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自我責備的生活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花了很多時間練習不要責備自己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可以發現當自己沒有做到,或徹底失敗,或在路上絆倒時

都會聽見一個聲音告訴自己

你真丟臉,你真蠢,你到底在做什麼

而那個聲音說出來的話語會因人而異

這些通常都來自於兒時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聲音

但過往的經歷、身邊人的耳語、信念等等

那都可以不是自己。

ʕ•̫͡•ʕ•̫͡•ʔ•̫͡•ʔ•̫͡•ʕ•̫͡•ʔ•̫͡•ʕ•̫͡•ʕ•̫͡•ʔ•̫͡•ʔ•̫͡•ʕ•̫͡•ʔ•̫͡•ʔ

但突然的遏止那些念頭佔有自己不會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那就好像再一次的告訴自己

有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現在的我不會說這個方法是最好、最有用的

但我還是在這裡記錄下我現在的做法:

  1. 觀察第一時間自己做出的反應並記錄下來。那種觀察,是不帶批判的觀察,只是將感受到的紀錄下來。
  2. 深入探索那種反應,在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感受是在什麼時候?身邊有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自己知道那是出於他人或環境文化,而不是自己就是如此。並讓長大的自己,回到那時,用使自己更富彈性的話對自己以及身邊的人說說話。
  3. 讓自己接收新的信念閱讀在這裡就會是很方便的選擇

謝謝看到這裡的你們

來聚集一些新的信念,留下使自己成長的關鍵信念吧( ^ω^ )

我的:眼前的事物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雖然有一種將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的感覺,但這也代表我可以改變現況,維持現況,也會令我有動力去創造我所想要的。


來按按愛心❤️按下追蹤以及分享給你的朋友👐

也歡迎留言分享討論或是其他☺️

開放小額贊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糖綠茶的沙龍
19會員
62內容數
在一路上最幸運的就是開始閱讀,而我主要就是想分享我所閱讀到的內容,還有自己的經驗。 志在讓不喜歡閱讀的人也可以稍微接觸到書本的內容,以及成為推幣機的其中一枚硬幣。 雖然只是一點,但依舊是使他人開啟自己轉變之路的一臂之力。 當然最終受益的還是我自己,在書寫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緒,接觸更多,反思更多。
無糖綠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2
最近在學校報名了一系列關於情緒的課程,第一次參加關於情緒的實體活動,除了需要和人互動,也讓頭腦以新的方式接觸自我成長的課題,過程中更是沒時間做筆記,完全只能投入的體驗,因此當作分享,也當作我自己的回憶筆記,讓我向你們介紹和體驗這個活動吧! (一)辨認自己的負面情緒 先從以下的情商情緒儀表的左半邊
Thumbnail
2024/10/02
最近在學校報名了一系列關於情緒的課程,第一次參加關於情緒的實體活動,除了需要和人互動,也讓頭腦以新的方式接觸自我成長的課題,過程中更是沒時間做筆記,完全只能投入的體驗,因此當作分享,也當作我自己的回憶筆記,讓我向你們介紹和體驗這個活動吧! (一)辨認自己的負面情緒 先從以下的情商情緒儀表的左半邊
Thumbnail
2024/02/01
不知道各位在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路上有沒有遇過這種人,他們會以諷刺、譏諷、懷疑的態度來面對你以及你正在學習的事物。 那這時候的我們可以如何去應對以上這些情況? 這裡有我自己的兩大原則 不要給自己放棄的退路 不要藉由他人獲取自信 不論是因為自己的主動分享,或是不自覺中將學習到的付諸在
Thumbnail
2024/02/01
不知道各位在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路上有沒有遇過這種人,他們會以諷刺、譏諷、懷疑的態度來面對你以及你正在學習的事物。 那這時候的我們可以如何去應對以上這些情況? 這裡有我自己的兩大原則 不要給自己放棄的退路 不要藉由他人獲取自信 不論是因為自己的主動分享,或是不自覺中將學習到的付諸在
Thumbnail
2024/01/22
這裡的獨處指得是連內心也只想著自己,只想著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發揮自己,或者創作,將內心的想法轉換為文字,繪畫,跳舞,歌唱,冥想甚至是亂吼亂叫,拳打腳踢等等,而滑手機,看劇,在這裡不算在我珍視的內容。 滑手機以及看劇的時間體感時間很短,雖然感覺才過一陣子,但實際上已經三、四個小時過去了,而創作雖
Thumbnail
2024/01/22
這裡的獨處指得是連內心也只想著自己,只想著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發揮自己,或者創作,將內心的想法轉換為文字,繪畫,跳舞,歌唱,冥想甚至是亂吼亂叫,拳打腳踢等等,而滑手機,看劇,在這裡不算在我珍視的內容。 滑手機以及看劇的時間體感時間很短,雖然感覺才過一陣子,但實際上已經三、四個小時過去了,而創作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都在不苛責自己的路上學習著
Thumbnail
我們都在不苛責自己的路上學習著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Thumbnail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責備使自己成了關係中的被害者,都是因為我,對方或事情才會如此吧! 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延伸出受害者情緒 要找出自己能負責的部分,而這時要使用理性來看待事件的發生。 藉由觀察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在自己的故事裡都可能是受害者,但在那之後,你選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是人品跟性情的展現。󠀠
Thumbnail
每個人在自己的故事裡都可能是受害者,但在那之後,你選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是人品跟性情的展現。󠀠
Thumbnail
今天這篇來談談關於「抱怨」這件事,半年多前由於我的原生家庭發生了一些讓人感到兵荒馬亂的突發事件,事件發生的剛開始,家人間開始互相指責對方導致今天事件發生的「對錯」,我在這個事件中的前幾個月無意識陷入了「抱怨」的氛圍裡面。
Thumbnail
今天這篇來談談關於「抱怨」這件事,半年多前由於我的原生家庭發生了一些讓人感到兵荒馬亂的突發事件,事件發生的剛開始,家人間開始互相指責對方導致今天事件發生的「對錯」,我在這個事件中的前幾個月無意識陷入了「抱怨」的氛圍裡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