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1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影】巴西

    說實在的看完整部電影我還是完全不知道為什麼片名要叫「巴西」。後來在網路查了一下才有人說是因為導演某天看到有人在沙灘哼這首歌,而導演被那個人無視周遭紛亂的一切,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樣子迷住了,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對照電影的終幕多少能夠體會導演當時的感受。
    反烏托邦類型的電影有很多部,不過巴西的敘事方式卻獨樹一格。很多我們比較熟知的反烏托邦電影劇情都著重在政治面的抗爭,或是反叛組織的起義等等。但巴西是以社會機器中的一個小螺絲釘的角度去反映整個社會背景,而且電影沒有明確的指出社會制度的問題,或是劇烈的抗爭活動,反而是利用忠實呈現在那樣的社會制度下人們的一舉一動,藉此凸顯整個制度與社會有多荒謬。
    例如整個社會似乎是由情報部與相關部門所主導的,雖然暗示著老大哥在看著你的一舉一動,但當場景轉向情報部員工的工作情況,卻發現當主管進辦公室後,所有員工都轉而看劇或看球賽,剛好讓人聯想到之前公務員上班打混的事件。
    整部電影環繞在某個抓錯人的事件上,但各部門間卻不斷地互踢皮球;另一方面也不斷的強調系統絕對沒有錯,有錯的只是某些下屬的個人行為,但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展現了系統是多麼容易出錯,只是從來沒有人試圖去質疑或檢視源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而最後只是試圖將所有失誤推給一個倒楣的基層替死鬼。
    而其他生活中的各種小事,例如對於美容的瘋狂追求,拉皮、換臉,整容整到妳兒子都認不出來,還以為妳是他的心上人;情報部這麼重要的政府部門,但內層職位卻是隨人選擇要或不要,只要拜託有權有勢的家長說一聲就好,甚至這種手握生殺大權的職位,在位者卻可能完全是電腦白癡,而整個資料庫都在電腦裡;更不用提要維修個空調卻有數不清的申請程序與各式表格,當隨便講個申請表名稱就可以把維修人員擋在門外時我笑出來,跑過公文或各種申請流程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焉。
    結局的安排感覺好眼熟,有點像是《我們》這部經典反烏托邦小說的結局,甚至整部電影或許也參雜了不少《我們》的元素。不過最後五到十分鐘的劇情蠻有趣的,主角終究還能保有另一種意義的自由。
    說到主角,我原本一直以為這部主角是勞勃狄尼洛,結果原來是喬納森普萊斯,也就是《權力遊戲》裡的大麻雀,看到他這麼年輕的樣子好驚訝,他在電影裡的樣子有點矬,跟大麻雀那種不苟言笑、獻身宗教的苦行僧,或是教宗的承繼裡與安東尼霍普金斯對戲毫不遜色的方濟各感覺差好多。
    原先是為了勞勃狄尼洛看這部電影的,沒想到他只是配角,只是他演這種戲份明明不多的配角存在感也非常的強烈,最後還有盛大的動作場面,一直讓我聯想到星塵傳奇裡的那個海盜船長。
    這是一部1985年的電影,但這些場景到了2022年的今天卻依舊如此熟悉,或許往前兩千年也是如此,往後兩千年亦然,或許終究因為身處其中的一直都是人類,一個老是嘴上說著從歷史學不到教訓,卻似乎沒有認真想去學教訓的物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