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中興之主約西亞

約西亞王學習律法書 (網絡圖片)
約西亞王學習律法書 (網絡圖片)
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 …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先大衛一切所行的道,不偏左右。 (王下22:1-2)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 … 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5)
南國猶大的二十位諸王中,對今天的讀者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或許是希西家,卻未必主動想起約西亞。不過,聖經給予約西亞的評價,不但正面,而且是諸王之最。列王紀以兩章的篇幅記述約西亞的事蹟,導入其生平,說他一生「行在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並且不偏左右,總結其人生,指出之前及之後都沒有王能及得上他,能夠「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
約西亞王十八年,二十六歲的年青約西亞推動宗教改革,是猶大國從衰落至中興的轉捩點。約西亞籌劃大規模的聖殿維修工程,在過程中,在聖殿的某個角落發現了被遺忘的一卷律法書。約西亞聆聽律法書的內容,心情激動,為國民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律法行事而極度難過。
約西亞沒有衝動行事,他派代表請教女先知戶勒大的意見。先知的回應,驟眼看來有點奇怪,先知宣判上帝必定降下災禍,對猶大國施加懲罰,同時又安慰約西亞,他不會親眼看見這場災禍的臨到。換言之,約西亞確認改革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約西亞於是以雷厲風行的方式,推行一場宗教改革。改革的重點,其一,呼喚百姓上耶路撒冷,一起學習律法,並由王代表百姓向上帝立約。其二,禁止外邦神靈的祭祀。供奉外邦神靈的器皿被遷離聖殿,廢除外邦神靈的敬拜活動及祭祀儀式,拆毀或沾污外邦神靈敬拜的祭壇及設施。其三,推動百姓按照律法書的要求守逾越節。
汲淪溪, 位於耶路撒冷城外, 約西亞把外邦神像和祭壇在此銷毀 (網絡圖片)
約西亞「盡心、盡性、盡力」歸向耶和華。「心」指心思意念,約西亞發現律法書,學習律法內容,實踐律法要求。「性」指堅定意志,約西亞的一生跟從神,不只是一剎那的激情。「力」指能力氣力,約西亞動員全國,由上而下執行改革。約西亞的改革,不但改變百姓的生活習慣,更加挑戰從前諸王的混合宗教政策,沒有「心」「性」「力」實在難以完成。
正如先知的預告,約西亞逃過亡國之君的際遇,成為短暫的中興,但卻未能力挽狂瀾,改變步向衰亡的大趨勢。約西亞登基時,距離亡國只餘約53年,以他離時世計,猶大國只餘下約22年。
約西亞的經歷成為我們寶貴的提醒。上帝給予約西亞極高的榮譽,因為上帝重視「內心」。不要誤會,上帝不是重視我們內心「隱密式」的忠心,或是靈修時的種種境界,這都寶貴的屬靈經歷,但上帝更看重的是在我們的崗位以行動展示盡心、盡性、盡力,已在限制中做出最「好」的效果。
約西亞的經歷成為我們寶貴的提醒。我們不用常常期待神蹟,卻需要接納現實中的限制。我們要防備好高騖遠,也要防範自貶自憐,好像約西亞要把王國從亡國危機中返回盛世時的光輝,似乎是一種幼想,但在亡國前夕帶來中興的氣勢,已在限制中做出最「大」的成就。
某所中學的運動會,設有三千米賽跑的項目,吸引不少學生參與,一些健兒為取得獎牌而興奮,一些健兒為錄得個人佳績而雀躍,一些健兒為跑畢全程而激動。人生的賽程也如此,或許大衛與所羅門是獎牌得主,但無礙約西亞為個人成績而驕傲,無礙他享受從上帝而來的掌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年少時學習景物描寫,相同的景物,以仰視、俯視、遠觀、近觀,不同角度就產生不同的效果。年少時學習歷史評論,相同的事件,以本族、外族、士人、百姓,不同身份就得出不同的結論。我們閱讀聖經,需要依作者的寫作目的和鋪排,方為正宗,但忽發奇想,在不偏離正軌的前題下,把視線放在故事的配角身上,又會否帶來新鮮的角度,從中有所領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