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壓力調適]「責任太多我放不下…說不出口的累…」鬆綁100分魔咒!把責任還給別人讓自己更健康。

從5歲到50歲都有100分魔咒

「為什麼只考98分,再努力一點不就100分了嗎?」
「下次不能再犯一樣的錯誤了知道嗎?」
  你身上也有100分魔咒嗎?還記得小時候只要拿到100分,就能夠讓爸媽老師開心,自己好像也跟著開心,被鼓勵做到最好是應該的!但這個100分隨著長大越來越難拿。
個案:「治療師…我壓力好大…但我還有好多工作沒做…經費要核銷…不能麻煩同事…我有部屬要照顧…我爸媽最近身體不好…怕老婆擔心…還有小孩最近要考博士班…」
治療師:「不做的話會怎麼樣嗎?」
個案:「我不能不做…事情會很糟糕…我不敢想像我不做的話,再來會發生什麼事…」
治療師:「最壞的狀況會發生什麼事嗎?」
個案:「我不知道…也不敢去想…(沉默)…我是不是太累了?」
治療師:「對,你太累了,而且你自己不知道。」
  從5歲到50歲我們都在追求100分,凡事不能有任何犯錯,腦子裡總是在想著如何避免下次再發生,這個咒語陪著我們長大,在給我們強大力量的同時,也壓垮自己的心而讓身邊的人更是擔心、憂心、痛心。
  為什麼明知道自己很累了卻總是無法放心呢?在案例中我們發現對話關鍵:「我不知道…我不敢想像…」有時候事情並不一定如我們想像的糟糕,但我們內心的擔憂會讓這個恐懼被無限放大,甚至沒真的想過發生後的現實,我們真正擔心的不是事情一發不可收拾,而是對自己的譴責,不允許自己是一個沒盡到責任、沒拿到100分不完美的小孩。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是身體累倒了,但心卻完全沒感覺。

適當的責備他人讓自己更健康

  出錯時讓人最矛盾的通常是「要怪別人」還是「怪自己」?不同心理學派中「責備他人」在某些程度上比「責備自己」相對健康。生活永遠沒有人能完全無犯錯,甚至會發現世上絕大部分的是非對錯端看立場,幾乎沒有真正的100分答案,我們都在追求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讓自己壓力過大,為了平衡這些壓力來讓我們舒服一點,責任的歸咎是維持自己價值感的關鍵。
  責備自己就像是雙重傷害,現實生活譴責一次自己後,心靈上仍不放過自己:「是我的錯…是我不夠好…都是我害的…別人會怎麼看我…我真的好糟糕…」現實與心靈壓力夾擊,會讓我們對自我的價值感產生懷疑,自信心也隨之下降,常常漂流在「別人都說我很棒…但我自己不覺得自己好」的心情,這樣的「自我認同」並不穩定也對生活有影響,比如很容易感覺到累,需要花多時間能量來讓自己安心,讓自己總是保持在良好的狀態,身心都無法放鬆。
  如果常常覺得生活總是很累而犯錯,全世界的人都能怪你,只有你不能怪你自己。

做太多反而讓別人沒機會成長

  受100分魔咒所苦的人最常「做太多」,因為追求完全從小能力相對很好,什麼事都能做也肯做,導致身邊的人都很喜歡他,相處讓人安心也會依賴他,這種感覺其實跟毒藥一樣令人無法自拔,自己在受到肯定的同時也會覺得壓力,擔心沒做好會讓別人失望。
  久了進入循環越做越多,別人根本不用做事也不用成長,所以當遇到問題時「沒有自己來就不放心」、「不意思麻煩別人」、「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不斷透過忍耐來應對生活,想獨自一個人處理所有的事情,當壓力到極限後就會累垮甚至還自責,產生強烈的不安與孤立感,身邊的人更是焦急不知道該怎麼幫忙才好。
  「做太多」往往會把所有的事都做完,使他人沒事做而無法成長,適當的信任他人不僅能給對方成長的機會,讓他人理解自己是需要休息的,輕鬆一點的同時關係更親近。

不當個100分的機器人

  100分魔咒如同嚴父嚴母,讓我們獲得良好的能力與成長,邁向想要的生活,成為一種強大的生活信念!它讓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但該不該鬆綁它呢?相信每個100魔咒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也沒有真正的100分答案
  唯一能確定的是,如何與這位心中的嚴父嚴母溝通共存,該休息時就休息、該擺爛時就擺爛,該把責任給誰就給誰,該放鬆就放鬆,真實接受自己的感受與情緒,身邊的人才有機會認識你!讓自己不像個100分的機器人。
圖:蔡博堯 心理師
文:蔡博堯 心理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心裡話很珍貴,慢慢地說、緩緩地說,好好的說,傳達給我們身邊重要的人,更是說給自己。共同探索人們心裡的酸甜苦辣,一起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