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環抱著你我的城市,說一說話——《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以為,要愛上城市,有如要摘天上的星星那樣困難。即便我向俞炫準建築師提議一起製作這本希望讓生活在城市的人都能愛上城市的書,也一面納悶這是否有可能達成。但在收到他的原稿後,我的想法卻改變了——是否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取決於『記錄』。」——《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韓文版編輯/李明延
心情好的時候和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聽的音樂是不一樣的。我們聽音樂的時候,會根據當下的心情作選擇。吃的食物也是,例如下雨的時候容易想吃麵,累的時候就想找辣的食物。每個人都有自己努力收集而來的美食清單,美食相關的影片也永遠都很熱門。但是,我們卻不太會列出符合不同心情的空間清單,或者對空間進行思考。
《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是曾獲三十多個國內外建築獎項、韓國建築師俞炫準繼《城市如何運作》《我們該住在哪裡》著作後,第一本城市散文。俞炫準以其建築師身分及重視人文學的獨特觀點,搭配2018韓國萊卡攝影獎得主楊海哲(양해철,音譯)攝影師拍攝之照片,集結成一本寫給城市的情書。
書封使用楊海哲(양해철,音譯)攝影師獲得2018韓國萊卡攝影獎的系列作品Intro 010-011《月 與 夢》(2018)
書名《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裡的「座標」(也可說是星座)指的是生命中那些閃耀的空間和瞬間,而那些「座標」,就像楊海哲攝影作品裡的月亮所象徵的,可能是今天還未能達成的夢想,也或許是很快就會到來的明天。本書所記錄的121個空間和瞬間,是來自俞炫準眼中所見的城市。是哪些城市空間和元素造就俞炫準成為一個人、一名建築師?相信讀者們會開始重新思考、並領悟自己和城市之間的關係。而如果各位也像俞炫準一樣,將生命中那些模糊而珍貴的幸福瞬間和空間記錄下來,自己和城市之間定能擁有更加和諧的關係。
每個人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市。
即便不時髦、不完美,「城市」對每個人而言都很特別而令人依戀。讓我們暫時跳脫透過美食和熱門景點來消費一座城市的模式,重新找回那座與自己有所連結、對自己而言最特別的城市吧!因此,編輯在編排原稿和圖片時,特別強調「垂直」和「水平」——文字與圖片之間的空白,是為了給予讀者空間,將閱讀過程中所想起的那些只屬於自己的星星和月亮記錄下來。
俞炫準說道:「我們所在的城市,也像是解體的玩具堆。雖然充斥著失去用途、廢棄的空間和如同廢棄物的建築,但其中也存在著能產生新意義的空間。倘若從建築師的角度去看,你會發現,城市裡有很多能再利用的空間。」在每天生活的城市裡,我們可以「發明」只屬於自己的空間、賦予新的意義,以及創造回憶。
空間承載著歲月,同樣左右著自己。本書以作者童年時期、青年時期談起,描寫那些空間如何造就作者這一個人,接著列出一些空間清單——憂鬱或需要充電的時候可以去哪裡?需要思考或想獨處的時候可以去哪裡?可以讓我感到幸福快樂的空間有哪些?希望讀者們在讀了這本書之後,能夠在城市裡找到以前未曾發現的新的空間。也將感受到,這座城市正溫柔地環抱著你我。
屬於你的那個城市,永遠都歡迎著你——就像社區裡的遊樂場。
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
每個社區裡的遊樂場,永遠都歡迎著我們,等待我們讓它成為生活中各種活動的一個重要舞台。(攝影:楊海哲/圖片來源:書籍內頁)

《城市裡,你的座標在哪裡?》作者:俞炫準

書籍連結​

各大通路銷售中​!
也歡迎到實體書店購買>尋找書店 https://bit.ly/2SINGU9​

城市觀察家

加入發現你的城市生活與空間記憶】Facebook社團
分享你對城市的觀察或故事、照片、文章,或各式各樣愛上城市的好點子!

