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倪匡

思悼倪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 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 從(倪匡)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 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 從(倪匡)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小時候讀的第一本倪匡小說是《活俑》,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倪匡小說。但與其說他寫得多好,不如說歷史主題向來吸引我。​

​後來又讀了幾本「倪匡看金庸小說」系列。可以說,我對金庸的認識最早是從倪匡來的。我還記得,小時候會追問舅舅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的事,而且對各版本遭刪減的人物與異獸有些認識,儘管實際讀《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是國中的事,而讀《神鵰俠侶》可能已上大學了。​

​我喜歡歷史,這就注定在歷史縫隙作文章的金庸更合我胃口,是以金庸全集精裝版再版,我一咬牙就買了。至於倪匡,長大後回想,除了《活俑》的不死藥有點意思,還有印象的其實是他某本衛斯理的結尾也太「後設」了。我有陣子讀台灣武俠小說,在《紫電青霜》讀到一句話,正讓我想起倪匡:「天下不可盡解之事極多,哪得一一能夠弄得明白?這些細微情節, 深究無益!」衛斯理身受毒患,結局無地迴旋,也只好以耍賴收場。說到底,中毒好掰,解毒難掰。怎辦?不怎麼辦。反正說書人即主角,說書人尚存,主角自然有命矣。「這些細微情節, 深究無益!」善哉。​

​然而,我終究補購了倪匡的書。《活俑》、《藍血人》、《老貓》。閱讀金庸小說系列則因絕版而無緣。雖說和一次預購幾十本金庸的氣魄沒得比,畢竟存了幾分念舊的心,既懷想長生的秦俑,也感念他為我開啟了金庸天地。或許,這和我喜歡歷史不無關係。或許,只是因為那時剛好碰上折扣。​

​西方悼文結尾提到逝者享壽幾何,會用過去式。時態的轉變,想來堪驚、堪敬、堪哀。iswas,人也就沒了,過去了,卻也可說是成為歷史。手邊風雲時代版倪匡小說的封面有金庸一段話:「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 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 從(倪匡)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如今倪匡隨金庸步入無窮無盡的歷史,留給獨對無常的後人無限的懷念。He was eighty-seven。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七月三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南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今,退出戲劇舞台的人也走下了人生舞台。山高水遠情長。黃文擇先生,安息。
「大爺」鄭秀生主廚於一月三十日過世。敬悼。
如今,退出戲劇舞台的人也走下了人生舞台。山高水遠情長。黃文擇先生,安息。
「大爺」鄭秀生主廚於一月三十日過世。敬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倪老的書,絕對是令人手不釋卷,想一話接一話,一本接一本讀下去的。讀得不多,是我才疏學淺。也可能,注定我只跟《頭髮》有緣。
有一次下課,師母正巧離座,她放在桌上的那本書,封面說不出的怪誕:一男一女臉色慘白、凝重,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我,上面還有一隻沒有臉孔的紙猴,看似在跳躍--這個封面,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恐懼。桌旁的書櫃上,排列了整整齊齊二、三十本封面畫風近似的書,上面寫著「科幻小說/倪匡著」。
倪老的書,絕對是令人手不釋卷,想一話接一話,一本接一本讀下去的。讀得不多,是我才疏學淺。也可能,注定我只跟《頭髮》有緣。
有一次下課,師母正巧離座,她放在桌上的那本書,封面說不出的怪誕:一男一女臉色慘白、凝重,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我,上面還有一隻沒有臉孔的紙猴,看似在跳躍--這個封面,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恐懼。桌旁的書櫃上,排列了整整齊齊二、三十本封面畫風近似的書,上面寫著「科幻小說/倪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