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延續與職場相關的專欄題目了,下筆時不免有點虛心。今年,我的天王星對分走到了「極端」的輪迴交叉,深怕給出來的觀點也是極端的。
之所以還是想寫,是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朋友,處在和我類似的處境。眼前的職場已非當初山盟海誓的那個,唯獨安(遮)家(羞)費不缺。想過好聚好散,掂量一下自己的年紀,恐怕再也禁不起淨身出戶的折騰了。
雞肋會越吃越乾,溫飽無虞,但也沒少嚐窩囊。那麼,到底還要不要貪圖這碗飯?
人類圖的知識教會我,上述都是頭腦的幻象,不能盡信。然而,真槍實彈過生活,這些都是現實會呈現出來的面相。很難自外於現實。於是,我開啟了職場實驗,實驗的假設是:在順從策略與權威,丟掉雞肋之前,身為投射者,是不是能夠預做一些準備?而且,並不是採取被動的姿態。
我選擇把實驗過程公開,不是為了挑戰、提供正解,而是邀請你一起實驗,若你也在職場感到欲走還留、左右為難。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熟悉自己的運作,唯有具體實踐,才能發揮人類圖真正的價值。
對我而言,實驗仍未完結,但我重新感受到人生的主導權,一直握在手中。「等待」,可以是積極的,貌似無為,其實大有可為。只要真實去面對未知,人生必定會待你以真實。
(1) 先搞清楚,碗裡裝的究竟是雞腿還是雞肋
職場飯碗的滋味,能保持始終如一,極為少數。想要換吃別碗飯前,好好審視一下碗裡的菜色,之所以形同嚼蠟,是為什麼?仔細覺察,把所有空白中心可能發出的嘮叨、催促、質疑、責難,寫下來、或者找朋友聊聊。
拿我當例子。經過幾次練習,我發現問題的核心,來自恐懼。
恐懼甚麼呢?組織大幅改組,伯樂、老同事,紛紛選擇離開。我覺得連能力超群的她們都無法接受的環境,我存活的機率很低。我自認能力遠不及她們。
這是個很有趣的心理制約。雞腿只是換了一隻到我碗裡,甚麼事都還沒發生,也許只是看起來不易啃食,我卻先被莫須有的焦慮擊垮,認為這隻雞腿自己一定吃不下。跟雞肋沒有兩樣。這不是發給我的肯德基。
真的是這樣嗎?當碗裡的主菜改變,是否需要這麼快就推翻整碗飯的適口性?
我的心理障礙還有另外一層,總覺得自己沒有喝過洋墨水,一定不能完美handle新的外籍老闆和同事。說給朋友聽,朋友仰聲大笑。他們後來跟我分享了幾場公司的國際會議,讓我見識甚麼叫完美的handle,講得多深奧根本不是重點,有些人甚至帶有濃重的口音,慢慢講、講清楚,能溝通就好。
第一個實驗我做了快兩個月,得到一個結論,雞肋只是我的藉口,因為害怕自己出醜、預設自己無能,所以畏縮在「這不是正確邀請」的大旗下,只想趕快逃走。
(2) 保持開放性和主動性,給自己機會觀察、敲門、感受
很多人類圖學長姐都會強調一個觀念,等待的策略,並不是被動傻等,甚麼也不做。我十分認同。但在環境、情緒交互作用之下,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把自己閉鎖,覺得既不是我的舞台,何必送往迎來。
這對二爻來說,也許是必要的保護機制。不過,我注意到,閉鎖,很快會形成雙向的封鎖。別人能夠輕易感受得到你的閉鎖。一個閉鎖的人,如何吸引邀請向你開放?
就像過去我寫過關於邀請的本質(
https://pse.is/4b3c8d),正確的邀請,欣賞、尊重、公平、獎酬,缺一不可。關鍵還在於開放。一個好的邀請,必然也會讓你感受到開放性。開放參與、開放探索、開放選擇、開放與之合作。
那麼你呢?你是否也有保持相對的開放性?在實驗裡,我越保持開放,越能接近改變中的全局。釋出越多主動性,越能媒合機會性。這是每個職場環境必備的條件,何不在現職上先練習到爐火純青?
這陣子,我必須習慣錯綜複雜的reporting line,過去一件很簡單的事,現在需要同時匯報好幾個單位。一開始,我真心覺得麻煩死了。沒有人告訴我這幾個單位的功能屬性是甚麼、他們之間存不存在利害關係、我也不清楚他們的作業習慣和偏好。
我只能先拿出投射者擅長的觀察功夫。保持對人與事的觀察,替自己敞開一扇對外的門戶,讓我有更通達的角度,來認識整個環境的變化。遇到那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交辦事務,我會斗膽打給完全不認識、地域坐落在另個半球的陌生同事,一一摸清眉目,去感受新任務的能量本質。
從這個實驗,我學習謹慎。謹慎看待邀請過期的議題,是因為怯懦、沒有自信,還是真的時不我予?
斷捨離之前,試著從不同角度、多探勘一點現況,該做時不逃、該問時出聲、該爭時聚精會神。然後身體會弄清楚,你和這個邀請之間的狀態如何。有沒有新的機會水乳交融。若有,算天上掉下來禮物;若沒有,心便再無懸念。
(3) 別把邀請限制在是非選項,永遠可以開放多選
身為一個2/4,RA說我們最好騎驢找馬,任何傭雇或情感關係都是。沒找到下個良人,宜以靜制動。
有一種狀況是,你拿到一些邀請,聽起來不錯,腦子裡免不了許多轉換風險的猶疑和算計。對,通常書上會說,這就是非自己,既遲疑,代表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也或者它根本就不是正確的邀請。
試試這樣想,為什麼要把職場的可能性,變成Yes or No的二元是非題?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讓你心動的邀請,可是暫時放不下現有職涯的規劃和現實的羈絆,有沒有可能,讓它擁有更多元的選項空間?這也是一種對於邀請的開放心態。若對方也保持同樣的開放,相信會為彼此帶來正確而雙倍的能量加乘。
我有個投射者朋友,就做了很好的示範。她是被業務耽誤的天生舞者,沒有她談不下的合作,而她始終心繫舞蹈。上半年,她有機會被舞團延攬,一圓未竟之夢。另一面,她也有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年邁雙親需要照顧。
思索了幾天,她決定和舞團提出另外的合作方案,比起招募一名舞者,朋友觀察到,現在舞團更需要一名手腕靈活的業務,協助媒合各界贊助,這恰好是她拿手的。她願意在目前的正職之外,義務幫忙,條件是希望舞團能夠為她保留兩年的舞者名額,讓她先完成對於家庭的承諾。
對方答應了。朋友賺取著麵包,懷抱著兩年之後翩翩起舞的夢。
俗語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這是因為我們只有站在自己的角度、往二元是非的方向來考量。
我們面對的,是獨一無二、只有一次的人生。很值得多開放一些選項給自己。只要你真心想,總會有變通與折衷的彈性。不要把邀請限制成零和遊戲。
實驗的這些日子,我有個很深的感觸。有的時候,我們不是在等待邀請,而是在等待自己準備好,以更成熟與優雅的質地,承襲恰如其份、適得其所的邀請。邀請不會遲來,只要自己就位。
期待你開啟實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投射者職場系列文章:
《投射者職場問答—4:歹路,母湯行》
《投射者職場問答—3:好邀請?壞邀請?》
《投射者的職場問答—2:等待的時候,該做甚麼?》
《投射者的職場問答—1:關於等待邀請,現在我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