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碎屑(2022.7.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庒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

﹝庒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日本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 庒司總一(1906-1961)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以日本時代的臺灣為敘事背景,當年轟動一時。小說女主角是臺日聯姻的五十嵐安子,在人物塑造上,其前進 ∕ 保守、平和 ∕ 勇敢之對立的和諧與統一,當為此著獲致成功的主因。而如何真正融入臺灣社會,認同安身立命的這塊土地,更是此書核心主題引人深思之處。

‧ 被殖民過的人,因為長期差別待遇,內心有著屈辱的陰影,甚至於會有孤兒意識,讓自己感到痛苦與自卑。(讀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有感)

‧ 關於現代性,現代主義之父波特萊爾譬喻,現代性具有一面永恆的臉孔,但它的另一面是瞬間。換言之,現代性兼具雙面性格,即:永恆 / 瞬間;完整 / 破碎;真實 / 虛幻;客觀 / 主觀。也就是說,一切都是對立的。而「自我否定」及「表現主觀感覺」正是現代性的主要特質。只是,現代性之瞬間、破碎逐漸成為現代性或後現代的主要論述,反傳統、解構、多元、歧義、放蕩不羈、晦澀不明則為其藝術追求的表現樣式了。

‧ 蘇東坡文風崇尚樸實,反對華麗堆砌的作品。林語堂《蘇東坡傳》形容這種虛華的文體,就像歌劇開場日老太太的臂上、頸上掛滿珠寶似的。此一譬喻何其生動。

‧ 讀林語堂《蘇東坡傳》,重看大學教科書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關於蘇軾的部分,其高度肯定東坡居士,說:「瞭解人生,也瞭解藝術。他覺得無論什麼事,都不能過走極端,一入極端,凡事都率然無味。他這種中庸哲學,使他在人生上得到了解脫,使他在許多痛苦悲傷中得到了人生意義的悟解。」所言誠然。

‧ 林語堂《蘇東坡傳》談及北宋黨爭,謂每一個革命黨未得勢之前都能顯出最大的力量和團結,一旦得勢根除反對派之後,就開始因內訌而分裂。於今觀之,誠先知也。

‧1920年代,海明威住在巴黎,有一次他去瑞士洛桑度假,妻子把他的原稿、打字稿和複印本全部夾在牛皮紙文件夾裏,放進箱子,想出其不意地帶到洛桑給海明威,讓他在山裏度假時可以作修改。未料箱子在巴黎的里昂車站被偷走了。妻子告訴他東西丢了時的模樣,海明威說從未見過任何一件事使一個人這麼難過。既然已成事實,海明威自我安慰,那些早期的作品丢掉了,對他也許不是壞事。於是,海明威重新開始創作小說,也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

‧ 關於杜斯妥也夫斯基,海明威在《流動的饗宴》提到,一直很難理解,這樣一個文筆拙劣到難以令人置信的作家,怎麼能如此深深地打動讀者呢?又説,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説裡有許多可信而不能信的東西,但其中有些情節真實到你讀了不得不信的地步;他寫出了人性的脆弱與瘋狂、邪惡與聖潔,以及賭博的愚蠢。妙的是海明威最信任的批評家龎德卻完全不讀杜斯妥也夫斯基。大家對於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極端好惡,由此可見一斑。

