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老子|道德經第19章】回歸本心

經文:
王弼本: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帛書(校):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茲。絕巧棄利,盜賊无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璞,少私而寡欲。絕學无憂
楚簡(校):
絕智棄卞,民利百伓;絕攷棄利,覜惻亡又。絕𢡺棄詐民复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豆,視索保僕,少ㄙ須欲。
註:
  1. 楚簡很多古字無法呈現,貼圖比較清楚。
  2. 楚簡主要有三個不同的地方:絕智棄卞、絕𢡺棄詐、民复季子。
  3. 帛書乙本將「絕學無憂」記於此章,在王弼、河上公等版本,「絕學無憂」屬第20章首句。
圖:楚簡,來自網路
圖:楚簡,來自網路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整段可當成提醒領導者該持以什麼樣的心態,方能領導民眾,創造太平,但細讀,句意不僅綜觀全體,更是直指每個個體內心,不侷限在「教導民眾」,更像是全體一同,所以說「民利百倍」而非「利民百倍」,「民利」是人們自動呈現,「利民」則是從外加諸於其身。
這裡的「聖」與「智」,是一種顯化且崇高的標準,但卻是人為造作,聖與智被形象化,就會在人的意識裡留下美好的印象,這種印象會勾起人的欲望,人們趨之若鶩,想成為這種形象,此時,心就不純,明明想成為心中所想像的那種賢人,卻因此越離越遠,因為追求的只是一種想像,並非真正的本性。
仁與義也是如此,仁義者受人尊敬與讚揚,所以人嚮往之,仁義亦是種規範,約束個人與他人的交流,如果某人做壞事,我們就會稱他不仁不義,想被稱讚,加上怕被嫌惡,強化了意識中早已被設定的「好的意象」,換句話說,我們並不會覺得「仁義是美德」這件事有任何問題,所以自然而然地認為秉持著仁義去做便是對的、是應該的,殊不知這種「好的意象」,是人類自己設定的,是在本性之外加上一層,需拋開這層意象,才有機會發覺本性。「民復孝慈」中的孝與慈便是意指本性的特質,因此,絕棄聖、智、仁、義,並非真的放棄這些美德,而是當這些美德如果只是意識中的形象,反而成為探索本性的障礙,唯有絕棄這些意象,天然純真的本性才會顯露。
在楚簡中「絕智棄卞」、「絕𢡺棄詐」、「民复季子」與王弼本、帛書不同,「智」指智巧謀略,「卞」指法度,「𢡺」可解為𢠿,𢠿通偽,「詐」(虍+且+心),音近於詐,此二字皆含心部,意旨違心之事,「季子」可能因字誤及假借,解為「孝慈」,也可能指「赤子」(意涵近同第55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楚簡此處不談聖智仁義,也許不是講造作的形象,而是講一種自以為是卻又自我限縮的狀態。「絕智棄卞」的「智」指過分追求,「卞」是框架限制。人都有所求,會運用「智」去達成自己的目標,滿足自己的需求,「智」原是能力展現,但若不斷受慾望驅使,便會成為智巧謀略;「卞」是透過法度來規範認知與行為,法度不僅僅是法律條規,包含各種會使人自動修正認知的社會共識或集體意識等。
「絕智」(絕智棄卞的智)是為了不讓自身的需求變成慾求,是種內在修正,不同於框架限制;「棄卞」則是避免受到外在的束縛,而阻礙本心的發展。兩種皆是在說明關於本心的種種,與絕聖棄智所指的意識形象有所差異。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偏向於物質追求,屬於形而下層面,當人們汲汲於財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更加美好的物質,心就會被利益佔據,所培養的才智才華,將變成獲取利益的手段,以利為核心,人與人之間變成只存在零和遊戲,想要獲得,便只有掠奪,在這樣的環境下,人人都有可能成盜成賊。因此棄絕巧詐逐利,人們才能摒棄心中深處的劣根性。
綜合楚簡與王弼本,人的本心很容易受到影響,有自我設定的淺意識規範、外界共識的框架、內心慾望的堆疊、物質的刺激回饋等等,所以需要棄絕,才能使人回歸本心,流露天然的本性,而這也許需要引導者來教,民眾來跟,也許民眾也能自省。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道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見」如果解為「現」,即是顯現內在的純淨;解為「視」則有視察、觀察之意,是向外看,接收外界的訊息,「素」是純真,所以「見素」,是以純淨之心面對外界之雜亂。在內外之間,心境常有變化,當內心純淨,對於外界,所見之處,通透明白;如若心不淨,則隨所見變化而變化,外界複雜,心就複雜,其中關鍵在於,內心能量強弱,弱就容易被外界渲染,強則了然於胸,不受制約。
「樸」是未經雕琢的狀態,「抱樸」即是保持天真純然的本性,其實就是回到最原始、對我們這身軀體及心靈最好的狀態,然後持續保持著,將注意力回收,進入本元,讓己身順於道而運作,藉以補足能量,這是一種往內探求,尋找內在原動力的進程。
能量已足,則應少私寡欲。「私」是為己,「少私」是共享,我有,別人缺,分出去就是共享,別人也是如此,便會創造共榮,世界就會往正面的方向運轉。少私並非無私,意義在於不應無止盡地瓜分自己,自己要足,分享才有意義,若自己不足,分越多越是消耗,等到自己無法承受,反而需要別人來救,如此一來一往,先前的分享就失去價值。
「欲」是需求,「貪欲」是已足還想要,我們一般很難分辨已足的界線在哪,更何況多拿多享受,腦袋裡的獎賞機制,不斷誘使我們要多享受,所以我們要回歸到快樂的本質,是要輕鬆愉悅,還是刺激快感,這也是心境的歷程。寡欲亦非無欲,因為人要維持生命,便須有基本的需求,人也要發展,以使身心成長,若什麼都無求,談何成長,所以「欲」不是罪惡,貪求貪一半便是中庸,不用糾結於貪欲,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已足的那條界線上,如果很容易就已足,也就代表著能給出的會更多
關於「絕學無憂」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連起來看,皆有類似的原理,「絕學無憂」偏於描述顯相,學的本質是向外界吸收,但外界訊息混雜,沒有一定的能力,該如何過濾?以磁場面來說,我們一接觸到訊息,訊息內容是表層,真正默默地影響我們的是訊息中夾帶的磁場,我們的「意」可能因此隨之波動,然後再延伸到表層,才認為內容有理無理,當我們義無反顧地認為這就是對或那就是錯,我們可能早已受到影響,而失去心中原本存在的基準點——本心。
所以「學」若沒有經過正常的過濾,越學,心越雜,雜則亂,亂則憂。
帛書及一些版本將「絕學無憂」此句放於此章,然而,若將「絕學無憂」的「學」解釋為對外感知及吸收,則放於第20章開頭,也有起到破題及引言的作用。
關於「孝慈」
本章中「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中的孝慈,指的是天然本性所呈現的特質,而第18章「六親不和,有孝慈」講的孝慈,卻與仁義同樣是人所設定的產物,意涵截然不同。
以楚簡的字句來看,「絕𢡺棄詐,民复季子」與「六新不和,安有孝𡥝」,「季子」與孝𡥝」明顯不同,或許「季子」指的是赤子的概念,如此便與此處義理相通,皆是指涉人的本質特性。

因部分古字,手機無法顯示,特註:
「絕𢡺棄詐」的𢡺,上為下心,解為𢠿(左心右為),通偽。
「六新不和,安有孝𡥝」的𡥝,上為ㄠ+ㄠ,下為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