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日記】從結婚的意義,談到死亡自主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聆聽了一支Youtube,談論為什麼要結婚,身為一個沒有很想結婚的人,聽完以後其實有不少新的想法,其中談論到結婚與戀愛有一項很大的不同,就是:
賦予另一個人決定你醫療上生死、法律上財產的決定權。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結婚了,這個人就有權在你昏迷的時候,決定要不要急救、要不要安寧,當你離世,這個人也有權決定你的財產分配。
在聽之前,我現階段總認為結婚像是找一個合作夥伴,一個懂得尊重、一個足夠成熟的伴侶。
但我聽完以後,覺得或許結婚對象不只是合作夥伴,也同時是你的代言人。
所以我在自己的理想型清單上,加註了一條:
希望未來的那個他,在我昏迷之際,能夠尊重我的意願,放棄急救讓我走。讓我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然後帶著我的愛活下去。
我的想法是與其當個植物人,花費金錢拖著一口氣,也不能繼續享受人生,靈魂體驗早已在此終結,不如就早點接受現實,讓靈魂去下一段旅程。
當然,若我的伴侶有相同的想法,我會100%支持和尊重他的意願,至於決定施行後的難過、不捨,在我看來都是我的事情、我的私慾。
出於愛,我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慾,而拉著他讓他繼續承受痛苦。我寧可自己負起責任,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所以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我想我也會相當重視伴侶的情商和思想成熟度,真希望能找到一個有放手勇氣的人。
人生的體驗裡面,有無數次面對死亡的可能和機會,如果可以的話,我真的好想要安樂死合法,讓我們有權利決定在充滿尊嚴的情況下死去。
雖然這聽起來很反自然,但其實醫療延壽本身就是一件足夠反自然的事情了。
我認為醫療應該是減輕痛苦,所以如果已經年老到器官退化,對於生活品質和福祉造成影響不再快樂,那適時決定死亡是不是一種好事呢?
放棄急救,選擇安樂死,我覺得在死亡的自主權上似乎有共通點。但在法律和倫理道德上,也許還有一段路要走。
喔對了,如果有人反駁的時候,說「不可以,因為你的家人/親友會難過」,那這絕對是一種情緒勒索吧。
沒有人有義務要因為別人的情緒而活著,你活著只是因為想要活著而已,儘管出生看似不能自己做決定,但其實靈魂下凡投胎都是自由意志的結果。
再說個題外話,我在想人的一生會不會就是在尋找最棒的死亡的方式呢?
我指的不僅僅是肉體死亡這件事,而是死亡當下的Moment,包括了時機、情緒、記憶等等綜合一切,渾然天成、最棒的死亡。
以不後悔、不遺憾的離開為目標,是一種走向死亡的方式,
體驗過喜怒哀樂、擁有許多人生體驗的離開,是一種走向死亡的方式,
充滿恐懼、焦慮和抗拒的離開,是一種走向死亡的方式,
陷入昏迷、毫無知覺的離開,也是一種走向死亡的方式,
...
死亡這件事情,可以很正面,也可以很負面。
正因為無法預測死亡的時間,所以才要把握每一刻當下,在能力範圍內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想要吃東西就吃吧,想要買東西就買吧。
想要逃跑就逃吧,想要愛人就愛吧。
沒有什麼非得這樣不可,你不需要到一定年紀就得要做什麼事情,也不需要很多錢才能滿足你的慾望,每個人都有充足的生存資源。
善用資源物盡其用,為自己創造最多、最大的快樂吧。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ndi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同事(暫時稱她為千)擅長和精靈溝通,並且也可以跟指導靈連線,在我追問之下,她願意幫我們和指導靈溝通,於是我將其記錄下來,日後可以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分享。
5月底我聽了一場線上解釋催眠講座,時間大約1小時,催眠師用很快速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催眠是什麼,也為聽眾破除了很多既定的迷思。 而我記錄下了一部分的內容,放在這,希望能與你分享。
這篇,想記錄下我對於女性情慾與自慰的想法,希望能給我最愛的閨密們一些啟發,或許也可以給看到這篇文章的女孩們一點指引吧。
踏入身心靈的初始,並非直接一頭栽入動物溝通界,而是從對心理學的興趣開始。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大學期間接觸身心靈、心理學的一些關鍵時刻。
這是一個5/22的凌晨,在夢裡發生的3個故事。關於姐姐染疫、前男友復合、展現身體曲線,我試圖用學習過的解夢技巧,將其作為現實的療癒,去解讀夢境的意義。
這是一個關於24歲女孩子的自傳,回溯從9歲開始,因為身體界線被侵犯,而不知不覺開始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是為了接下來新的里程碑,寫下的自述。
我的同事(暫時稱她為千)擅長和精靈溝通,並且也可以跟指導靈連線,在我追問之下,她願意幫我們和指導靈溝通,於是我將其記錄下來,日後可以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分享。
