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課分享』直球對決你的工作焦慮-時間管理篇(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2024/3/26
  • 課程名稱:(線上課程)直球對決你的工作焦慮-時間篇
  • 作者:劉軒
  • 分類:個人成長類

  • 上階段提到拖延症可以使用未來目標導向型的思考來降低,假使你想像當來到工作計畫的截止日時,但事情卻沒有做完,一定會讓你非常焦躁,所有因為這件事被影響的人會對你很不爽,老闆的抓狂態度,這種歷歷在目的想像都可以刺激你做事更不拖拉,當然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正面的想像方式來激勵自己,當事情完成後有極大的成就感,獲得老闆的讚賞,額外的獎金以及不受打擾的假期,這也會激勵你更快把事做好,這些都是(未來目標導向)時間觀的利用方式。
  • 接下來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
  1. 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
  2. 打板儀式
  3. 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
  • 及時行樂猴(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有名的部落客Tim Urban在TED演講中所發明的詞,其實就是大腦的邊緣系統,這源自於人類在最早期的動物本能,這隻猴子就是我們對事情的直覺反應,遇到喜歡立刻去追求,碰到危險或困難則立刻逃避,他只在乎2件事easy and fun.;當後來人類逐漸完善大腦的開發,對事務開始有計劃,思考,管理,執行等長遠及較高階的行為,這是我們近百年來才逐漸開發出來的,它源自於大腦皮質,他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Rational Decision-Maker),但很顯然的,這2個系統常常起衝突,而通常都是及時行樂猴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但我們不可能把這隻猴子趕出我們大腦,所以如何掌控及時行樂猴很重要,不要任由他帶著我們隨意去玩,或去做當下感到愉快的放鬆娛樂,導致無法按時完成目標跟該完成的任務。
  • 遊戲化工作流程(Gamification)能滿足及時行樂猴的特性並可以加以訓練,但也同步達到我們的任務目的,他是一門近年來的心理學方面的學問,利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且避免拖延。他涵蓋了5個核心元素,清楚的任務、進度的視覺回饋、不定時的獎勵、逐漸提升的困難度、競爭比較。

清楚的任務:

每天文字創作且不少於200字

進度的視覺回饋:

利用部落客文字計數功能,隨時知道字數多寡

不定時的獎勵:

目前沒有,這得好好想想

逐漸提升的困難度:

預計每隔50天,增加200字,先暫定調到800字/天

競爭比較:

每隔30天,確認寫作的時間跟流暢度是否有提升,有沒有比之前進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人步入中年的時候,會開始更有一個未來目標的導向,刺激自己對人生的下半場規劃與想像,比如說退休後的生活,人要怎麼過完這一生,我想為孩子留下什麼等等,我只能說這段話百分百擊中我內心的想法,這就是我想要改變自己往未來目標去做努力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阿龜的生活雜記(24/3/24) - 跑步/馬拉松志工/蛀牙/沉迷網路小說
阿龜的工作雜記(24/3/23) - 當一個小小的管理階層(leader)小心得跟抱怨
一個有效的制定習慣的技巧:WOOP代表的是:Wish 願望、Outcome 成果、Obstacle 障礙、Plan 計劃。 利用WOOP技巧來養成我連續創作的習慣。
拖延症認真來說不是時間管理問題,是一個情緒管理問題,通常源自於負面情緒,像是焦慮、恐懼等等,當我們遇到一個艱難且高挑戰性的任務時,我們下意識會去不去理他,造成拖延,直到我們迫於必須在最後關鍵時刻必須完成它,才不得不去處理。
一日萬金石馬拉松志工的體驗分享(當天活動/心得)
當人步入中年的時候,會開始更有一個未來目標的導向,刺激自己對人生的下半場規劃與想像,比如說退休後的生活,人要怎麼過完這一生,我想為孩子留下什麼等等,我只能說這段話百分百擊中我內心的想法,這就是我想要改變自己往未來目標去做努力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阿龜的生活雜記(24/3/24) - 跑步/馬拉松志工/蛀牙/沉迷網路小說
阿龜的工作雜記(24/3/23) - 當一個小小的管理階層(leader)小心得跟抱怨
一個有效的制定習慣的技巧:WOOP代表的是:Wish 願望、Outcome 成果、Obstacle 障礙、Plan 計劃。 利用WOOP技巧來養成我連續創作的習慣。
拖延症認真來說不是時間管理問題,是一個情緒管理問題,通常源自於負面情緒,像是焦慮、恐懼等等,當我們遇到一個艱難且高挑戰性的任務時,我們下意識會去不去理他,造成拖延,直到我們迫於必須在最後關鍵時刻必須完成它,才不得不去處理。
一日萬金石馬拉松志工的體驗分享(當天活動/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並提供了克服寫作拖延症的方法和找到靈感的技巧。 (5/23寫的 下面有紀錄,前後真的修改了好久🥲 )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1.前半段都是在說一些拖延會造成人生什麼影響,不拖延的人,人生又有什麼幫助;但是看這本書就是想學該如何避免拖延,好像沒什麼必要。 2.作者剛好提到一個可以應用的行銷方式,在文案中,同時去強調利益及損失,讓人感受到比較後的落差會更有效果,此也稱為"對比效應";例如:只強調利益的說法:這是優惠活動的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並提供了克服寫作拖延症的方法和找到靈感的技巧。 (5/23寫的 下面有紀錄,前後真的修改了好久🥲 )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1.前半段都是在說一些拖延會造成人生什麼影響,不拖延的人,人生又有什麼幫助;但是看這本書就是想學該如何避免拖延,好像沒什麼必要。 2.作者剛好提到一個可以應用的行銷方式,在文案中,同時去強調利益及損失,讓人感受到比較後的落差會更有效果,此也稱為"對比效應";例如:只強調利益的說法:這是優惠活動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