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就在今天,我感受了那「一瞬間」 不管我們長多大,能力變多強,回到父母面前,在相處上多少都會有以前當孩子的影子。打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媽就是一個很嘮叨的人,不管帶著愛意的、責罵的,她很習慣用嘮叨來作為跟我溝通的工具,而我也習慣成自然。已經記不清從何時開始,只要她又開始嘮叨重複訴說一件事情,我是如何屏蔽我自己的感官,待她結束時,或在我的時空計時結束,我在悠悠地講一句:「妳說過了」來表達我想終止這回合。大概是天氣熱,加上生理期第一天,今天就感覺特別浮躁,當戲碼又開始上演,我沒等她說完就回:「好了,不要一直講重複的事情,好煩」結果她馬上臉臭安靜不說話,開始陰鬱起來,好像有一個結界在那裡一樣,氣氛凝重。接下來迎接我的情緒是後悔、內疚,很不好受,我腦中反覆重演、咀嚼剛剛的情節與文字,想釐清是哪個環節我開始不耐煩的,我望向她一眼,驚覺那一頭因為抗癌而停止染色的灰白髮,很真實,就在今天,我感受了那「一瞬間」媽媽真的老了。
人口老化也是一種國安危機 這不是危言聳聽,數字會說話,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2018年3月底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而國發會也推估到了2025年,台灣會成為「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會達到20%,到那時,每5個人台灣人就會有1個是老人。不只媒體,我們多少都聽過身旁的長輩說,他們那個年代景氣有多好,這些老人大多享受過台灣經濟起飛所帶來的「好處」,而台灣人普遍還是傾向將財富、資源世襲,老化加上少子化,世代經濟分配不均,階層間流動僵化,言論自由的台灣,使有些人在網路上仇視的毫無保留。年輕世代的被剝奪感更加嚴重,漸漸把台灣撕裂成兩個極端世界,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在這片土地上努力建構起的體制,財政、醫療、教育、國家競爭力等,未來可能將受到嚴重衝擊。
守護老人,是台灣人的共同功課 不管你喜不喜歡老人,老年人口的增長是事實,不是趨勢。學習和老人自在相處是我們的必修課,跨越世代隔閡,不僅是為了社會和諧,也對自己的人生功課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人其實面對歲月,都會有一種無力感,我們有一天也會變老,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禮記裡有一句話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達到國泰民安的境界之前要先「修身」,但談何容易,曾經的我因為缺乏知識,小時候歷經爸爸罹癌到過世的過程,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去消化這些情緒衝擊,整個家也因為照顧一個病人,每個人不得不脫離原來的社會角色,和所謂按照「正常」社會時間表下成長的人,提早面對了生離死別帶給人情緒上的翻騰,也領悟到「老得優雅、走得尊嚴」才是最好的善終。我想面對家人變老這件事情「溫柔對待、好好溝通」這些建議都是很淺層的,讀了心理學之後對「覺察」越來越敏感,除了顯性的媽媽的灰白髮之外,前面提及我事後腦中反覆重演、咀嚼事發的情節與文字,覺得她最近好像同樣的事情,重複的有點頻繁,還時常懷念過去生活的美好,這時學以致用發生的剛剛好,我聯想到讀過關於「記憶衰退」的章節。
人,首先是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 如果說人老了記憶會衰退,但卻又能夠將一件事情重複的又臭又長,這其中是有點貓膩吧?在心理學的領域中,將記憶分別為三種類別
1.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是感覺器官正在處理的信息的非常短期的記憶存儲,存儲信息的時間有限,通常不到一秒。
2.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STM):持續時間大約在 15 到 30 秒之間,容量約為 7 個項目,持續時間有限,存儲非常脆弱,信息可能會因分心或時間流逝而丟失。
3.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LTM):有些記憶能夠持續更長時間,數天、數週、數月甚至數十年。這些長期記憶中的大部分都在即時意識之外,但可以在需要時被吸引到意識中。
