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書籍大綱可以這樣用!分享給想寫書或是系列文的人,用書籍大綱測試內容是否滿足讀者需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覺得書籍大綱 (Table of Contents)在整本書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除了讓讀者拿來快速瀏覽,其實對作者的用處也是非常大的。這篇文章是《Write Useful Books》的第三篇讀書心得,這個章節我學到 3 個很意思的概念-如何用書籍大綱測試讀者,幫助自己寫書。
這個概念也很適合想寫系列文的朋友,如果你想在部落格上開始練習寫長文,也可以試試這篇文章說的技巧。

概念 1 : 列下書籍的大綱時,盡可能列出詳細的敘述

書籍大綱可以用來測試「內容是否符合讀者的需求」。
我在看書前都認為:「大綱」只是讀者用來檢索目錄用的。但是作者 Rob Fitzpatrick 卻不這樣認為,他說 : 如果把章節名稱列的詳細一點,讓讀者一目了然的話,讀者更能判斷書籍內容是不是他想看的。例如比較下面兩個章節名稱:
  • 不詳細版:【決定寫卡片的主題】
  • 詳細版:【寫卡片的第一步驟:決定與列出我要收集哪個主題的資訊 (只寫下自己最在意的想法,勇敢放棄不需要的)」】
在早期階段,多一點解說文字的大綱其實就是一本小書,可以讓測試讀者了解這本書想要表達的核心概念。

概念 2 : 掌握每個章節節奏的方法,紀錄與觀察章節的字數

你應該也有這樣的看書經驗:有些段落超有價值、有些段落廢話太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沒有刻意安排段落的內容長度。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在書籍大綱上,替每個章節紀錄字數 (word count),看看哪些特別短或特別長,能夠診斷章節的內容是否有持續提供讀者價值。例如:
  • 章節 1 (500 字)
  • 章節 2 (400 字)
  • 章節 3 (1500 字)
  • 章節 4 (400 字)
  • 章節 5 (200 字) 誒!章節 3 特別長、章節 5 特別短,這兩個章節必須平均一下。
只要讓文字數量盡可能保持平均,文章的步調看起來就平穩多了。

