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適應]「是我的問題還是別人?我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呢?」心理師談年輕人初入職場的擔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是誰找的麻煩?

「心理師,我覺得主管好像都在針對我,故意找我麻煩!」
   社會新鮮人剛踏入職場的大部分都非常艱辛,抱著美好的工作想象對未來充滿幹勁,希望能找到一個舞台好好發揮自己的能力,賺錢照顧自己與家人,如果是一輩子的就太讚了!根本撿到人生的寶。經歷千百面試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滿意的位置,感覺這是一個很適合自己的地方,到職後才發現怎麼都跟原本想的不一樣呢?

  年輕人(甚至有一定資歷的社會人)初入職場時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要告訴自己做得到,一方面又會擔心自己不夠好,揉捏在自我肯定與他人眼光之中,心情起伏大,尤其主管如果比較強勢或權威,就會覺得想法被否決!到底遇到這種價值感在「自我」與職場「他人」間擺盪的不舒服,是怎樣的心理機制又該怎麼適應呢?

新鮮人常見的困境「自我價值感」混淆

  沒有主管肯定而缺乏自我價值感,是社會新鮮人適應不良最常見的一種心情,通常都是很混淆難看得清楚的,常被簡化成人際相處不好、工作表現差或是工作不適合自己,而要不要離職之前,把價值感釐清能幫助自己做出更縝密的選擇。

  價值感有很多種,人際價值、工作價值、自我實現價值、自我成長價值等,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層面,通常這個層面是自己比較有優勢的,比方說小美人緣很好,擅長與同事建立關係,因此會重視每天上下班與同事能開開心心的相處合作,就會覺得很充實滿意;而小華本身是宅宅不拿手與人交際,卻對程式設計等有很好的天賦,因此很重視每天有沒有把電腦程式bug修正,來評估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看每個人有沒有往自己原訂的目標走,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必須是「自己設立且滿意」的才會有用,不然身邊的人怎麼鼓勵都還是會覺得自己做不好,缺乏自信等。例如小美很喜歡跟人互動但對企劃沒有太大興趣,即便主管再怎麼給小美鼓勵,小美仍是擔心自己做不夠好,覺得主管只是很貼心在安慰自己;小華害羞不敢與人親近,即便同事再怎麼跟小華釋出善意或跟小華說大家都很喜歡他,小華依然會覺得自己人際互動很差,感覺很尷尬。

  而當自我需要的價值感在工作中沒有被滿足時,就很容易讓情緒敏感起來,在與環境或是他人互動時產生很多投射,像是小美為人際價值的需求,想跟主管當好朋友,但主管只重視工作成果不會接受小美的善意,小美就會覺得主管在為難自己,好不講情面,把「工作成果和人際關係」混在一起,覺得主管一定是不喜歡自己才會刁難自己工作,失去一個客觀判斷工作表現的位置,也很容易在當中開始負向循環,每天上班都不開心開始想離職。

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價值感建立在進到職場的初期有一個很大的黑沼澤是「我的問題還是主管的問題?」,我們最不舒服的關鍵在於,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沒受到肯定與回報,但仍是尊重前輩經驗所給的意見,但這些意見卻又牴觸我們整個人的價值觀,當兩者混在一起時,會同時攻擊自己與攻擊他人,花費的力氣是平常的好幾倍,攻擊他人顯得自己好像太自大,攻擊自己也,自然又累又疲倦,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遇到困難時我們會習慣思考兩個方式,是別人改變還是我改變?而要求他人改變往往會比自己主動改變來得費力,心理治療中常常有人會問:「心理師我要怎麼讓主管改變?我要怎麼讓同事改變?」我會反回去思考:「那怎麼做才能讓我們願意改變呢?」,通常案主都會先火大一番:「難道他們都沒問題不需要改變嗎?我就要這樣忍耐下去嗎?」

  人們要面對自己能力上有限制比攻擊他人往往需要勇氣,情緒消化過後,開始能有機會探討如何提升自己來走得更長遠。從自己先改變不是向主管或環境低頭,拋下自己對工作的初衷沉淪於職場現況,默認環境文化不符合自己的志向選擇認輸,而是試著從消極匱乏的資源裡,找到現階段最能脫離困境的方法。

  新鮮人最大的困境是在能力、資歷、自我瞭解都仍處於相對匱乏的階段,需要時間滋養與長出自信,相對需要更多主管的認同來衡量自己做得好不好。而若主管的價值感概念與我們的優勢或特質不同時,就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例如只看績效的主管遇上人際高手小美,兩者價值感概念不同,小美就很容易在主管嚴厲的態度下一再受挫。

  我們能做的是拓展自己的價值感方向,讓價值感建立可以更多元,除了擅長的部份外也發展其他部分,像是小美的人際價值感已經很充足,就能拓展到工作價值感、自我成長價值感等。當一條路徑受困時,嘗試走出其他的路徑,不僅能讓自我能力提升,也能在困境中脫矛,舒緩困在價值感認同與組織文化或主管不契合的不舒服狀態。(但若組織文化確認不是適合自己的,請離職讓自己過得更充實。)

榮格心理學觀點協助我們「與職場相愛」!