一開始人的記憶衰退,並非是全面性的,會是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例如打開冰箱卻忘記要拿什麼,忘記把鑰匙放在哪之類的,其實不只老人,有些年輕人也會。老人一直重複又臭又長的事情,是屬於「長期記憶」因為經過「反覆執行」,要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需透過一段時間的「重複」,其儲存在腦海中的時間可長至數月或數年,甚至終身不忘。所以人很可能會忘記昨天吃了什麼東西,但小時候學校發生的事情卻記得一清二楚。此外,鎂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 也是影響長期記憶的因素之一,例如親人去世時、車禍或新聞播報的重大事件,那一刻情緒上的震撼程度強烈,令人難以忘懷,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記憶,以至於記憶比其他記憶更深一些,並更能長期儲存在腦海中。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人,老是愛講戰爭、當兵或以前創業的過程之類的,那一段時期不僅長,且「重複」與「深刻。」
長輩總愛 美化過去,不一定是觀念老舊 因鎂光燈效應(flashbulb effect) 而創造了一個強大,且「看似」非常準確關於事件的記憶,但並不是「事件本身」。研究表明,大腦會去消除 DNA 中,使糟糕記憶繼續存在的表觀遺傳標記,也就是說大腦的生存機制,會把記憶中討厭的部分消除,保護我們生命的延續,留下愉快的部分。就像小時候天天上學,功課、考試被父母罵,但長大後,反而留在心中深刻印象的是遠足、運動會這種快樂的鮮明回憶。承接上述關於記憶的衰退,人會從最近的「短期記憶」開始遺忘,而每次重述一段長期記憶時,都會塑造(有時會重塑)它,使我們對事件的準確性越來越有信心,將其套用在老人身上,結果就造就了「老人會美化過去,否定現在」這樣的既定印象了。
運用「身體的記憶」來改善關係 「好了,不要一直講重複的事情,好煩」這是我回應我媽,又在上演重複的戲碼的對白。情緒對記憶的影響很大,能夠使我們銘記在心,但她在被打斷的「那一刻」並不會認知到是「因為我一直講重複的話,所以妳生氣」而進入到她內心的會是「不曉得為什麼,妳要生氣」的情緒,所以當場否定她,其實也沒有幫助。許多研究表明,結合「身體實際完成」的記憶,比較不容易遺忘。例如騎腳踏車、游泳、寫字等等程序化的運動。心理學上著名的聯想學習形式「經典條件反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是一種無意識或自動學習,在巴甫洛夫對狗的經典實驗中,中性信號是鈴鐺,自然發生的反射是對食物的反應是流口水。通過將中性刺激(聲音)與無條件刺激(食物)聯繫起來,最後只透過鈴鐺的聲音,就可以讓狗產生流口水的反應。我們也能利用「當長輩開始講以前創業的事情,就拿一杯茶給他」製造這樣的連結,運用身體的記憶,去強化印象,如此一來「已經說過創業故事」的這個記憶,就會跟「喝茶」產生配對,進而幫助他們自已想起來,已經說過的事情。
結語 在我們父母、祖父母那一代,大多並未接觸「情緒教育」,對情緒運作的迴路一無所知,以至於仍有許多大人,儘管有一顆炙熱的心,卻不知道如何表達情感。每個時代都有一個代表性的思想、風氣,因為缺乏溝通,也導致累積很多與下一代的心結,我們出生在一個資訊很容易獲得的年代,現在漸漸老去的她們也是,整天在群組發訊息的她們也在成長。已知生理上正在老去的她們,面對時代的改變,也會慌張會無奈,更怕被這代的人否定,心理上的衝突感很是強烈。我想,大多人對人生扮演的角色都有期待,但每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沒有人出生就會當父母、子女、配偶等,一定要先寬容,才有可能會改變。祝福大家在人生的必修課上,都能順利!
References
Çevik, M. Ö. (2014). Habituation, sensitization, and Pavlovian conditioning. Frontiers in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 8 , 13.
Conway, M. (2013). Flashbulb memories . Psychology Press.
Tyng, C. M., Amin, H. U., Saad, M. N., & Malik, A. S. (2017).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 on learning and memor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8 , 1454.
老後行為說明書:解讀父母最需要你了解的16種行為,讓相處和照顧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