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人類圖心理學察覺心得─區分「這個」、「那個」

我從5月11日開始上人類圖心理學,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個月了,之前只是把對自己的觀察記在心裡,但怕會忘記,想盡可能用文章記錄下來自己在上課這段時間的觀察。
人類圖裡面的四箭頭,第三個箭頭(個性月之南北交)是「觀點」,講述頭腦原有的觀點顏色,以及分心時移轉到其他的顏色,整體課程的奧義不過以下一句話:
活在當下,當你進入分心的狀態,你便忘記自己身在何處。
那標題的「這個」、「那個」是什麼呢?
以下是我的理解:
人們常常會把事物分類,分類的過程就進入二元性,比如「這個」、「那個」、「好的」、「壞的」、「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上週聽課同時,我以為分類有助於去制約,但其實分類的行為本身也是分心的狀態,區分世間萬物,我想要這個、我不想要那個......周而復始,搭配自己分心時移轉的觀點,沒有停頓在當下察覺自己正在分心、正在分類,會不知不覺陷入混沌的狀態中,不明所以,也會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我本身的觀點的部分落在顏色三(color3),當我分心時我的觀點會移轉至顏色六(color6),顏色三意味著我渴望權力、想要地位,分心時會變成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為何權力與地位沒能獲得。
當我知道我的顏色,我很驚訝人類圖知道我內心的OS。
我記錄一些這幾天發生有關分心、移轉的狀態,這件事很好察覺,也很難察覺,對我來說,「不在當下」這件事時時刻刻在發生。
事件一:分類、標籤伴侶
昨天早上我跟老公說我要受邀去開一個複雜困難的會議,老公之前也聽說過我開完會的心得,他當下就只回我:「那就是有錢人在互相搞來搞去。」
我心想:天啊,老公的鄉民心態又來了!
然後騎車路上,我開始思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想改變老公的行為,我想到的方法隨著一天的不同時間也有改變,大致如下:
1.阻止老公不要再說下去,跟她說我結婚不是為了要聽鄉民酸言。
2.像之前一樣跟老公說,聽他這樣講我會很無力,感覺婚姻一點也不有趣。
3.前面的方法都用過了,但是無效,不如說些話同理他,比如像是:我知道你過往家裡很苦,現在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那麼苦了,你不用丟出這些制約化的反應對我,我要同理你,我要說「你辛苦了」。
昨晚回家吃飯,飯後直接問老公早上這樣回是什麼意思,他的想法如下:
1.他只是根據我給出的訊息,歸納出我可能有的想法與情緒。
2.他想安慰我。
聽完之後我沉默,原來他想的是如何讓我好受些。
我不知道為什麼,對於他人的回應會自動地想區分好壞,當我區分為好的,我就會想要與這些東西親近,當我區分為壞的,我就會想要跟他們分開,覺得他們很低劣,殊不知這些我覺得壞的、低劣的面向,我自己身上可能就有。
就連「同理心」也是,我有時能感受到別人的關心或同理帶有比較出優劣的意圖(這部分可能是我自己的投射,又或者是對方真的有這個動機),我使用同理心又何嘗不是想要把優劣的區分放到互動中,好讓自己感覺好過一些呢?
寫文章的此時,我才發現在想著如何應對老公時,那個狀態就是分心,我並沒有活在當下,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
不過寫文章可以治癒的是,雖然往後還是會分心,但是把分心的事情寫下來,就出現「臣服」的感受,雖然真理依舊是活在當下這句話,但察覺自己不在當下,似乎就是治癒自己的起點。
事件二:今天也發生分心的事情,下篇來說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