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卉林│2021│Taiwan│122min
觀賞《台灣男子葉石濤》,像是再讀了一遍臺灣文學系。這一方面使我懷念,卻也讓我深深懷疑,片中那些我熟悉的面孔、論述、作家、定位,如何吸引不知道葉石濤是誰的觀眾?
本片預設絕大部分的觀眾都知道葉石濤是誰,如同臺灣文學等於整個臺灣的共同記憶,很遺憾地,事實並非如此;話說回來,也因為絕非如此,拍攝(臺灣)作家紀錄片顯得格外重要。原本預設影像可以帶進更多不認識臺灣文學、不在乎臺灣作家的臺灣人,願意進一步去理解在島內異溫層中,有些臺灣人帶著職人信念默默走了好久,和過去所認識的老臺灣人其實殊途同歸,只是職業是原本距離有點遙遠的「作家」,而影像可以拉近這樣的距離,以及產生共感。
因而跨藝術在影像中對文學的呈現、致敬、對話,特別令人期待。以藝術致敬藝術非少見但適用的做法,訪問藝術創作者對於改編文學家的心得想法也十分有趣,可惜也就這樣了。片中的舞劇、動畫、落語和舞台劇大多停留在敘事層次,只有蘇品文所創作的舞蹈帶有隱喻、甚至與文本較勁的意圖,其他改編並沒有超越原本小說文字,更甭說產生化學變化,這些洋洋灑灑的藝術改編,散落在片段之中,不知為何而選、不知為何而改。
跳過動畫不說,以藝術改編文學,再以影像呈現藝術改編,這是兩個層次的做工;但片中卻很難感受導演對於拍攝這些改編作,有何影像手法企圖,它就是忠實地拍攝出來,無力再去製造影像之於這些改編作的對話和張力。
而這碎片感同樣發生在一個個訪談之中,像是怕遺漏誰似地,把所有導演認為與葉石濤有交集的學者、文友、學生、親人全部拼湊到紀錄片之中,卻又乖巧且突兀地按照葉石濤的在世年份,「順敘」式地從葉石濤的出生講到死亡;那些分析葉老、感懷葉老的受訪者,觀眾還來不及熟悉就已謝幕。
受訪片段當然可以被任意的碎片化處理,前提是導演真的要做影像拼湊這件事,紀錄片呈現起來反而更像「顧全大局」,顧藝術改編、顧人物訪談、顧歷史敘事,結果反而「顧此失彼」。
不過深究片中幾段訪談的捕捉,也有其亮點。如陳坤崙重回朝聖葉石濤的路口、彭瑞金造訪過去葉石濤常去的咖啡廳,幾個與葉老一同創辦《文學界》時聊起「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的轉折,以及葉老次子葉松齡的所有回憶片段,將葉老做為一個評論家、作家之前的「人」的角色,建構得十分立體有味。
關於「作家」的角色建構則顯得有些不足了。作家之所以偉大,必須被放到時代中檢視,同時呈現他的「相同」與「不同」。本片嘗試藉由臺灣歷史事件、臺灣文學史,反覆強調葉石濤的定位和苦難,卻很少聽到葉石濤做為作家的「特殊性」。看完紀錄片,觀眾同樣被深深植入了「白色恐怖」和《臺灣文學史綱》的印象,如同我們在臺灣文學教育系統裡面所深植的。裡頭只有賴香吟談到一點點葉石濤的小說,但也沒有更多文學創作的討論了;如果真沒有也無妨,就告訴觀眾沒有,或者導演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告訴觀眾你自己的詮釋。
《台灣男子葉石濤》像是用2小時的影像非常用功地寫了一篇葉石濤的臺灣文學論文,帶點無法恣意揮灑的創意,限制自己的同時,或許也限縮了觀眾群。
可能是葉老的緣故,讓我的預設期待過高了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