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天譴 《台灣男子葉石濤》觀後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看《台灣男子葉石濤》
在這之前,我對葉石濤對台灣文學的貢獻性一知半解,只知曉是位文學作家的前提欣賞紀錄片。
導演以旁人的角度敘述葉石濤的為人,並以動畫、舞台劇、落語表演或是劇場的形式將葉石濤的文字作品加以轉換,讓觀眾可以更進入文字作品裡。
——-
再晚,聆聽朱宥勳講述《台灣男子葉石濤系列》:
受日人教育薰陶的十七歲文學天才少年,日本戰敗後改修習國語,重新學習語言卻抓不回日語行文的細膩度,倍感挫折。
葉石濤在敏感時代閱讀禁書,以政治思想犯名義判刑入獄五年。在年歲三十餘正值創作精華階段出獄,一無所有,對成為偉大的文學家的想法更是遙遠無望。成為流浪教師,隱姓埋名漂泊教書。
四十歲時閱覽《臺灣文藝》雜誌後,發覺許多本土作家仍默默耕耘持續創作,葉石濤重拾對文學的熱情,並致力將日治時代對文學嚴謹性的要求,以文字紀錄失落的世代。
1987年,葉石濤完成《臺灣文學史綱》,首本以台灣為本位梳理作家的創作脈絡,評論屬於本土的文學形式的著作問世。而這段時間也仍維持小說散文的創作。
作品若後世沒有人再做討論,作家的靈魂則不復存在。
———
回想黃崇凱寫《文藝春秋》,描寫光復後,從學習日語轉換成學習普通話,造成文字轉換的斷層,那時代台籍的作家像罹患了失語症。
一方面是政府明令禁止,作品失去發表空間;一方面則是作者仍在轉換語言的半途,尚不能達到以中文寫作的程度。於是本省籍作者陷入失聲狀態,擁有語言優勢的外省作者占據著大多發表園地,刊載著懷鄉、憂國和反共的話語。

有一個姓名的內地人,不可能理解擁有兩個姓名的本島人。

『身處日語泯滅地╱續吟短歌有幾人』。我在這廣漠的死無葬身之地,只能浸泡在一生的回憶浮沉,一點一點審視過往的事情。我已經沒有未來了,只好往歷史的遺跡走去。

- 黃崇凱《文藝春秋》
葉石濤歷經政權語言轉換,白色恐怖後,仍努力不懈地在文學徬徨的世代燃燒己生。
文學是什麼?
「文學是上帝給特定的人降下的天譴吧?」
-葉石濤
———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放映播畢,老人家說著有來看真是值得。
除了中文歷史愛好者除外,大多數人應該與我一般不知葉石濤對台灣文學的貢獻,甚至國文課本也不曾提起他的名字。
整個影廳裡除了男友與我外,加上兩組年輕人,就再也沒有其他觀影人。
像是斷裂的時代感,中間世代的斷層橫溝,如同罹患了失語症,難以延續。
圖片來源為台灣男子葉石濤的紀錄片預告: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與男友去齊東詩社看展,某一部份是從歷史街區的消失衍生於文學,記錄文學裡的消失。

在此被看見,就不算是消失了吧。
下雨之際,坐在木製小屋,翻閱攜帶的郭強生《作家命》散文集。

於此,安靜的聽雨。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9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wen 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初次看到洪瑞麟的畫作是在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展覽,在生活紀實的畫面中,洪瑞麟選擇紀錄較少關注的礦工生活,紀錄台灣勞工當時生活樣貌。從此洪瑞麟在我的印象裡就標籤成礦工的紀實畫家,但畫家為何選擇描繪勞動著的樣貌作為發展的主軸,也許是更值得深究之處。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攝影就是認識過去與現在、自身與國家的一盞大門。 初次造訪第一個台灣的攝影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草山玉溪《世界新聞攝影展》
《瘋癲 ‧ 夢境 ‧ 神曲-天才達利》此展覽展出的展品多元,有經典的畫作,裝置作品,視覺錯置的實驗之作,動畫作品,將神曲詩篇轉換成圖像的插畫之作,豐富多元的展品,讓觀者較不容易疲乏,也呈現達利無論各種媒材皆能展現超現實主義之藝術手法,。 各個展間的空間連接性也是精心設計。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初次看到洪瑞麟的畫作是在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展覽,在生活紀實的畫面中,洪瑞麟選擇紀錄較少關注的礦工生活,紀錄台灣勞工當時生活樣貌。從此洪瑞麟在我的印象裡就標籤成礦工的紀實畫家,但畫家為何選擇描繪勞動著的樣貌作為發展的主軸,也許是更值得深究之處。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攝影就是認識過去與現在、自身與國家的一盞大門。 初次造訪第一個台灣的攝影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草山玉溪《世界新聞攝影展》
《瘋癲 ‧ 夢境 ‧ 神曲-天才達利》此展覽展出的展品多元,有經典的畫作,裝置作品,視覺錯置的實驗之作,動畫作品,將神曲詩篇轉換成圖像的插畫之作,豐富多元的展品,讓觀者較不容易疲乏,也呈現達利無論各種媒材皆能展現超現實主義之藝術手法,。 各個展間的空間連接性也是精心設計。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紅線:象徵生命線,抑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劇烈性的紅線交織,像是牽引觀看者共同的命運。觀賞塩田展覽,不僅是能互相打卡留戀,並找尋自己與作品間的關聯性。更能深度思考其生命意涵。作品探討生命的哲學性,生死觀,加上鹽田獨具深意的語彙感,即便結束也很值得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你曾有同學被老師罵是「無用的人」嗎? 這些「無用」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作業沒交、品行不良、上課不認真、違反校規,所以成了教育體制的眼中釘。但不時會看到社會新聞,有些學生在體制下不起眼,畢業後卻成就驚人。轉個方向想,每根歪釘子,或許都有其不為人知的鋒芒之處。而葉石濤就是在文學上最好的例子。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你曾有同學被老師罵是「無用的人」嗎? 這些「無用」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作業沒交、品行不良、上課不認真、違反校規,所以成了教育體制的眼中釘。但不時會看到社會新聞,有些學生在體制下不起眼,畢業後卻成就驚人。轉個方向想,每根歪釘子,或許都有其不為人知的鋒芒之處。而葉石濤就是在文學上最好的例子。 
Thumbnail
到了1980年代則是天才的時代,詩人夏宇用《備忘錄》轟動文壇,夏宇的故事仍在傳唱,與主題也不相符,且按下不表。要提的是另一個天才──林耀德。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