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朋友去抱石攀岩,有個路線我自己在攀爬的時候總是完成不了,但當朋友走到我的身邊,突然好像有幸運之神加持,一下子就完成了,朋友笑說:「你就是要有人在旁邊看你才攀得了😆」
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影響力案例:「社會助長」
「
#社會助長」是指我們身邊有人的時候,表現會比獨自一人快或好,就算那個人沒跟我們合作、沒跟我們比賽,光是有他人在場(甚至照片也可以),就能改變我們的行為。那每個活動都適合運用「社會助長」的影響力嗎?可是有時候旁邊有人在,好像反而會更緊張,表現更差?怎麼善用生活中的影響力?
▪︎
前陣子在時報愛書天使可樂娜
@editor.corona 的推薦下閱讀了「
#看不見的影響力」是一本集結實驗、案例分析的社會科學好書,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知名行銷教授約拿.博格,文筆一針見血又帶點幽默,探討影響力如何左右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政策發展,每一章節讀完都有種恍然大悟的醒悟,也很能和生活場景做連結。
❶有觀眾在場表現比較好?(社會助長效應)
❷模仿可以促進談判成功?(模仿原理)
❸新產品如何被市場接受?(金髮姑娘效應)
如果你也想了解這3個行爲背後的秘密,歡迎點開圖片滑下去,最後有
#福利活動唷💕
▪
我自己特別喜歡這種作者拋一個問題給讀者,先思考然後循序漸進、抽絲剝繭闡述論點的寫作手法,不僅有種在看懸疑小說的趣味感,又有雄厚理論證實帶來的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