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卷三 156

2015.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高菴臨眾必曰:『眾中須知有識者。』
予因問其故。
高菴曰:『不見溈山道:舉措看他上流,莫謾隨於庸鄙。』
平生在眾,不沈於下愚者,皆出此語。
稠人廣眾中,鄙者多,識者少。鄙者易習,識者難親。
果能自奮志於其間,如一人與萬人敵,庸鄙之習力盡,真挺特沒量漢也。
予終身踐其言,始得不負出家之志。」
《廣錄》

【演蓮法師譯文】
雪堂道行禪師說:
高菴善悟禪師對眾開示時常說:『稠人廣眾之中,須知必有見識高明的人。』
我因而問他這話中有什麼含義?
高菴禪師說:「你沒見過溈山靈佑禪師《警策文》上說:『學者在言行舉止方面,應該向品行高尚的人學習,切莫輕易跟隨那些庸俗鄙下的人。』我平生不致於淪落為下愚,便是得力於《警策文》中的這兩句話。
因為稠人廣眾中,頑庸鄙陋的人占多數,有智識涵養的人畢竟很少。然而庸俗的不良習氣容易受到感染,若要親近賢達知識反而很難。
如果能在眾人中奮發大志,如一人與萬人敵,務使庸鄙的習氣消盡,這才算得是一位挺特獨立的大丈夫。」
我當時聽了高菴禪師這一番教導,便立志終身依照禪師的教誡去行持,所以至今總算不負我此生出家的志願。」
良因贊曰:
人與人、事與事,都是同類相感。
我們的眼光常常落在賢人之上,或者是愚鄙之,也是與內心的狀態同類相感。
所以常常見到他人習氣,很少注視賢達時,
此時莫謂「我能」,能很快看到他人的問題,而沾沾自喜;
而是要多拜懺,多修慚愧心了。
這是從修行人的角度來談,至於不想擺脫習氣牽纏者,路過即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