倘或不解,也不必穿鑿附會,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大慧禪師: 「學道人逐日但將檢點他人底工夫,常自檢點, 道業無有不辦。或喜或怒,或靜或鬧,皆是檢點時節。」 良因曰: 現在佛教徒,往往追求最極殊勝的修行竅訣; 也同時覺得這樣的竅訣,應是極罕見的。 其實在佛菩薩的開示,與祖師大德的惇惇教誨中,
2013/3/8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三: 「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良因曰 於《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點出了修行核心: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 也就是精進修行之苦樂逆順中,不妄生分別。 此為修心之要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就算一邊做事,一邊念佛的時候,也是要儘量保持專注而放鬆,放鬆而專注,而不是說我做事的時候,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就算一邊做事,一邊念佛的時候,也是要儘量保持專注而放鬆,放鬆而專注,而不是說我做事的時候,一邊打妄想一邊念佛。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