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花錢可以克服拖延症,你願意嘗試看看嗎?我上了專治拖延症的線上課程 Virtue Map。這堂課教什麼?誰適合來上這堂課?讓我一一解答。
「Virtue Map 」是什麼?
Virtue Map 是一堂以「克服拖延症」為主題的全英語 E-mail 課程,購課後每天會收到 1 封信,連續 87 天,透過文字和圖片分享 24 種克服拖延症的工具。付費成為學員以後,還有「共學小組」的選項,不需再付額外費用即可加入。
收費:官網售價美金 $79.99,但通常結帳頁面會再有折扣。
課程內容在教什麼?
目前我上到第 63 天,前 10 天的課程主要分析個人行為模式、找出拖延的惡性循環,也會教拖延與自信心的關係,以及如何設計獎賞機制、減少自我批判。工具的部分我特別喜歡的有:Getting Things Done、80/20 法則、瑞士起司時間管理模型(Swiss Cheese Method)、人生平衡輪(Wheel of Life)。感覺得出來,部分課程有點原子習慣的影子。
幾乎每天都會有一些小作業,帶你回想、拆解過往的行為模式,並為未來制定可行的計畫。
Virtue Map 課程頁面:瑞士起司時間管理模型範例,將「做簡報」任務拆解,
再加入收桌子、喝水、洗杯子的小休息。
Virtue Map 有用嗎?
課程剛開始的幾周,我感受到很強的動力,對於手邊的案子都很積極執行,也能告訴自己要接受任務帶來的不適感,確實有改善我交稿的時程。但幾個月過去之後,又開始故態復萌,需要去複習過往的課程內容,提醒自己哪裡需要調整。
「共學小組」給我很大的支持,我被分配到跟來自澳洲和印度的兩位同學同組。我們每周開半小時的線上會議,回顧上週的進展,以及下週的目標。持續一個多月以後,我們開是變熟,能更敞開地分享自己的狀態。大家不批判彼此,都很尊重對方,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
整體而言,開始上 Virtue Map 之後,我每周花 30 - 40 分鐘上課,更全面地認識「拖延症」的成因。最大的改變其實是利用學到的技巧,建立對生活有益的習慣,我的冥想、每日步數、記帳、閱讀都有所進展。然而知易行難,最關鍵也最困難的——面對工作的拖延——改善速度相對緩滿。
上了 Virtue Map 之後,日常習慣的建立變得有效率,但工作上的拖延改善速度緩慢。
Virtue Map 的矛盾:需要自律
Virtue Map 就跟所有線上課程一樣,需要很大的自制力,像我購課已經 4 個多月,才上到第 63 天,還有 24 天的內容待消化。如果沒有「共學小組」的同學,恐怕自己一個人會更不容易完成。這樣的設計其實有些矛盾,因為會來上課的人本身就是拖延狂魔纏身啊,怎麼期待大家能自動自發上完課呢。
關於 Virtue Map 的爭議
購課前我沒有做太多研究,後來發現 Virtue Map 其實有些爭議。首先關於背後的製作團隊,只有留下 Philip Vénereau 的名字,搜尋後只找得到一個有 60 幾個粉絲的 IG 頁面,他有什麼背景可以來教這堂課?官網完全沒有解釋。其次,官網提到 Virtue Map 獲 New York Times 和 Business Insider 報導,但我找不到相關文章。
另外,Virtue Map 強調是針對每個人的拖延慣性客製課程,但網路上有人表示大家收到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Virtue Map 官網頁面的創辦人 Philip Vénereau,他有什麼背景可以來教這堂課?
我推薦 Virtue Map 嗎?適合什麼樣的人?
實際上過這堂課之後,我會推薦給喜歡自我探索、願意花時間寫作業的人。看完 E-mail 其實不需要很多時間,但真正有幫助的是思索作業給的題目、制定計畫、嘗試執行再修正。
即使你已經讀過很多拖延症、時間管理相關的書,但病情尚未好轉,我認為 Virtue Map 還是值得一試,因為課程的作業設計得很不錯,能夠直指問題核心,可以把 Virtue Map 視為一本「克服拖延症」的練習簿。
最後,Virtue Map 目前只有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