作者簡介

俞炫準
韓國弘益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俞炫準建築師事務所(Hyunjoon Yoo Architects)代表人,亦為美國建築師。曾於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韓國延世大學研讀建築,以優異成績自哈佛畢業後,於國際著名建築師理查・麥爾事務所精進實務。2010年曾擔任麻省理工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員與客座教授。獲得2017年芝加哥Athenaeum建築獎、德國Design Award、亞洲建築家協會建築獎、亞洲Cityscape Award、首爾市建築獎、2013年度最佳七大建築、2013年金壽根Preview Award建築獎、美國CNN電視台15 Seoul’s Architectural Wonders、2010年大韓民國空間文化大獎總統獎、2009年新銳建築師獎等30多個國內外建築獎項。
曾參與2010年韓國現代建築作家17人亞洲展上海展、2011年韓國現代建築作家16人亞洲展橫濱展、2015年墨爾本大學邀請韓國現代建築作家展。曾擔任青瓦台建築翻新顧問、大韓民國建築大展評審、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副理事長等要職。旅美時期的建築作品有「165 Charles Street Apartments, New York」等,2005年返國後的主要建築作品有「韓國青雲大學圖書館」、「主題動物園ZooZoo」、「江北三星醫院綜合診療中心」、「古里核電廠新大樓」、「Floating House」、「MUG Hakdong別墅」、「雙達里住宅」、「青年就業中心/社會企業開發中心」等。
致力於向大眾傳播通俗易懂的建築學知識。參與過韓國電視節目,並撰寫《朝鮮日報》、《中央Sunday》、《每日經濟》專欄。於弘益大學開設的通識課程「現代建築的流變」,獲韓國政府KMOOC計畫選定製作為線上課程,並譯成多國語言、開放給全世界使用。著作也廣受好評,已出版中文書籍有《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移居地的標準》《城市如何運作:從人文學看待城市的15種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永遠不回頭的電影人生路! 2022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朱延平導演回憶錄《朱延平七日談》上市
在《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這本書裡,作者郭書瑄化身說書人,為台灣讀者介紹十本重量級的經典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跨越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是圖文並茂的真實演示,是圖繪與文字同臺匯演的雙重閱讀經驗。
一本圖像小說,濃縮一個真實人生! 它們很棒,不讀可惜! 《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6.10上市!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永遠不回頭的電影人生路! 2022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朱延平導演回憶錄《朱延平七日談》上市
在《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這本書裡,作者郭書瑄化身說書人,為台灣讀者介紹十本重量級的經典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跨越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是圖文並茂的真實演示,是圖繪與文字同臺匯演的雙重閱讀經驗。
一本圖像小說,濃縮一個真實人生! 它們很棒,不讀可惜! 《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6.10上市!
無為而無不為 我真正想要說明的,如大家所不能想像地,即: 無為而無不為。 自然,它包容一切,萬「有」。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想法,對自然本身來說: 自然,一切在「進行」中,而且是以自然之方式。 或自然中,連自然一詞亦無。即: 一切存在,並在進行中,它不止,不止⋯⋯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人類文明自古以來(約新石器末或更早),若具體言之,並和今日文明相關(或直接相關)者,應以陶器文明為主(距今約7,000 年或更早)。於此期間,我們可清楚地找到此古文明中,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此即前文所提及之: 神話、文字、logic。 形式遞增,存在遞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用盲目追求外在的家,…而是要在自己心中安放一個心靈的家,讓我們有勇氣與能量接受與付出。可以安放心情的地方是家…,而我們最重要的家是自己的心靈城堡。只要回到自己心靈安放的家,我就不用擔心外面是風吹還是雨打,我可以跟自己同在,不必擔心外界的紛紛擾擾。”-尚瑞君 以上這段話和"心在哪裡,家就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走在夢想的路上】在分享謝哲青透過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分享了對於夢想、人生的感悟和反思。書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及對於生活的深度思考。
Thumbnail
在臺北也有不為人知的美景,那就是某山巒下的星光秀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浪漫地,但與此美景相伴的,是曾懷抱夢想的獨行人的心裡獨白。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何培鈞如何創建天空的院子和小鎮文創,展現了他的故事、理念及團隊目標。他將目標與社區共榮相結合,串接了竹山的所有人,讓竹山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這樣的努力不僅增加了居民和遊客的歸屬感,也促成了更多人參與竹山的發展。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地方創生的過程與理念,對未來台灣各地的發展充滿期待。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Thumbnail
"我們其實不用盲目追求外在的家,…而是要在自己心中安放一個心靈的家,讓我們有勇氣與能量接受與付出。可以安放心情的地方是家…,而我們最重要的家是自己的心靈城堡。只要回到自己心靈安放的家,我就不用擔心外面是風吹還是雨打,我可以跟自己同在,不必擔心外界的紛紛擾擾。”-尚瑞君 以上這段話和"心在哪裡,家就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走在夢想的路上】在分享謝哲青透過旅行中的體驗與成長,分享了對於夢想、人生的感悟和反思。書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及對於生活的深度思考。
Thumbnail
在臺北也有不為人知的美景,那就是某山巒下的星光秀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浪漫地,但與此美景相伴的,是曾懷抱夢想的獨行人的心裡獨白。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何培鈞如何創建天空的院子和小鎮文創,展現了他的故事、理念及團隊目標。他將目標與社區共榮相結合,串接了竹山的所有人,讓竹山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這樣的努力不僅增加了居民和遊客的歸屬感,也促成了更多人參與竹山的發展。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地方創生的過程與理念,對未來台灣各地的發展充滿期待。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
在這個都市裡 我每天怎麼過活 窄窄的世界裡 我默然獨自承受 整日匆忙工作 我的心中能想些什麼 整夜漫踱街頭 我的心中在想些什麼 是怎樣的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最奢望的渴求 是怎樣的思索 是我人生中向來無悔的執著 別說現在的我 像是怎樣的一頭野獸 說說以後的我 想活在怎樣的理想國 夜空中的