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用油錢養綠電」可一舉多得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2 / 05 / 27 )
眼前的難題,一邊是通膨來勢洶洶,另一邊是綠電供不應求,前者讓小民憂心生計日艱,後者則讓企業憂心訂單不保。這兩個難題的任一個,都足以讓政府感到十分頭疼,更何況是兩者共伴、相乘。但奇妙的是,這恰恰也為我們帶來難得的良機,可將兩者同步解決,一舉多得。
我認為,同步解決之道是「用油錢養綠電」,以此方針為「綱」,串連起複雜交纏的眾多線索,即可綱舉目張地破解難題。
所謂「用油錢養綠電」,除了以「電動載具 + 綠電」來替代「油車 + 油」之外,還須特別強調電動載具的雙重定位:不只滿足交通需求,亦同時肩負「截流油錢」的角色【註 1】。
至於具體做法,我建議採「電 - 油連動」:電動載具每次充 / 換電時,直接將當時的油價截流下來分錢,其中部分用來買綠電,部分回饋給電動載具使用者。連動關係訂為 100 % 時【註 2】,這種做法形同將油錢從原價值鏈等額地平行移轉,來滋養新的價值鏈,供新價值鏈的參與者分潤。而當油價上漲時,新價值鏈的參與者所得分潤也連動上漲,如此自然有助於強化動機、加速移轉。
就通膨而言,這波通膨的主因之一是「輸入型通膨」,也就是國際能源及原物料的漲價驅動了島內的物價上漲,因此,設法降低石油進口量是緩解通膨的途徑之一,而加速推廣「電動載具 + 綠電」來替代「油車 + 油」正可有效達成此目的。
就綠電而言,雖然政府發展綠電可謂不遺餘力,但綠電面臨著許多難題和瓶頸有待突破,這也是客觀的事實。由於「一公升油」和「一度電」存在巨大價差【註 3】,若善用前述「等額地平行移轉」的創新機制來「用油錢養綠電」,將可使綠電賣得比台電躉購更高的價格【註 4】,進而加速催動綠電開發、緩解企業的「碳焦慮」【註 5】,我稱此為「高價創能」。
值得強調的是,由於財源來自「截流油錢」,這種「高價創能」並不會加重台電的財務負擔。
可能的效益不僅止於此。
根據台電公布的數據,只需要約 253 億度電,就足以供應全台所有燃油汽機車轉換為電動載具所需的用電量【註 6】。換個角度,若「用油錢養綠電」方案實施成功,只要養出 253 億度綠電,就可截流住所有油錢。考量到油錢規模之巨大【註 7】、以及 253 億度綠電的可達性,顯然,這方案不只有短期應急的意義,在能源轉型、淨零碳排、社會福利等多個攸關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也都有深遠的意義。
【註 1】
【註 2】
言下之意是,這是個可調參數,政府可視客觀情境及政策需要來調整設定。不過,這當然也要考量民眾的接受度。這部分我會另文詳述。
【註 3】
例如,今天的中油油價,95 無鉛每公升為 31.7 元,而台電的平均電價還不到 3 元,兩者差距超過 10 倍。
【註 4】
以太陽光電為例,今年的躉購費率按容量級距區分,費率介於每度 3.8680 元至 5.8952 元。
而若「用油錢養綠電」,以【註 3】的數字為例,即使用每度 10 元買綠電,還剩 21.7 元可以分給電動載具使用者。
【註 5】
【註 6】
數據出處:
我在下面這篇貼文中曾引用此報導:
【註 7】
俄烏戰事 2 月底爆發,3 月的原油進口金額立刻比去年同期飆漲 68.3 億美元,換算台幣約為 2000 億元(進口量相去不遠)。
若戰事長期持續,將會迅速累積成天文數字。而且,這還只是比去年增加的部分,基期還沒算入呢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