概念3 : 在書籍的一開頭,就趕快交付價值

非虛構類書籍不必講太多廢話,趕緊進入書籍正題!
可以檢查 3 個地方:
  1. 精簡前言:刪除過長的作者介紹、自傳、前言
  2. 先說重點:先把對讀者真正有用的內容放最前面,後面再補充理論或脈絡說明
  3. 不要賣關子:如果整本書籍就只想傳遞一個重要的大概念,在一開始就告訴讀者
我看到這邊就好奇了:那刪掉的文字該如何處理?
作者建議:可以開一個新檔案,把刪除的文字、章節全部丟進去,之後寫行銷文、書籍文案的時候可以再利用。
看到這裡,我就趕緊替《使用 Obsidian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擬一個書籍大綱出來。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看看下方的 Notion 連結~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 訂閱電子報 加入 700+ 學習愛好者的行列,每週 1 個學習行動建議!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是《Write Useful Books》的第二篇讀書心得,內容分享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第二個大重點-如何寫書籍的標題與介紹書籍的文案。主要有 3 個小重點:(1) 如何寫出好書名 ? (2) 如何寫描述使用者痛點的文案?(3) 如何寫書籍介紹?
這本書主要在講如何寫出一本對讀者真的有用的實用書籍, Amazon 上高達 4.7 分(315 則評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從寫書的早期就邀請讀者加入,讓他們陪著你把書一起完成。 這個概念跟軟體開發實在太相似了,Fail Early and often,早點驗證哪些想法不可行、早點修正書籍方向。
這篇文章寫給想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人。因為多數人都會在同一個軟體中使用多種筆記方法,很容易讓檔案最後攪和在一起。我會分享 ACCESS 分類法,可以讓你的筆記檔案不再混亂。
推薦一場 33 分鐘的好演講,主題是「個人創作者最好的投資與行動就是寫作」。演講人是國外高產創作者 Sean McCabe,他每天平均會寫 6000–8000 字,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 (Writing) 。這場演講他會分享在網路上寫作的好處及常見的心魔處理方式。
經營電子報是一件有趣、又能讓自己成長飛快的 Side Project。這篇文章啟發於 10+1 電子報的作者 - Rishikesh Sreehari,我也想分享自己電子報的寫作流程。如果你想經營電子報卻不知從何開始、或是正在經營電子報但想看看新的寫作流程,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自己寫電子報也快要滿一年了,一開始對內容怎麼寫完全沒概念,現在已經逐漸摸到了方向。凡事都可以更好,我想到那不如來整理一下自己訂閱的電子報吧!我訂了超過 20 份電子報,目前僅留下 15 份最棒的。仔細分析後發現寫作形式可以分為2種:「策展型」和「創作型」。我會稍微介紹這些電子報後再分享我的想法
這篇文章是《Write Useful Books》的第二篇讀書心得,內容分享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第二個大重點-如何寫書籍的標題與介紹書籍的文案。主要有 3 個小重點:(1) 如何寫出好書名 ? (2) 如何寫描述使用者痛點的文案?(3) 如何寫書籍介紹?
這本書主要在講如何寫出一本對讀者真的有用的實用書籍, Amazon 上高達 4.7 分(315 則評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從寫書的早期就邀請讀者加入,讓他們陪著你把書一起完成。 這個概念跟軟體開發實在太相似了,Fail Early and often,早點驗證哪些想法不可行、早點修正書籍方向。
這篇文章寫給想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人。因為多數人都會在同一個軟體中使用多種筆記方法,很容易讓檔案最後攪和在一起。我會分享 ACCESS 分類法,可以讓你的筆記檔案不再混亂。
推薦一場 33 分鐘的好演講,主題是「個人創作者最好的投資與行動就是寫作」。演講人是國外高產創作者 Sean McCabe,他每天平均會寫 6000–8000 字,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 (Writing) 。這場演講他會分享在網路上寫作的好處及常見的心魔處理方式。
經營電子報是一件有趣、又能讓自己成長飛快的 Side Project。這篇文章啟發於 10+1 電子報的作者 - Rishikesh Sreehari,我也想分享自己電子報的寫作流程。如果你想經營電子報卻不知從何開始、或是正在經營電子報但想看看新的寫作流程,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自己寫電子報也快要滿一年了,一開始對內容怎麼寫完全沒概念,現在已經逐漸摸到了方向。凡事都可以更好,我想到那不如來整理一下自己訂閱的電子報吧!我訂了超過 20 份電子報,目前僅留下 15 份最棒的。仔細分析後發現寫作形式可以分為2種:「策展型」和「創作型」。我會稍微介紹這些電子報後再分享我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得更深刻見解和提升寫作質量的讀者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巧。這種方法能高效精選和整理你從閱讀時獲得的想法,同時幫助你更加聚焦於重要的觀點。接下來的內容將揭示如何利用這一預寫作技巧,讓每次閱讀都充滿價值。 步驟1 - 選擇與記錄關鍵想法:當你在閱讀時遇到啟發性的句子或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對於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你,手寫書目卡不僅是一種預寫作技巧,更是一個高效率的工具,幫你精選和整理閱讀中獲得的寶貴想法。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那些追求深度學習和有效寫作的人士。手寫的過程,雖然費時,卻能讓你的思維更加聚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深化你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利用書目卡聚焦觀點的三
對於那些渴望從閱讀中獲取更深刻見解並提高寫作質量的人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個強大的預寫作技巧。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精選和整理閱讀時的想法,還能夠增強思考的深度和寫作的結構。如果你希望使你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並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手寫書目卡值得一試。下面是三個關鍵的理解,解釋了為什麼這個方法如此有效。 理解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得更深刻見解和提升寫作質量的讀者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巧。這種方法能高效精選和整理你從閱讀時獲得的想法,同時幫助你更加聚焦於重要的觀點。接下來的內容將揭示如何利用這一預寫作技巧,讓每次閱讀都充滿價值。 步驟1 - 選擇與記錄關鍵想法:當你在閱讀時遇到啟發性的句子或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對於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你,手寫書目卡不僅是一種預寫作技巧,更是一個高效率的工具,幫你精選和整理閱讀中獲得的寶貴想法。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那些追求深度學習和有效寫作的人士。手寫的過程,雖然費時,卻能讓你的思維更加聚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深化你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利用書目卡聚焦觀點的三
對於那些渴望從閱讀中獲取更深刻見解並提高寫作質量的人來說,手寫書目卡是一個強大的預寫作技巧。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精選和整理閱讀時的想法,還能夠增強思考的深度和寫作的結構。如果你希望使你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並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手寫書目卡值得一試。下面是三個關鍵的理解,解釋了為什麼這個方法如此有效。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