‧ 看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和《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其逼視人性、宗教情懷及家庭悲劇性,在在帶給讀者思想上的啓發與感動,但就小說藝術表現言,每多重複,予人累贅之感,不能夠說完全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86會員
1.4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為了強調是「最後一名」,有人會畫蛇添足,多此一舉說:「倒數最後一名。」可是,這樣不就成為第一名了嗎? ‧《假面的告白》是三島由紀夫的處女作暨成名作,藝術性強,但歌頌死亡,認為毀滅才是美的極致,呈現黑暗、邪惡、病態的心理世界。這樣異質的作品,美則美矣,畢竟缺乏淨化心靈、向上提升的力量,實在難以令人
Thumbnail
2025/04/27
‧為了強調是「最後一名」,有人會畫蛇添足,多此一舉說:「倒數最後一名。」可是,這樣不就成為第一名了嗎? ‧《假面的告白》是三島由紀夫的處女作暨成名作,藝術性強,但歌頌死亡,認為毀滅才是美的極致,呈現黑暗、邪惡、病態的心理世界。這樣異質的作品,美則美矣,畢竟缺乏淨化心靈、向上提升的力量,實在難以令人
Thumbnail
2025/04/15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出言反覆無常,令人不安,宛如天天坐雲霄飛車和海盜船,實在受不了。所謂「君無戲言」,不是嗎? ‧專家說:自拍是一種自戀現象,只有透過沉醉在自我的世界裡,才會對現實感到滿足。同意否? ‧原來,女生拉對方衣袖或衣襬,也是一種撒嬌。是嗎? ‧1980年代出品的CASIO太陽能家用電
Thumbnail
2025/04/15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出言反覆無常,令人不安,宛如天天坐雲霄飛車和海盜船,實在受不了。所謂「君無戲言」,不是嗎? ‧專家說:自拍是一種自戀現象,只有透過沉醉在自我的世界裡,才會對現實感到滿足。同意否? ‧原來,女生拉對方衣袖或衣襬,也是一種撒嬌。是嗎? ‧1980年代出品的CASIO太陽能家用電
Thumbnail
2025/04/09
‧川普上臺,狂言連發,全球股市隨之震盪。2025年3月31日,臺股狂洩逾9百點,為臺股歷年第四大跌幅。PTT股票板哀鴻遍野,頓時出現許多畢業文。沒想到,2025年4月7日,因川普大幅提高美國關稅,引起核彈級世界股災,臺股創下歷年最大跌幅,慘摔2,066點,這使得股民連〈心經〉創作文都來了,讓人看得膽
Thumbnail
2025/04/09
‧川普上臺,狂言連發,全球股市隨之震盪。2025年3月31日,臺股狂洩逾9百點,為臺股歷年第四大跌幅。PTT股票板哀鴻遍野,頓時出現許多畢業文。沒想到,2025年4月7日,因川普大幅提高美國關稅,引起核彈級世界股災,臺股創下歷年最大跌幅,慘摔2,066點,這使得股民連〈心經〉創作文都來了,讓人看得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Thumbnail
王文興不是適合略讀的作家。他以講究文字著稱,《家變》寫了7年,《背海的人》寫了25年。我自認不是慢讀的人,所以這篇文章不是嚴謹的文學評論,而是以一個偏愛略讀者的視角,思考王文興的作品是否能被當代人欣賞,討論的文本以長篇小說《家變》和短篇小說〈命運的跡線〉為主。
Thumbnail
教學或是寫論文,需要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或是某位台灣文學作家的事跡,可以查閱哪些書呢?除了葉石濤、陳芳明、劉登翰、宋澤萊等人編寫的台灣文學史相關書籍,以下提供三本書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教學或是寫論文,需要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或是某位台灣文學作家的事跡,可以查閱哪些書呢?除了葉石濤、陳芳明、劉登翰、宋澤萊等人編寫的台灣文學史相關書籍,以下提供三本書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到中國思想家的經典著作就避之唯恐不及?讓這篇文章來解除您的焦慮
Thumbnail
看到中國思想家的經典著作就避之唯恐不及?讓這篇文章來解除您的焦慮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Thumbnail
‧ 日本天主教作家遠藤周作最後鉅著《深河》(1923-1996),對天主教的唯我獨尊有所反省與批判,認為一神教與泛神教並非截然對立,其意義結構很值得深入探討。 ‧ 赫曼.赫塞《鄉愁》(1904 年)關於初戀的浪漫,令人讚嘆。他攀爬懸崖,冒著生命危險,摘下阿爾卑斯玫瑰的當年最後一株蓓蕾,放到情人住家的
Thumbnail
‧ 日本天主教作家遠藤周作最後鉅著《深河》(1923-1996),對天主教的唯我獨尊有所反省與批判,認為一神教與泛神教並非截然對立,其意義結構很值得深入探討。 ‧ 赫曼.赫塞《鄉愁》(1904 年)關於初戀的浪漫,令人讚嘆。他攀爬懸崖,冒著生命危險,摘下阿爾卑斯玫瑰的當年最後一株蓓蕾,放到情人住家的
Thumbnail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毛升:《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裹的歷史學景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Thumbnail
‧ 終於看了這本長久以來只聞其名的,灣生作家庄司總一長篇小說「陳夫人」(1940-1942),此著敘寫日本時代臺南望族陳家的故事,為了避免通俗,強調基督教教義以及日臺族群融合,作者寫得有些用力。但避免了殖民者的偏見,不能說是「皇民化」作品,殊屬難得。
Thumbnail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Thumbnail
入場時影廳裡四個步閥襤褸的老人家,互相攙扶走入片場,大概在繁華嘈雜西門的電影院實為少見。 是否電影裡的葉石濤與那群老人家是否是同時代的呢? 是否當年曾深受葉石濤為台灣文學的付出,而深受鼓勵創作文學呢?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