5月底我聽了一場線上解釋催眠講座,時間大約1小時,催眠師用很快速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催眠是什麼,也為聽眾破除了很多既定的迷思。 而我記錄下了一部分的內容,放在這,希望能與你分享。
這篇,想記錄下我對於女性情慾與自慰的想法,希望能給我最愛的閨密們一些啟發,或許也可以給看到這篇文章的女孩們一點指引吧。
踏入身心靈的初始,並非直接一頭栽入動物溝通界,而是從對心理學的興趣開始。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大學期間接觸身心靈、心理學的一些關鍵時刻。
這是一個5/22的凌晨,在夢裡發生的3個故事。關於姐姐染疫、前男友復合、展現身體曲線,我試圖用學習過的解夢技巧,將其作為現實的療癒,去解讀夢境的意義。
這是一個關於24歲女孩子的自傳,回溯從9歲開始,因為身體界線被侵犯,而不知不覺開始自我療癒的過程,也是為了接下來新的里程碑,寫下的自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選擇與認命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往往習慣將選擇權交給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主導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積極體驗人生的旅程,包括快樂、悲傷、喜悅等種種經驗。建議大家多嘗試未曾體驗過的事情,以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婚姻需要精神上的共鳴,才能走向餘生。婚姻關係是否健康,不僅取決於初衷,也取決於磨合和共體五味人生的過程。
Thumbnail
有沒有發覺過了三十歲之後開始收到很多舊同學的結婚請柬?而自己過了三十歲之後就算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也覺得自己應該結婚?彷佛三十歲是一條結婚的死線。當你過了三十歲,身邊的家人就會不斷的去「關心」你的感情事。我自己當時也有一種趕死線的心態,離婚後才了解到結婚或是人生中的任何事也根本沒有死線這回事。
Thumbnail
本篇為影音筆記,來源➡️男生到底會不會想結婚?婚姻要有年限?原來男生這樣想 讓我們傾聽不一樣的婚姻觀 大家對於婚姻的想法,因著時代的變化,也有更多元的觀點出現,這是我相當喜歡的部分。原先不同於社會多數人的想法,可以被看見與討論,而不再是一言堂。 畢竟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適用於所有人的,而我也常常
Thumbnail
親密關係是一種修行,無條件的愛讓人覺得自己是被接納、有價值的人,但在關係裡有許多困境需要突破,如財務、溝通、親子等,作者認為不再等人來愛自己、並能真正愛自己才是親密關係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重要的是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選擇與認命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往往習慣將選擇權交給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主導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積極體驗人生的旅程,包括快樂、悲傷、喜悅等種種經驗。建議大家多嘗試未曾體驗過的事情,以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婚姻需要精神上的共鳴,才能走向餘生。婚姻關係是否健康,不僅取決於初衷,也取決於磨合和共體五味人生的過程。
Thumbnail
有沒有發覺過了三十歲之後開始收到很多舊同學的結婚請柬?而自己過了三十歲之後就算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也覺得自己應該結婚?彷佛三十歲是一條結婚的死線。當你過了三十歲,身邊的家人就會不斷的去「關心」你的感情事。我自己當時也有一種趕死線的心態,離婚後才了解到結婚或是人生中的任何事也根本沒有死線這回事。
Thumbnail
本篇為影音筆記,來源➡️男生到底會不會想結婚?婚姻要有年限?原來男生這樣想 讓我們傾聽不一樣的婚姻觀 大家對於婚姻的想法,因著時代的變化,也有更多元的觀點出現,這是我相當喜歡的部分。原先不同於社會多數人的想法,可以被看見與討論,而不再是一言堂。 畢竟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適用於所有人的,而我也常常
Thumbnail
親密關係是一種修行,無條件的愛讓人覺得自己是被接納、有價值的人,但在關係裡有許多困境需要突破,如財務、溝通、親子等,作者認為不再等人來愛自己、並能真正愛自己才是親密關係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重要的是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