  許多來諮商的案主除了社會新鮮人能有更多元的討論外,思考後都有能力給自己答案,關鍵就是「一口氣過不去」,好像我妥協或改變就是承認自己做不好或是輸了。

  其實在榮格心理學觀點中,人性都是多元而立體的,許多面向的能力都可以長出來,自我價值、職場文化、工作初衷等其實都不衝突,重點是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與條件,選出一個自己滿意的答案,只要自己與自己的條件談得攏氣就會消不少,困擾與衝突也會降低許多。

  與其糾結職場適不適合自己,倒不如思考自己有與現在的職場相愛嗎?當自己想做的與職場相符時,才能走得長久長遠長樂。如果只是以金錢為出發點,那認命當一台賺錢機器會讓我們舒服不少。

圖:蔡博堯 心理師

文:蔡博堯 心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博堯諮商心理師
80會員
35內容數
心裡話很珍貴,慢慢地說、緩緩地說,好好的說,傳達給我們身邊重要的人,更是說給自己。共同探索人們心裡的酸甜苦辣,一起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2024/03/14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2024/03/14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2024/03/09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2024/03/09
「不要想太多啦,輕鬆過日子就好~」 「為什麼要鑽牛角尖呢?把煩惱放下人才會快樂~」 「可不可以不要想那麼多?久了真的很煩欸!」   真羨慕單純的人!如果可以,誰喜歡想太多? 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或多或少都曾有過上面的情形,從小就被說「容易想太多」、「愛鑽牛角尖」、「小劇場很多」
Thumbnail
2024/03/0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2024/03/01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3到5年,是你在職場的「探索期」,在這段時間,你會尋求認同的對象,也會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這個過程會決定你覺得自己在哪些領域擁有優勢,以及自己適合在怎麼樣的環境工作,在「職場探索期」這個階段,你需要擁有與上位者或權威者相處或合作的能力。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3到5年,是你在職場的「探索期」,在這段時間,你會尋求認同的對象,也會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這個過程會決定你覺得自己在哪些領域擁有優勢,以及自己適合在怎麼樣的環境工作,在「職場探索期」這個階段,你需要擁有與上位者或權威者相處或合作的能力。
Thumbnail
前言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能力。調整心態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情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下將探討幾個方法和舉例,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和情緒認知。 自我接納 覺察跟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和過程中的挑戰,是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Thumbnail
前言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管理能力。調整心態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情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下將探討幾個方法和舉例,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中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和情緒認知。 自我接納 覺察跟意識到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和過程中的挑戰,是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Thumbnail
最近靈感有點薄弱,偶爾有一些想法訊息出現,但好像沒有足夠的後勁可以鋪展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於是決定轉換一下文章的風格,簡單的分享一些發現跟想法,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樣比較輕鬆的風格~
Thumbnail
最近靈感有點薄弱,偶爾有一些想法訊息出現,但好像沒有足夠的後勁可以鋪展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於是決定轉換一下文章的風格,簡單的分享一些發現跟想法,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樣比較輕鬆的風格~
Thumbnail
是誰找的麻煩? 新鮮人常覺得主管在找自己麻煩,受困於找不到方式因應 在自我與他人的價值感間被拉扯而不舒服 不確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該怎麼辦才能從工作迷惘中脫困呢
Thumbnail
是誰找的麻煩? 新鮮人常覺得主管在找自己麻煩,受困於找不到方式因應 在自我與他人的價值感間被拉扯而不舒服 不確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該怎麼辦才能從工作迷惘中脫困呢
Thumbnail
做為一名員工,被雇用與錄取時就像被老闆、被主管認可了,被認同的感覺真的很棒,這樣的心情也會增加我們的自信心,進而產生了我是這個群體一份子的歸屬感 然而若為了這份認同與歸屬感,需要壓抑、忍耐、迎合讓人感到不適的言詞話語時,很可能會讓我們自己產生壓力、憂鬱、心情低落甚至自我懷疑
Thumbnail
做為一名員工,被雇用與錄取時就像被老闆、被主管認可了,被認同的感覺真的很棒,這樣的心情也會增加我們的自信心,進而產生了我是這個群體一份子的歸屬感 然而若為了這份認同與歸屬感,需要壓抑、忍耐、迎合讓人感到不適的言詞話語時,很可能會讓我們自己產生壓力、憂鬱、心情低落甚至自我懷疑
Thumbnail
「我一直加班,週末都去,別人的事我也做,所以孩子、老公,我沒辦法陪他們」 「但我心裡知道,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很怕被公司辭掉,很害怕失去這個工作,我就沒辦法給家裡、給爸媽錢了。」 她卡住這個議題已經10年,從開啟這份工作,這個恐懼就一直揮之不去。 她怕了半天會沒有工作,但事實上她是不會被裁員的公務
Thumbnail
「我一直加班,週末都去,別人的事我也做,所以孩子、老公,我沒辦法陪他們」 「但我心裡知道,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很怕被公司辭掉,很害怕失去這個工作,我就沒辦法給家裡、給爸媽錢了。」 她卡住這個議題已經10年,從開啟這份工作,這個恐懼就一直揮之不去。 她怕了半天會沒有工作,但事實上她是不會被裁員的公務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Thumbnail
有一件令我很困擾的事情,在最近。 我想,如果做心理測驗的話,應該算事事不順。 常常都覺得,心情很好,一天都是好的開始,這陣子,覺得不管多努力讓自己開心,一踏進公司,整個人就是不對勁。  有些事情,好像只能靠自己解決。 【厭倦】,應該是目前最能表達我整體狀況的詞。 說實在的,我並不認為我在工作上特別的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Thumbnail
我漸漸覺得不舒適是職場菜鳥一定會有的感受,只是這種不愉快的感受來自於哪裡才是需要被釐清的部分!我很清楚我要一份工作不完全可以讓薪資左右我成為自己性格裡無法坦誠愛著的那種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並非因為慈善事業或教育產業會比科技業更加有意義或充滿慈愛,工作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Thumbnail
幾乎畢業生,都會從家人、朋友聽聞社會潛規則及心法,但這些對涉世未深的小大人,只是徒增擔憂與困擾。比起職場的千姿百態,或許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本來的樣貌,在複雜社會裡存活下去。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Thumbnail
你常被說情緒化嗎?你有想過自己的情緒為什麼總是起伏那麼大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